“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隨著市場對於裝配式建築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大家對於裝配式裝修的需求也日趨火熱。後臺總有留言詢問小編關於裝配式裝修的各種內容......

為了滿足大家旺盛的求知慾

解讀一本不可多得的行業圖書

《圖解裝配式裝修設計與施工》

相信在閱讀完全書

會讓你對裝配式裝修的理解又提高了一個LEVLE

......

什麼?你想問裡面寫了什麼?

別急!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第一期: 裝配式裝修的全球發展史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No1: 裝配式裝修的發展背景

社會背景:裝配式的起步發展可以說是一種“被動式選擇”。由於戰爭損壞大量房屋,戰後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人口向城市集中,房荒嚴重。勞動力不足, 傳統技工特缺。傳統的建築裝修效率很低, 不能適應當時所面臨的房屋增長的迫切需要。

技術基礎:工業的底子厚,戰後恢復和發展都迅速,充裕的水泥、鋼材和施工機械等,為建築裝修工業化的推行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特色發展: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丹麥、瑞典等10個國家;在70年代後,各國各地區基於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及特點,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與方式。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住宅一般都是成品房,幾乎不存在毛坯房的問題,住宅室內裝修一直作為住宅產業的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住宅全裝修產業的發展與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是同步的。


No2: 美國特色

美國將航空製造業先進的理念和作業模式遷移至建築產業化,大力推行預製化、模塊化。

目前美國住宅已實現產業化,市場上出售的都是全裝修房。

建築裝修基本上消除了現場溼作業,同時具有較為配套的施工機具。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廚房、衛生間、空調和電器等設備近年來逐漸趨向組件化,以提高工效、降低造價,便於安排技術工人安裝。美國運送到工地的模塊化住宅既完成內外裝修,也包括家用電器、塗料、地毯及更多東西,其特色是70%~85%的工作已經完成。

此外,在現場施工方面,分包商專業化程度很高。

與裝修有關的氛圍塗料、裱糊、水磨石、馬賽克、大理石、玻璃安裝、細木、樓面鋪設、和其他樓板安裝等各類專業分包商,為在住宅建設中實現高效靈活的總-分包體制提供了保障。


No3: 德國特色

德國是世界上建築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國家,在裝配式裝修的設計上更是提倡簡約及天然能。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目前,德國的裝配式裝修主要採取疊合板、混凝土、剪力牆結構體系,採用構件裝配式與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較好。未來,更是提出了零耗能的建築及天然能裝配式裝修。


No4: 日本特色

戰後發展至今,日本住宅產業化已經進入了一個成熟時期,部品與技術體系趨於成熟。

目前隨著日本人口的減少,日本住宅逐漸進入了儲備時代。

所以日本強調在裝配式裝修設計階段初期就要保證以住宅的生命週期為前提,實現建築的長壽化,同時還需要降低住宅翻修造成的資源浪費。

現今日本的超高層住宅幾乎達到100%採用SI體系設計建造。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標準化更是推進住宅產業化的基礎。目前日本各類住宅部件(構配件,製品設備)工業化、社會化生產的產品標準十分齊全,佔標準總數的80%以上,部件尺寸和功能標準都成體系。

只要廠家是按照標準生產出來的構配件,在裝配建築物時都是通用的。


No5: 法國特色

作為浪漫之都,法國慵散的個性也體現在他們對住宅的需求。

在華麗的建築內部則是能少動就少動,能不動就不動,所以在法國的住宅,特別是多層和高層住宅基本上沒有毛坯房的概念。

他們追求裝修特點是“重裝飾,輕裝修”。裝修很簡單,主要在衛生間和廚房。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臥室、書房、餐廳、客廳的檯燈、落地燈提供局部照明,只有門廳、走廊、樓梯等地方才有頂燈大面積照明,對天花板幾乎完全放棄了裝飾,從不弔頂,四周用石膏線裝飾後,房頂及四周牆壁用乳膠漆刷白。

法國人喜歡用大量軟裝飾將室內打扮得美輪美奐,布藝,地毯,油畫,無不體現了這個國家固有的浪漫情懷。


No6: 新加坡特色

作為近鄰之一,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住宅問題解決較好的國家,其住宅多采用建築工業化技術加以建造,其中,住宅政策及裝配式住宅發展理念是促使其工業化建造方式得到廣泛推廣。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目前,新加坡開發出15層到30層的單元化的預製裝配式住宅,佔全國總住宅數量的80%以上。

通過平面的佈局,部件尺寸和安裝節點的重複性來實現標準化以設計為核心設計和施工過程的工業化,相互之間配套融合,裝配化裝修率達到70%。


No7: 丹麥特色

童話裡不全是騙人的。童話之都的丹麥是成品化住宅政策出臺最早的國家之一。

丹麥於1961年頒佈了《建築法》,明確丹麥自己的建築模數體系,並且規定除獨立式住宅外,其他住宅必須按模數進行設計。

基本模數是以1m為單位,建築設計模數以3m為單位。目前丹麥是成品化住宅體系完善,兼顧多樣化。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丹麥另一個重點發展的內容是“產品目錄設計”,完善成品化住宅體系。

成品住宅的各個構件在其工廠按統一模數標準生產,然後將不同的住宅構件組成最終的住宅產品。

通用構件總目錄收錄了全國各個廠家的產品,為住宅設計選材方面提供了便利。

此外,丹麥特別重視住宅使用壽命和構件的耐久性,如在建築部件通用化體系研究方面,丹麥國立建築研究所(SBI)和體系建築協會(BPS)所研究生產的預製構件產品,不僅適用於新建築的建造,同時也適用於舊建築的改造。


No8: 瑞典特色

家居產業發展好,住宅產業差不了。

擁有全球知名家居品牌的瑞典成品化住宅標準完善,水平很高。

瑞典政府十分重視部品標準化工作。

1940年瑞典首次完善了建築模數的研究,為了推動住宅建設工業化和通用化體系的發展。

1967年制定的《住宅標準法》規定,使用按照瑞典國家標準協會的建築標準制造的建築材料和部件來建造住宅,能夠獲得政府貸款。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通過近20年的經驗總結以及研究分析。瑞典實現了部件規格化並被逐漸納入工業標準(SIS)。

SIS規定了成品化住宅的各個方面的標準:廚房設備配套標準、公寓式住宅垂直規格級隔牆標準等。

有日本專家考察稱:SIS作為瑞典全國統一規則通用體系,是世界上最完美的。

瑞典獨立式住宅佔比約為80%,這些獨立式住宅90%以上是工業化方法建造的,運用成品化住宅模式進行現場施工。

既能達到美觀的效果,又便於維修。


No9: 中國特色

其實我國發展裝配式的道路並不晚,從上世界80年代,國內一批專家學者就開始引入支撐體住宅,時至今日中國的裝配式產業發展大概可以劃分為為三個階段。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1)探索期(20世紀80年代~2007年),政策引導部分企業嘗試

上世紀80年代的探索為工業化住宅室內裝修模塊提供了發展和突破的基礎。90年代末,我國詳細出臺了多個文件,引導和鼓勵新建商品房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採用菜單式裝修模式,推廣全裝修房。

當時由於國內發展環境不成熟,情況相對複雜,國外的技術體系在我國的應用會受到客觀條件的種種限制,複製日本等國家的技術體系在我國行不通。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2)調整期(2008年~2015年),試點示範與政府倡導並行

2000年初起,我國再次著力推廣SI住宅,推行試點示範與政府提倡並行。

08年住建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推廣全裝修住房,逐步達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全裝修成品房的目標

201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持編制了《CSI住宅建設技術導則(試行)》CSI標準體系。

針對我國建築發展現狀,吸收支撐體和開放建築理論特點,形成了借鑑日本歐洲、美國的發展經驗,體現中國發展特色。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3)大力發展期(2016年至今),在政府鼓勵下企業積極行動

2016年9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為標誌,裝配式裝修與裝配式建築同時受到關注。

明確提出“推進建築全裝修。實行裝配式建築裝飾裝修與主體結構、機電設備協同施工。

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裝修模式,促進整體廚衛,輕質隔牆等材料、產品和設備管線集成化技術的應用,提高裝配式裝修水平。

倡導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在2017年頒佈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準》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技術標準》中對“裝配式裝修”的術語給出了明確定義

2018年《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開始實施。其明確提出“裝配式建築宜採用裝配化裝修”,其中裝修和設備管線評分為30分。

隨著政府的大力推動,眾多企業都積極推動裝配式裝修的發展,形成了適合發展的裝配式裝修體系。

其中和能裝配式裝修體系作為裝配式建築內裝部分實現技術體系可獲得40分評價分值。

隨著裝配式裝修的政策的持續推進和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中國住宅產業化必將如同我們國家在世界的地位一樣舉足輕重、熠熠生輝。

“漫”說全球裝配式發展史,中國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