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

公報

公報

2019年東勝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東勝區統計局

二〇二〇年三月

2019年,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攻堅克難,紮實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2019年全區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公报

一、綜合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2.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3億元,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9.72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98.75億元,同比增長4.2%,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0.97億元,同比下降3.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51.27億元,同比增長4.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2﹕36.5﹕63.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7933元。

公报公报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1.7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9.22萬人,鄉村人口2.52萬人,城鎮化率為95.13%。

年末全區戶籍人口總戶數10.18萬戶,戶籍人口27.16萬人,較去年增長3117人,增長率為1.2%。其中,男性134813人,佔總人口的49.6%,女性136777人,佔總人口的50.4%,男女性別比為99:100。2019年東勝區城鎮居民248342人,鄉村居民 23248人。全年出生落戶3393人,人口出生率為12.5‰,死亡註銷戶口650人,人口死亡率為2.4‰。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59.07億元,同比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7.19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稅收收入40.56億元,同比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71.75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安全、住房保障、農林水、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民生支出達28.19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為39.3%,用於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為5.5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7%。

公报

二、農業

全年全區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2.92億元,其中,農業產值0.93億元;林業產值0.57億元;牧業產值1.14億元;漁業產值0.06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2億元。

年末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3439.3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 3169公頃;油料播種面積 31.7公頃;蔬菜播種面積 21.9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 15167噸,同比增長 4.8%;其中,油料產量 35.3噸,同比增長 90.8%;甜菜產量 22.2噸,同比下降 7.1%;蔬菜產量 771.05噸,同比增長 21.4%。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6.2%,其中,重工業產值同比下降6.2%;輕工業產值同比下降6.9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中,非煤工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48%。全區 5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6億元,產品銷售率達101.1%。

全年生產液晶顯示屏7901萬片,同比增長22%;發電量88.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原煤產量9496萬噸,同比增長4.9%;中成藥290噸,同比增長3.6%;自來水生產量2960萬立方米,同比下降2.4%;羊絨衫447萬件,同比下降5.3%;發動機27793千瓦,同比下降45.8%;汽車28977輛,同比下降69.6%。

公报

年末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123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88.2億元,同比下降11.5%。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7.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9%;竣工面積53.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3.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7%。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7%;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0%;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4.8%。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7%。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2.4%,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3.5%,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30.1%。

公报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2%,其中,餐費收入同比增長6.9%,商品零售同比增長6.1%。限額以上零售額按商品類值分,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增長34.2%;化妝品類同比增長37.7%;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1.3%;通訊器材類同比增長113.2%;汽車類同比增長10.6%。

公报

六、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761.83億元,佔全市比重達43.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44.67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917.16億元。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914.59億元,佔全市比重達58.9%。其中住戶貸款餘額114.8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1656.17億元。

全年全區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3.18億元,同比增長11.9%;累計賠付支出8.71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財產保險收入11.24億元,累計賠付支出5.13億元;人壽保險收入31.95億元,累計賠付支出3.58億元。

七、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83元,同比增長6.3%。其中,工資性收入32245元,同比增長6.4%;經營淨收入8518元,同比增長7.9%;財產淨收入5709元,同比增長4.6%;轉移淨收入5011元,同比增長4.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806元,同比增長5.9%。其中,食品菸酒支出9292元,衣著支出3224元,居住支出2613元,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2317元,交通通信支出7607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3769元,醫療保健支出1684元,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1300元。

公报

年末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1989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7721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9904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1856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8133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4671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50863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62056人。

八、教育、文化和體育

全年全區小學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年末有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所,招生1254人,年末在校生4930人,專任教師245人;職業高中2所,招生374人,年末在校生921人,專任教師116人;普通中學22所,招生9829人,年末在校生29568人,專任教師2500人;小學31所,招生8928人,年末在校生47810人,專任教師2809人;幼兒園88所,入園人數6652人,在園人數23646人,專任教師2582人;特殊學校1所,招生22人,年末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80人。

全區擁有大型體育場館2個,劇場、影劇院4個,博物館3個,文化館分館24個,圖書館一級分館12個、二級分館84個。全年開展各類特色活動126項,惠民演出259場次,演出節目2627個,參與演出人員6418人次,參與觀眾80餘萬人次。承辦了2019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和2019年圖書館閱讀之旅暨鄂爾多斯文化旅遊產品博覽交易會。

九、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1個,其中醫院44個,衛生院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所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村衛生室15個,診所319個。年末全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595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數5455張,衛生院擁有床位數26張。年末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437人,其中執業醫師1932人,執業助理醫師163人,註冊護士2388人。

年末全區擁有社區服務機構95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9個,擁有床位數4152張。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90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40人。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全區建成區面積7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積1157.6萬平方米,全部供熱面積4094萬平方米。全區擁有汙水處理廠4個,汙水集中處理率98.1%,擁有大型垃圾處理廠2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全區建成區綠地面積30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3.1%,綠地率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平方米。

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3天,汙染4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88.5%。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69 ug/m³,可吸入細顆粒物年平均濃度24 ug/m³。

注: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絕對數均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農產品產量為上報數。

5、社會保障、教育和衛生部分包含市本級數據。

公报

最長者108歲!武漢7位過百歲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不出城就能耍!東勝又添了這麼多好玩兒的!

抽查不合格!東勝這23家單位,整改!

編校:王睿 審核:韓改琴 朱少立

—813931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公报
公报公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