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近年足坛,中锋无觅立身处。想当年,英伦三载,金戈铁马,幸识贝帅。

是年乙亥,勤王身至大连队。忆首战,力拔山兮,历战十场,五度救主

孩童却问:龙东老矣,尚能饭否

随着近年世界足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速度型前场攻击手,中锋在整个攻击阵型中的作用慢慢转变为过渡、做球,为速度见长的二排攻击手做辅助,甚至很多中锋球员还要承担起作为前场第一道防线的防守任务。场上任务的多元化决定了传统中锋球员在场上进球数的减少,但在部分球迷看来这样的球员却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应该被尽早淘汰。

龙东在2019年夏窗加盟大连队后虽然贡献了11场5球的成绩,但却也经历了部分球迷“高开低走”的质疑。不过如果我们透过分析便可以清楚的看到战术演变和球队阵容的现实对龙东的制约,所谓的“高开低走”并不能代表球员本身能力不足,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战术思路的演变对于中锋球员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和球队现实阵容层面不匹配的双向矛盾。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如何定义中锋

中锋作为足球比赛中进攻阵型顶端位置的球员在肩负起进球任务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为其他前场进攻球员创造机会,传统意义上讲中锋球员需要具有头球能力强、身体强壮对抗能力强、临门一脚把握机会能力强等特点。在这一点上由于龙东只参加了不足半个赛季的中超联赛,所以我们使用18/19赛季球员在英超效力时的数据向大家说明。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进球、场均争顶成功、助攻次数等数据上在联赛同位置球员的排名当中龙东的传统中锋属性在整个联赛的位置。但如果我们将参考面扩展至自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以来主流足坛对于中锋战术理念的变革,我们便会发现中锋除了传统意义的进球,做球之外,还需要肩负起前场丢失球权后立即投入反抢和防守,阵地进攻时做必要的回撤撕扯对手防线,利用跑动在防守方后卫线和中场之间寻找机会触发预设战术对应等职能。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现代全能中锋更多需要回撤至中场同队友进行配合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在阵地战整体进攻阵型由后向前发展时或是反击战需要阵型快速前移时,现代意义上的中锋都需要极强的跑动能力和反映速度以及极强的判断能力来配合各种战术转换之间的需要。

如果将这个理念平行移植到2019赛季的大连队时我们便不难发现两个让龙东无法在前场更好的展现能力的原因:①进攻时球队前场球权的控制问题 ②前场攻击手的配合问题

进攻中前场球权的掌控

大连队近三年的比赛当中(2017中甲,2018~2019中超)进攻时的球权往往被在前场有能力的球员所绝对支配,从17赛季的穆谢奎,波利组合到2018赛季卡拉斯科,盖坦组合再到2019赛季的卡拉斯科独舞。比赛过程中的战术套路往往仅限于中后场负责防守的中国球员长传找到外援后,外援利用自身技术或身体优势完成进球,这也就衍生出了“不管你(对手)是谁,大脚找大奎”这样的说法。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从整个17赛季中甲球队的场均控球率和全队赛季传球比例即可清晰的看到彼时的大连一方在完成进攻时并没有有效的利用中场球员进行过渡,攻防转换的节点往往在本方后场防守球员断球后直接利用长传发起进攻。作为后卫球员的王万鹏,朱挺,周挺,费拉里等球员的场均长传达到4个以上,作为中场后腰固定组合的金强和朱晓刚

场均长传数也都达到了4个以上。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同时在场均控球时间和场均越位次数等方面,2017赛季大连一方的这两项数据也都分别集中在了后卫球员(场均控球时间均在50%以上)和锋线球员(两名外援场均越位次数是第三名球员的3倍)。如果将穆谢奎和博利做横向比较的话便会发现这两名球员实际上是类型但却各有特点的两名球员,在主帅卡罗的惯用战术当中这个配置往往能够给各中甲对手几乎全华班的防线造成毁灭性的冲击,这个时代球队在进攻时中前场的绝对球权掌控在两名外援脚下,中国球员除防守外几乎不参与进攻。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当大连队重新回到中超后,万达集团的强势入驻为球队带来了卡拉斯科和盖坦两名拉丁风格的进攻球员,作为前一年在前场进攻有绝对话语权的穆谢奎不得不让出了进攻当中的绝对控制权,转而由卡拉斯科和盖坦来进行进攻当中的组织和串联为中锋穆谢奎输送炮弹。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数据上来看18赛季的场均控球时间除门将外盖坦(场均控球时间79%)卡拉斯科(场均73.6%)占绝对主导地位,中锋穆谢奎则下降到22.1%。此时国内球员依然遵循着后场断球后大脚找前场外援,由前场外援三人组负责解决问题的固有比赛思路,客观上讲前场外援的绝对实力导致了队员习惯了这种开大脚的踢球方式,也导致了球迷们习惯了中锋只负责在禁区内完成射门,进球的进攻模式。

但自从贝尼特斯上任之后,要求的是中锋球员不仅仅需要完成射门,还需要回撤到中场同10号位球员,11号位球员完成配合,寻找对方防线的漏洞以出发关键战术点。在龙东到队之前,贝尼特斯一直将博阿滕作为首发中锋,从球员在场上的活动热区图我们便可看到作为中锋的博阿滕在站住中锋位置的同时,更多的回撤到中场与同伴进行配合和局部形成小规模兵力钳制对方防守。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但这却并不能改变大连队在前场进攻时的绝对掌控权一直被卡拉斯科所绝对支配,而贝尼特斯钦点龙东加盟的目的很大程度也也是因为主教练希望能够打破前场卡拉斯科对球的绝对控制和支配,让球队的进攻能够演变的更加多元化。从数据角度来看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虽然龙东到队时间较短,却能以场均2.8次射门位列全队第二,说明贝尼特斯在战术布置上有意的凸显了中锋龙东在场上的战术地位,但却仍然无法撼动卡拉斯科在前场对进攻的绝对掌控,从这个角度来看龙东在鲜有射门机会的情况下11场5球的成绩算得上让人满意。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前场攻击手配合问题

球队攻击时超级外援对控球权的绝对掌控也导致了队友之间在场上的互相不信任,坊间就曾传出龙东在赛后同卡拉斯科争论是否应该传球给位置更好的自己的传言。包括龙东在内,哈姆西克和博阿滕在进攻当中能够分解卡拉斯科掌控权的机会也非常少,加上贝尼特斯任上整个球队依然延续着中国球员开大脚,外援追球跑的踢球习惯,整体上来说全队并没有能够形成前、中、后的有效串联与配合。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盲侧跑位及第三人跑位图示

如上两图所示,中锋球员同10号位球员以及11号位球员之间至少有2~3种的配合模式,例如串联10号位球员后中锋可进行盲测跑位吸引对手后防线对于中路的保护,最后由10号位球员完成最后一传。或是在背身拿球或侧身拿球时,利用对手防线的间隙将球迅速做给前插的11号位球员,并由11号位球员利用速度完成攻击或继续向前推进,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吉鲁就为姆巴佩和格列兹曼做过不少这样的好球。

不过在大连队的现实比赛当中,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这种战术的实施,记忆中唯一典型的案例是对阵重庆时龙东将球做给卡拉斯科后后者在禁区弧顶处远射破门。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但在对阵整体实力较自己强的球队时,大连队前场攻击手配合不多的弊端便显现出来,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主场0:2负于北京国安,从热区图上看,龙东,卡拉斯科,哈姆西克三人均侧重于左路进攻,而右路进攻的塌陷导致对手只需在左路专注防守即可。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在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对这三名外援的绞杀之后,我们便会发现龙东和卡拉斯科之间只产生了

3次传球,龙东和哈姆西克之间只产生了6次传球,哈姆西克和卡拉斯科之间只产生了7次传球,且从下图具体的传球路线来看,在对方进攻威胁区内的传球三人之间只产生了4次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当前场攻击手陷入各自为战无法连点成线的情况下,己方的进攻节奏自然被打乱,从而导致进攻速度放缓,进攻套路和既定战术被对手看穿。对于中锋球员来说只能陷在支援中前场组织进攻的泥潭当中,而无法对对方的球门造成更大的威胁。几乎对于所有中锋球员来说,在现代足球更加讲求整体配合的战术新思路下,基于配合产生的进攻必须要求同为进攻球员的队友给予中锋本身更多的配合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最后分析

对于龙东来说,上赛季后半段产生的两大问题在本赛季合练期较长的大背景下球队能够拥有更长的时间对整体阵型和攻击套路进行演练和调配。更长的准备期也意味着队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和默契程度应该较上赛季会有显著的提高,虽然龙东是一名不同于传统中锋的球员,但球权支配和战术默契程度这两点新思路却是龙东能否在中超为自己正名的关键。

战术板丨大将龙东尚能饭否?11场5球仍遭质疑,传统中锋的新思路

我认为对于龙东来说:在去年经历连续比赛(英超→国家队→中超)时,能够为大连队在11场比赛打进5球已经实属不易,龙东也绝对有实力作为全能型中锋成为球队攻城拔寨的利器。虽然在上赛季多数时间龙东在场上的角色更接近于传统中锋的作用,但客观来看随着本赛季球队整体战术思路的转变和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的不断提高,龙东将有很大概率能够将这些新思路运用到比赛当中,代表大连队打进更多精彩的进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