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界十大误区

古玉比新玉值钱、(一)


玉石界十大误区

不少人认为只要是古玉一定非常值钱,年代并不是玉石为一评判标准。

当时古代开采工艺制作工艺落后,玉石的玉质并不好,古代流行玉种类,品质差的古玉反而要比新玉价值低。

文化价值才是评判玉石价值的重要因素。

绝大部分缺乏收藏、文化价值的古玉,反而并没有新玉值钱。

染色和田玉,没有地方可以鉴定(二)

玉石界十大误区

和田玉皮色是真是假,道理上是能出证书的。

但仍有两点原因,使得执行的过程变的异常困难:一是国家目前尚无和田玉染色鉴定的相关判定标准,也无行之有效的专用检测方法。

二是行业内也有行业内的规则:“当染色面积很小、浅时则可以不注明”。

所以,遇到无法判断的和田玉,还是应该找专业人士鉴别。

去原产地购买玉石价格最便宜(三)


玉石界十大误区

很多人认为,去原产地购买玉石价格最便宜,能省掉很多中间成本,更容易挑到好货。

事实上,玉石珠宝产地,越是原产地越是鱼龙混杂,价格可能越高。

一般游客去玉石原产地的时候,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拿货渠道,产区也是高仿假货泛滥地,自己不懂如何识别,往往很容易被骗。

去旅游地购买,买到了假货,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千里迢迢跑回去维权;


玉件上的僵、绺、花等佩戴久了会消失(四)


玉石界十大误区

把玩和佩戴玉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种种有机、无机物质,不会使玉质及颜色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更不会有什么“治愈”作用。

很多人“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其实是油脂、包浆等起到的遮瑕和改善光泽的作用。

一些玉石有辐射,孕妇不能戴(五)


玉石界十大误区

市面上的珠宝玉石,绝大部分连反射性都不具备,更不要说辐射了。

如翡翠这样的玉石,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佩戴反而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

事实上,孕妇不能佩戴翡翠等玉石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孕妇会浮肿,届时手镯无法取下会比较危险,而决不是什么辐射原因。

青花都是籽料(六)


玉石界十大误区

青花都是籽料,曾经得到广泛认知的,行业误传,直至本世纪初,市场上开始涌现的叶城山料青花将这个谣言彻底打破。总之,青花既有籽料,也有山料,品质说话。

俄料越盘越干(七)


玉石界十大误区

俄料本身不会,但皮很可能会。这里说的可能会“越盘越干、越盘越涩”的皮,是那层“僵皮”(伴生石皮、风化皮、腐蚀层)。

俄料的这层“皮”性质和玉不同,油、蜡等能沁入较深。通过擦拭等简单的方法难以立即去除。

而随着长期的盘玩,油、蜡挥发或升华掉了,也就“变干”了。

其实这层美容油、美容蜡消失后,展露出的才是它的本来面目。

所以,真相就是,如果你的俄料越盘越干,那就只能说明你买到上了美容蜡的次品俄料,并不是说玉料被盘干了。

和田料最好,俄料、青海料都不好(八)


玉石界十大误区

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料是最好的,毋庸置疑。俄料和青海料与和田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个家族。

一些顶级俄料,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都不逊色于一些和田料。

也就说俄料和青海料的顶级玉料丝毫不亚于和田料,而和田料里也有不少毫无利用价值的废料。

羊脂玉越白越好(九)


玉石界十大误区

真正的羊脂玉,外表莹透纯净、温润坚密、如同凝脂。

但颜色绝不是纯白的,而是微微闪黄的油脂光泽,其质地也是微微闪出浅灰的色调。

那些外表好看,却颜色纯白而不油润的玉石,都是羊脂玉的赝品。

就连所谓的羊脂白玉称呼,也是现在的人的称呼,以前只称作羊脂玉或脂玉。

真正的羊脂玉,不会是纯白的。

所以,羊脂玉越白越好的说法,也是那些意图兜售赝品的不良商贩故意传播的谣言。

籽料都是新疆产的(十)


玉石界十大误区

新疆的和田河盛产高品质籽料,

很多人都下意识的以为籽料都是新疆产的。

实际上,岫岩县的“河磨料”、贵州罗甸的“籽料”,在市场上的占比比率早已远远超过了新疆的籽料。

不要以为岫岩县只产岫玉,罗甸只产山料。它们也产“和田玉籽料”。

同样,和田也产岫玉籽料,所以单纯按照产地来判断玉石类别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很多不良商家正是利用这样的谣言,兜售次品,坑骗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