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戲說封神,有一悲情人物,便是西岐大王子伯邑考。這伯邑考生了一副好皮囊,卻是比較死腦筋,被妲己看中,他也無動於衷, 導致妲己懷恨在心,將他殺死還剁成了肉餡,給老父親文王姬昌食用,都知道伯邑考是個大孝子,他是為了進貢贖罪的目的進入朝歌,讓文王姬昌回國,惹怒妲己的時候,估計他已經猜到自己會死上那封神榜,為何會坦然赴死呢?其實是因為他背後承受太多了,且看下文。

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在原著中,由於紂王被妲己迷惑,害死了姜皇后,紂王又擔心姜皇后的父親東伯侯造反,於是將東南西北四大諸侯全都騙到了朝歌,已然下定決定動手,紂王就先殺了東伯侯姜桓楚,後又殺了南伯侯,把西伯侯姬昌囚禁在了羑里城,而北伯侯崇侯虎因為與費仲尤渾交好,倒也沒啥事,在姬昌被囚禁的七年裡,伯邑考為了救父親,決定進入朝歌,但卻被妲己暗害,還被剁成了肉醬,做成肉餅給姬昌吃了。

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這個時候,便產生了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伯邑考本來是為了救姬昌才留在朝歌,結果他惹怒了妲己,也沒有試圖逃跑,還很淡然的受邀去參加紂王的宴會,莫非他是想尋死?小編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為啥呢?有讀者說肯定會有什麼陰謀論,並不是,大家請用心看下去。

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只有一種說法能說通,那便是伯邑考揹負了太多的東西了,作為西岐的大王子,姬昌的長子,伯邑考從小被姬昌給予了厚望,當姬昌被紂王囚禁的時候,是伯邑考在管理著西岐,都知道姬昌的伏羲八卦特別準,他也算到了自己有七年牢獄之災,而七年時間一到,姬髮長大成人,愈發具備王者之相,能獨當一面,所以伯邑考便放下心去朝歌替父贖罪。

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本來他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換回姬昌,自己留在朝歌做個人質,誰料到由於長得很優秀,被妲己惦記上了,就這樣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估計他想的是,終於可以放下了,也能好好歇著了。

伯邑考猜到自己會死上榜封神,為何卻坦然接受?只因背後承受太多

由於是第一位死後封神的人,他被封為尊貴之神,居於紫微星宮之中。這個故事也讓小編想起一個道理,現在許多的孩子家長喜歡給小朋友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讓孩子揹負過多的壓力,父母想讓孩子成長成他們希望的那個樣子,也是由於攀比心理作怪,從小就把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從小學一直比到工作,還沒有逃脫這個厄運。人這一輩子,童年還是快樂的好,如果一味的逼迫他們去學這學那的,孩子也是不快樂的,萬一適得其反,做父母的又於心何忍呢?說了一點題外話,大家不要見怪,喜歡看封神故事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