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拓展受阻 利潤預期下調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保險業

□實習記者 於文哲 記者 楊林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發的經濟震盪給2020年全球保險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從全球保險公司的表現來看,在承保端,包括活動取消險在內的多項業務理賠支出增加,部分保險公司因此下調2020年的利潤預期。在資產端,主要保險公司的投資業務因全球資本市場動盪而受到衝擊,投資收益受損,市值縮水,償付能力、流動性等財務指標承受壓力。不過,挑戰中也蘊藏機遇。人壽保險和健康保險產品的需求反而受到疫情激發,刺激了產品銷售。值得關注的是,疫情造成的業務中斷使企業意識到保險保障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業務拓展受阻 利潤預期下調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保險業


理賠支出增加 利潤預期調整

由於疫情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的衝擊導致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全球範圍內,已有多家保險公司調整2020年利潤等財務目標。

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慕再”)日前表示,公司將收回此前為今年設定的28億歐元利潤目標;預計今年一季度利潤上億歐元,但不會很高,而去年同期為6.33億歐元。澳大利亞昆士蘭保險集團日前也決定撤銷其在2019年年報中關於今年財務目標的展望,包括綜合經營比率和淨投資回報等。

造成利潤預期降低的主要因素是高額理賠支出。慕再表示,今年一季度,其財產與傷亡再保險業務因疫情加劇面臨不小的理賠壓力,源於一些重大活動的取消和推遲。此前東京奧運會的推遲,便引發對於承保商慕再是否需要賠付的關注。

達信(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信中國”)亞洲理賠負責人Dennis Dalati表示,到目前為止,市場上賠付金額最大的險種是活動取消險,若既定大型活動取消,單一賠償金額可能會高達數億美元;最常見的理賠是企業的經營場所因疫情而被要求關閉造成的營業中斷損失,全球範圍內的賠償金額總和將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此外,據路透社報道,隨著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加上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加大,貿易信用保險公司理賠支出將激增;貝氏評級發表評論,疫情使產險公司面臨董事責任險、工傷保險、旅行中斷險等保險的鉅額賠付。

理賠支出的增加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承保端有所顯現。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由於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高昂,美國商業醫保將面臨鉅額賠付,明年醫保保費可能會大幅飆升。

拓展產品責任 險企態度各異

在產品銷售方面,“基於銷量的險種受到的影響較大。”達信中國CEO李銘表示,比如貨運險,受疫情影響,全球各地加大航運交通管制,對物流貨運業影響很大,貨運數量大大減少。再如,旅遊相關的保險產品,旅遊意外險、航空意外險等也受極大影響。又如,產品責任險的銷售明顯受到出口銷量大幅下降的影響。

個別險種甚至被暫停銷售。路透社報道稱,隨著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出臺政策禁止他國(或地區)人員入境,英傑華集團、Admiral和Direct Line等英國保險公司也於近日在各自官網宣佈暫時不再向新客戶提供旅行保險。英傑華集團最近還對新保單承保範圍進行了限制,如不可附加旅行中斷險。

不過,同中國一樣,不少健康險產品責任因疫情得到拓展,部分保險公司將新冠肺炎納入理賠範圍。比如,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和法國安盛集團臨時放寬對新冠肺炎的理賠條件。美國白宮3月10日宣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各大健康險公司已同意免除新冠肺炎檢測和治療的所有自付費用,並將治療費用納入所有相關保險產品的責任範圍。

多個國家政府和監管部門也開始擬通過立法出臺新冠肺炎相關險種的強制賠付措施。3月初,美國國會兩黨議員致信美國保險行業組織,敦促他們與會員公司合作,以確保保單持有人因疫情導致的業務中斷可以獲得賠付。目前,新澤西州、馬薩諸塞州和俄亥俄州已提出相關法案。《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印度保險監管和發展局(IRDA)提議,對現有商業健康保險賠付規定進行修訂,提高保險公司對投保人的醫療費用補償比例。

但是,也有一些保險公司出於賠付能力考慮,或是將新冠肺炎排除在保障範圍外,或是暫停賠付。例如,英國《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稱,英國許多保險公司正在加緊全面梳理保險條款,將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一切責任排除在外,以降低承保風險。美國財產傷亡保險協會CEO戴維·桑普森表示,行業正在通過暫停支付賠款等措施減輕負擔。

投資業務受衝擊 評級下調

在資產端,全球保險業的投資業務因資本市場動盪而受到衝擊。以世界500強的保險業第一、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下簡稱“伯克希爾”)為例,從2月20日到3月18日收盤,其包括蘋果、美國銀行在內的前十大持倉股票平均下跌了37%,共計減少了680億美元。

穆迪在疫情影響的報告中表示,全球保險業衍生品投資風險較大。與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相比,保險公司對信貸支持證券的敞口更大,到2020年2月,資產支持證券敞口達117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敞口達2670億美元;疫情對商業地產和房地產影響嚴重,因而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交易面臨各種商業貸款的信用風險;貸款抵押債券也面臨主要面向私人的槓桿貸款的信貸和市場風險。

除了投資受損,不少保險巨頭的市值也不同程度縮水。記者統計發現,今年1月1日至4月7日,伯克希爾公司股價已下跌約17.65%,由335996美元/股跌至276700美元/股,市值縮水近1/4。彭博社梳理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美國保險公司賬面價值平均跌去1/10,歐洲保險公司賬面價值平均跌去1/5,韓國保險公司跌幅更為慘重,其第二大壽險商韓華生命保險賬面價值僅剩1/10。

金融市場動盪引發保險公司財務指標承壓。穆迪在最新的歐洲保險業展望報告中表示,疫情使歐洲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流動性、盈利能力等面臨挑戰。目前為止,償付能力比率已下降20%,下行風險頗高;實體公司無法復工,影響到保費的交付和保險公司流動性;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的利率水平持續下跌將導致利潤減少。

在業務減少、賠付增加、投資收益下降等多重因素下,部分保險公司的評級被下調。比如,惠譽國際已將其對好事達保險公司的評級從“積極”下調為“穩定”。

為此,穆迪建議,保險公司要重新評估自身在金融市場的風險敞口,特別是投資組合中複雜的信貸工具;確定疫情對資本和準備金的影響,尤其是在緊張的市場條件下做好合規;用新方法測試不同情境的影響,創建恢復和解決計劃來減輕風險。

風險管理意識得到激發

在全球保險市場面臨巨大挑戰之時,有些保險產品的銷售反而受到疫情激發。根據美國媒體WWMT報道,在線保險分銷門戶Policybazaar稱,近期其平臺上健康險銷售增長35%至40%,壽險銷售增長了20%。

疫情不僅使人們保險保障意識提高,從而使健康險等險種銷量逆勢上揚,疫情造成的業務中斷使企業意識到保持業務持續性的重要性。達信中國風險諮詢負責人孫友文表示,一段時間來,達信中國先後收到來自世界500強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以及中國企業的諮詢,他們都開始關注企業的危機管理,以及如何完善自身的業務持續性。

疫情使保險公司在展業方式上做出調整。李銘表示,基於客戶市場細分,對於中小企業的一些標準化產品,將來可能會以線上為主。對於大型客戶的風險安排,還是會以線下為主。很多服務的提供可以通過線上工具去實現,比如理賠、收集承保信息、相關數據等,但真正的風險管控服務必須要線下才能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