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GQ,不如跟便利蜂學寫作文


看GQ,不如跟便利蜂學寫作文

最近某時尚大刊主編被揭發亂編細節,腦補故事情節,讓人對現在自媒體的現狀唏噓不已。怎麼說呢,一紅遮百醜。有流量什麼都好說。無奈這就是當今媒體現狀。哎,此人貌似還是我校友。只能說母校流年不利,近年來盡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負面。

作為不依附於任何機構的獨立寫作者,我決定以後絕不說自己是做自媒體的。

這幾年網絡寫作的風氣,流行春秋筆法,宏大敘事,甚至不少胡編亂造,東拼西湊。其實真正優秀的作文不需要搞這麼花哨。在這裡我想跟大家推薦一篇便利蜂公眾號的100分作文:《非常時期,你可以信賴便利蜂》。

首先,文章發表於2月2日,正是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在《非常時期》一文中,開頭用三段說清了大背景,告訴大家便利蜂還在正常服務。緊接著就進入主題:你為什麼可以信賴我們。

然後作者展開了緊密的闡述。第一:我們店內的消毒工作很嚴格。

各便利店說自己消毒嚴格的文宣相當多。這是有史以來,

第一篇把自己的消毒流程用數據化和科學化的方式表達的作文。可以說非常具有便利蜂特色。請你特別關注接下來幾段中引用的數字:

便利蜂有5中不同規格和顏色的抹布,多種顏色抹布分別清潔不同的設施。這是為了什麼?可以有效地防止、控制交叉汙染。上來先直擊了讀者最害怕的:感染。

緊接著作者給出一個具體的例子:白色抹布只能用於清潔收銀臺面、餐桌檯面、購物筐等接觸商品的設備或設施,咖啡機有單獨的專用抹布。

讀到這裡,讀者感覺很舒服,真的比我家裡的抹布分得還清楚呢。抹布的清洗也很重要。注意,更多的數字又來了:清洗抹布的消毒液,至少每6小時更換一次,每三小時要用濾紙測試一次,如果有效氯濃度低於250PPM,或者發現消毒液裡面有異物,要立即更換。

專業專業相當專業啊!洗個抹布都搞得這麼專業!太厲害了。但是讀者讀到這裡要問,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呢?

別急,馬上就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有攝像頭啊。所有操作,都是在攝像頭監控之下完成。不僅如此,數字又來了:便利蜂門店裡大約有20個攝像頭,絕大部分用於監督員工是否按照衛生標準作業,便利蜂每月抽查店員服務錄像。

20個攝像頭?天哪,名不虛傳。還記得我跟你們說過,便利蜂服務員每天歡迎顧客時有沒有露牙齒笑,都由攝像頭統計的吧。好吧不管怎樣,到這裡,把抹布這件事講清楚了。不僅如此,還上了幾個裝抹布盒子的圖。從視覺補充了以上科學的論述。

緊接著作者開始講最重要的,工作人員。在便利蜂,每一個進入FF區(熱餐銷售區)的員工,都必須全副武裝,一定要佩戴口罩、護目鏡和髮套,做到遮住鼻頭、下巴,覆蓋眉毛,並將耳朵、頭髮全部放到帽子裡,不可外漏,還要到指定洗手池,用洗手液雙手搓洗至少20秒,徹底烘乾後佩戴一次性手套,如果中途離開銷售區,員工需重新洗手,更換手套。

口罩、護目鏡、髮套提到了。大部分人可能寫到此為止了。但作者非常詳細地說明了全幅裝備之下,工作人員要遮住什麼,蓋住什麼,把什麼放到帽子裡,洗手液洗多少秒。這些信息普通人平時是不會去想的。讀完了就一個感受:放心。這就是一篇優秀的說明文要達到的效果。

作者緊接著講食物加工。我們重點來看看這段:加熱完成的菜品,必須第一時間使用探針式測溫計測量其中心溫度,如果小於80℃,需要再加熱15-20秒;完成後,菜品將陳列在85℃的溫水保溫櫃中,保證它們的溫度維持在65℃。對於關東煮也有類似的溫度要求。這兩個溫度的設定,都是通過嚴謹科學論證得出的結論。80度以上的高溫能保證徹底的殺菌,而65度則是在入口的適宜溫度和食材不被煮爛兩者間找到的平衡。

本段一氣呵成,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字,連標點符號都很嚴謹。圍繞幾個關鍵數字展開論述。並且充分解釋了這幾個關鍵數字為什麼重要。鼓掌,還是鼓掌。

接下來文章提出了疫情期大家非常關心的“無接觸售賣方式”。如果我沒記錯,便利蜂應該是疫情爆發後最早提出“無接觸售賣方式”這個概念的商家之一。這就進一步消解了消費者心中對於外賣的恐懼。

我認為《非常時期》這篇文章,不僅是疫情期間公司對外溝通的範本,也讓讀者對便利蜂這家企業價值觀得以一窺,更是一篇優秀的寫作範本。

企業和人一樣,也需要對外溝通自己的訴求和價值觀。好的企業文宣,不需要宏大敘事,不需要弄虛作假,也不需要辭藻華麗。只需要把事實清楚表達,解釋清楚自己的邏輯和思路。充分地使用數據去支撐。很可惜,這恰恰是最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