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曾經是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客家既然作為一個民系,屬民族學的一個名詞,在回答什麼是客家?客家是什麼時代形成的等問題前,必須先了解民族學這個學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民族學的基本理論有哪些?否則,沒有學科理論,胡亂評點羅學林的提出的客家學說,自然是眾說紛紜,甚至出現很多偏激的言論。

民族學是西方學說,其形成與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第二個時期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第三個時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至現在。其理論隨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修正與創新。

民族學起源於地理大發現後,西方殖民主義為對異域他鄉的人民實行長久統治的需要,派學者去調查殖民地的民俗風情,為制定殖民政策服務。後來被各國政府借鑑,為加強統治,對治下區域的國土、人口、礦產、民俗風情等進行全面的調查。因此,多數民族學調查報告,看似學術報告,實質上是提供給政府的情報。也正因為如此,其重點在當代的國土、人口與民俗風情,並不在其歷史。

中國的民族學調查始於1930年代,民族的劃分是1940年代才開始,因此,中國的56個民族並不是歷史上就有的,而是1940_1970年代,隨著民族學調查的深入,逐漸人為劃分出來的。甚至到現在,還有很多家族根據家譜,認為自己的祖先不是漢人,應該屬於某個少數民族,去向政府申請更改民族屬性,以享受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

回到客家這個話題。客家本是民族學者羅學林受香港某基金會資助,為英國等殖民國家對香港及東南亞華僑加強統治的需要,而開展的一項民族學調查。畢竟時間有限,再加學科理論的制約,他的調查報告自然不是很全面。

需要指出的是,羅香林的客家學說是到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才在大陸傳播開來的。為什麼這時候才傳播開來?是大陸為招商引資的需要,打親情牌,吸引港澳臺及東南亞華僑回鄉投資,高唱天下客家是一家。政府有這個需要,很多學者自然就不遺餘力地鼓躁,為當地政府提供政策依據,於是就出現了諸如"客都"、"客家搖籃"、"客家祖居地"等政治標籤。民眾在此氛圍的影響下,慢慢也就認同了自家的客家身份,甚至以出身客家為榮。

本人出生於江西省龍南縣,到廣東省連平縣才80多公里。龍南是贛南現存圍屋最多的縣。我是在1981年從收音機中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對臺客家話節目,由於能聽懂,才知自已說的方言叫客家話,我們這裡人也可能是客家人。但我們都很奇怪,我們世代居住在這裡,怎麼就成了客家?因此,最初我們是不認同客家這個外來標籤的。只是後來受政府的宣傳與洗腦,才笑納了。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隨著中國加入世貿,全面開放後,向華僑招商引資成為了歷史。各地政府也從打客家牌轉向了發掘自己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特別是隨著香港、新加坡的沉淪,"客家"這塊金字招牌終將回歸其民族學的本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