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0日 星期一 心情:晴轉多雲

清晨醒來,我如往常一般伸了個懶腰,緩緩拉開窗簾。窗外陽光燦爛,沒有一絲陰霾。真好。

床邊那個伴隨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的行李箱,正靜靜躺著,隨時準備出發。是的,明天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要開開心心去廣東惠州度假啦!想到能夠在溫暖的南方過年,心裡開始有了一些慵懶的小期待。

Mini雀躍著跑過來:“媽媽,媽媽!我明天要帶上這個玩具!”我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笑著接過他手裡的小汽車,放進箱子裡。然後,隨手打開手機看新聞。

“廣東惠州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這幾個字讓我渾身打了個激靈,頓時清醒了。我趕緊搜索了廣東官方的媒體消息,確定是真的以後,趕緊告訴了家人。父母眉頭緊鎖,機票、酒店已經全部預定好付款了,金額上萬元。此時在目的地出現這樣的情況,確實算不得什麼好消息。

沉默了一會,母親問:“還去嗎?”沒人說話,大家好像都憂心忡忡。過了一會兒,父親似乎下定了決心:“退票吧,帶著小孩子,風險太大。”於是,我們退了所有的機票和酒店,手續費扣除了一大筆。Mini很失望,我很沮喪,母親有些心疼錢,埋怨父親過於謹慎。

——那一天,似乎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風波竟如此巨大。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1日 星期二 心情:高興不起來

度假計劃泡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在朋友微信群裡發牢騷,有人笑我膽子太小,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人說非典我們都經歷了,還怕這個?

母親在陽臺上清洗晾曬了幾個棉口罩,讓我們出門買菜玩耍的時候戴著。Mini嫌太悶,不願意戴,我們也沒有勉強。於是,我在網上下單了幾包一次性的醫療外科口罩,想著透氣一點,孩子願意戴。沒想到這成了我那天“最英明的決策”!

微信群裡新聞不斷: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被封;所有武漢發出的航班,都要檢測體溫;合肥發現第一例感染者;上海發現第二例感染者。

當天晚上,我們得知,寧波也有了第一例感染者。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2日 星期三 心情:莫名不安

一覺睡到中午才起來。

好幾個微信群裡開始轉發一個所謂“廣東省中醫院預防武漢肺炎”的方子。有人信,有人說騙人的。

丁香醫生公眾號上線了【疫情地圖】:中國大陸確診219例,疑似15例。治癒25例。

專家說:這次病毒要輕於非典,重於埃博拉。

春運高峰期開始到來,鐵路部門卻宣佈到1月24日24點為止,免收到達和離開武漢的火車票退票手續費——聽說,武漢漢口火車站依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消息越來越多,越複雜。我們都莫名感到不安,母親跟父親說,決定不出門度假也許是對的。

下午,我們開始出門去超市採購置辦年貨。超市裡人很多很擁擠,偶爾有幾個戴口罩的年輕人。我想起母親的話,一摸口袋,哎呀不好,忘了帶口罩了。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3日 星期四 心情:有些焦慮

新聞滾動播放:“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武漢這座城市開始被全國人民所關注,全市交通停運,萬人空巷,離漢通道關閉——武漢封城了。

我們也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整天在電視機前關注疫情發展。鍾南山院士說:已證實有人傳人的傳染。我暗暗有些焦慮,上網看了一下,購買的口罩還沒有發貨,於是又補買了幾包。

看了很多關於醫護人員奮戰在第一線的消息,深深感動。情動之下,我寫了一篇文章發在頭條號上:《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如下:

面對病毒肆虐和嚴峻考驗,武漢同濟醫院的一位資深醫師主動請纓去抗疫第一線。所寫申請書上這句話讓人肅然起敬!——“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時值走親訪友的春節,恰逢人口密集的春運,使疫情控制難度更大,也給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接到電話取消我們所有的休假,我的內心是平靜的。我知道,這是責任。”——一位參與病毒感染治療醫生的朋友圈。從這句話裡,看到了作為醫生這個職業的強大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因為有了他們,民眾有了更大的安全感!

平時遇到病痛,我們第一反應是“看醫生”。某種程度上,醫生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是救人性命的神。然而,我們常常忘了,他們本身自己也是人,也會生病,也會累,也會有低落的情緒。15名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消息讓人痛心,可是,他們不救助,我們還能依賴誰呢?是什麼支持著他們可以“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對這個職業崇高的敬畏!也許,比生命更重要!

寧波雖然沒有武漢嚴重,但是今天又確診了3例。

我們決定,儘量減少出門和其他人接觸的機會,用“叮咚買菜”購買日常食品,開始徹底宅在家裡。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4日 星期五 心情:平平淡淡

今年的除夕夜沒有了往年歡快的場景。

家裡大人憂心忡忡,Mini受了影響也高興不起來。年夜飯只是比平時多了幾個菜,草草吃完,都拿起手機看新聞。電視裡春晚放了什麼,好像也沒記住。

小區物業開始進行每日電梯和公共區域消毒,業主群一片點贊聲。我也發了個大拇指,有個好物業真省心。

很多地方的社區、村委會開始掛出硬核標語:

——武漢回來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

——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斷;聚一起吃飯,給社會添亂!

——帶病回村,不肖子孫!

——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

笑得肚子疼,發給朋友看。朋友回覆我,抱怨說:“勸我爸媽戴口罩,終於理解了他們勸我穿秋褲的心情。”我看了一眼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父母,暗自慶幸他們的通情達理、先見之明。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5日 星期六 心情:百無聊賴

網上逐漸傳來口罩脫銷的消息。好多人在群裡問哪裡還能買到口罩??

我趕緊點開淘寶——還好,我買的口罩已經發貨了。謝天謝地。

大年初一,門也出不了。寧波所有的景點都關閉了,只能在家隔著玻璃看著太陽昇起又落下。

好,無,聊,的一天。

晚上臨睡,發了個朋友圈自我安慰:終於到了啥也不幹在家躺著就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珍惜吧!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6日 星期日 心情:有點生氣

全國累計確診1975例,死亡56例。確診病例的數字每天都在迅速攀升,我們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

寧波的一個小區率先實行“封閉式管理”——不允許外賣、快遞等人員進入小區內部,謝絕中介進入小區看房,儘量不接待走親訪友的人,謝絕外來車輛。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小區都宣佈實行“封閉式管理”。

在網上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要出門打麻將,我好言相勸,結果不歡而散。他的理由是:“沒事,這就是幾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我深感後悔,因為妄圖說服一個固執的成年人,原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惹了一身騷,還不開心。到底是瓜子不好磕,還是電視劇不好看??上網看新聞,發現不僅僅是幾個人的行為,全國各地聚會麻將屢禁不止。我看應該出個紀錄片,名字就叫《憋壞了的中國人》!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7日 星期一 心情:憋壞了

一覺醒來,科比沒了。唉,難過,曾經帶給多少人正能量的球星啊!

自從進入新的一年,就沒啥好消息過。好多人在網上喊著:我要重啟2020!2020太難了!

已經一週沒有出門了。我們小區也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

Mini像被關在籠子裡的小狗,只能在客廳來回瘋跑,急得不行。我已經穿了好多天的睡衣,都快忘了怎麼梳頭、化妝。吃了睡睡了吃,過了幾天像豬一樣的生活才知道豬也不好做。

真是憋壞了。

全國人民都沒好到哪裡去。網上開始有曬數瓜子殼的、玩跑步機的、玩孩子的、挑戰廚藝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一個數據觸目驚心:武漢封城前,有500萬人離開了武漢。500萬人!意味著什麼?沒人敢說。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保護好自己,待在家裡不給國家添亂吧。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8日 星期二 心情:自豪驕傲

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建設已進入病房安裝攻堅期,每天2000萬人在線直播國家造醫院!全世界都給中國豎起了大拇指!要知道,在美國,10天連個寬帶都不一定辦得好!

Mini不懂,說:“媽媽,這有啥好看的?那些車跑來跑去在幹嘛呢?”

我說:“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壯舉,你是小小的見證者呢!”

Mini聽聞,更認真地看了起來。

我摸摸他的小臉蛋:“這是我們國家的醫生用來治病救人的地方。以後你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記得自己是中國人哦!

Mini點點頭:“好的!我會的,媽媽。”

這一天,寧波確診病例17人,隔離觀察535人。數據依然增長很快。政府部門開始安排公交停運,社區排查摸底等一系列措施。然而,我們不再擔憂和害怕,因為看到了國家“抗疫”的決心和力量。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29日 星期三 心情:氣炸了

武漢市普愛醫院工作人員證實,一名高齡重症肺炎患者去世後,其家屬毆打醫護人員,致使該院一名高姓醫生多處軟組織損傷,跟腱斷裂,另一名王姓護士長受傷,並致兩名醫護人員嚴重暴露於感染環境。目前警方已介入,具體原因待查。

針對這樣的行為,我只想說:“愚蠢至極,喪心病狂!”

武漢疫情爆發,醫生護士挺身而出,奮鬥在抗疫的最前線卻還能發生這種毆打醫生之事!氣炸了!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30日 星期四 心情:感動

我們小區某棟樓已經出了一例疑似,整棟樓封了,全樓居民特別配合,沒人有意見,都呆在家裡自我隔離。希望這樣有覺悟的人多一點,盲目自信認為沒事的人少點,疫情就能早點過去,醫護人員能早日回家,我們能少“坐幾天月子”!

在不能出門的日子裡,總有一些人默默付出、守望相助。我所居住的小區,就發生了這樣的事:

——好幾位業主不願意透露姓名,悄悄給物業送了500只口罩和消毒器具!讓物業人員熱淚盈眶!

——某個人昨天剛從湖北武漢剛回小區,便自願在微信群裡向業主和物業彙報,並開始嚴格自我隔離。他家的門口,每天都有鄰居送來源源不斷的各種蔬菜水果。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不只我身邊有,相信你的身邊也有。多難興邦,那些說中國人已經失了風骨沒了信仰的聲音,該消退了吧!在重大事件面前,我看到了民族精神,不僅僅是停留在嘴上,而是很多人已經滲透入骨血裡!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1月31日 星期五 心情:淡定

既來之則安之。

看來是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了!既然出不了門,mini也收到老師通知延遲開學,那就好好度過每一天吧!

我和mini一起制定了一份詳細的生活、學習計劃——包括在家學習、運動、做家務、閱讀等等。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我想,正好這個漫長的寒假,可以靜下心來做點平時沒空做的事。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1日 星期六 心情:感慨萬千

今天醒的早,打開手機嚇一跳。發現,大家都開始搶購“雙黃連口服液”。

我甚感疑惑,這個厲害的病毒,真的可以用雙黃連來預防?

事實是,這又是一次無意義的搶購,很快官方就闢謠了。唉,面臨災難的時候,人的確會因為感到恐懼難以理性。

網上開始出現和新冠狀病毒有關的詐騙活動,並且各類謠言從未停止過。信息時代,擦亮眼睛太重要!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基本上都網購買菜,還算方便,一個小時之內新鮮菜品就送過來了。小區封閉式管理,我們就戴上口罩去小區門口自取,為了自身和大家的安全,多走幾步路也沒什麼。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2日 星期日 心情:笑中有淚

無聊翻頭條首頁,看到一個網友說的,笑了。

大致意思是:“蝙蝠真的已經盡它最大的努力把自己長的不像個食物了,憑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幾千年,遠離人類生活在山洞裡,晝伏夜出,努力扮演著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萬萬沒想到,還是被拿出來給燉湯了!”

今天才知道,mini同學的家長,有兩位媽媽是醫生。已經連續在抗疫一線奮戰了十幾天沒有回家了。班級群裡,大家都在給兩位媽媽鼓勵打氣:“加油,照顧保護好自己!”

兩位媽媽也抽空回了一句:“我們會努力。”

淚目。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默默愛著你。

2月2日,武漢首座用於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專科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短短數日,建成佔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39萬平方米的醫院,殊為不易。——看到這個新聞,我又笑了。真棒!

這一天,據說是世界對稱日,20200202。就這樣哭了笑了地度過了。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3日 星期一 心情:充滿信任

浙江溫州成為繼武漢之後備受矚目的“疫區”。

晚上,陪家人看新聞,討論起前幾日浙江省溫州市長姚高員對疫情防控的上好表現。家人說,其實浙江還有很多這樣的好乾部。相信很快就能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4日 星期二 心情:平靜

家裡儲備的菜和米吃差不多了,又出門採購了一批。

超市冷冷清清,沒幾個人。很多商場都關門了。路上匆匆而過的人也都低頭戴著口罩,沒有了往日的熱鬧繁華。這次我們買的更多,為了減少出門次數,不給國家添堵。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5日 星期三 心情:你做得對

寧波有很多愛心人士捐贈了大批口罩,為了公平起見,沒買到口罩的人可以在網上預約搖號,等待發放。

母親問:“我們要不要也預約幾個?”

我看了一眼我買的幾包口罩,說

:“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Mini聽了,對我豎起大拇指:“媽媽,你做得對!”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2月6日 星期四 心情:充滿希望

短時間內,疫情還將持續。雖然確診數據會繼續上升,然而,我們不再害怕。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抗疫”日記——一個普通中國人視角下的1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