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我写的文章,一直是直接上干货,简单粗暴,不啰嗦,讲方法论、讲实操不是写言情小说,需要遣词造句,有用就好!这也是我一直秉持的理念!


一、经典传播学是如何指导内容营销实践的?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讲一讲,以纠正人们普遍的误区。

【传者传其意,受者晓其事】——无论是过去的纸媒/视媒,还是现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归宿就是这10个字。

通常来说与新闻比起来,传播的重点是重符号、重重复、重持续的…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尤其是今天社交媒体时代,时间碎片化、内容高度同质化、信息泛滥化的特征,有效率的传播更是需要做到上述的“三重”,而不是盲目的追逐“爆文”、“爆款”,偶尔一次的爆款很快会消失,除非你能一直制造“爆款”,这种“碰运气”得来的爆款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实际上真正的爆款并不多见,但是讲爆款的课程非常常见!

【真正的爆款,我们见到的只是它绽放的那一刻,但它背后长时间积蓄势能的过程却被“人为”的忽略了】。

真正的爆文无一都是情绪化的,所谓爆,就是点燃公众的情绪,这类的话题带有公众性,绝大部分的自媒体人和企业自媒体,并不适合做这种话题,你去牵强附会,哗众取宠,或许可以得到“很多流量”,但一会就又流走了。因为用户不是奔着你来的,而是奔着“情绪”来的。

很多人会羡慕自媒体人,怎么把他们的自媒体做的很好,想去学他们的【爆款秘籍】,真实的答案是——人家背后下足了功夫。

不是很多人想学杜蕾斯的自媒体运营吗?

杜蕾斯的新媒体运营商是环时互动,有100多个人的团队服务杜蕾斯,24小时在线,三班倒,当然杜蕾斯也是花了大价钱的。

当我们知道这些背后的努力时,又都不愿意学习杜蕾斯了。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这是很多人对爆文理解上的误区,以为搞点社会热点,八卦一下,就能带来粉丝,就是做好了传播,实际上弊大于利,还不如不做!

回到传播的本质说内容营销——传者传其意,受者晓其事。

所谓内容营销论其本质而言就是8个字:获取关注、赢得信任!

为什么关注你?

你的内容能不能告诉用户你是谁?

你持续传播的内容能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这里很多人会犯错:为求得阅读量/粉丝量,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鸡汤八卦娱乐热点等)都发,却忘记了自己是做什么的?这样的内容确实容易带来阅读量,但是他们是冲着这些乱七八糟内容来的,并不是冲着你来的,所以并不会成为你的用户,更不会信任你。

比如雷军是做小米手机的,我是传播IP营销方法论的,那么你们去看雷军,他传播的重点始终都是围绕小米的性价比,各种美好的体验,实际上即使雷军的传播也不够“爆款”,他只是多年持续、重复传播小米的体验和价值观。

而于我来说,仅2018年一年,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千条有关IP营销的原创内容,在十几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同步输出200篇文章,这些都是围绕“传播学”“内容营销”“IP打造”“IP驱动”主题,从未有过偏移,我也是持续重复的传播“IP营销”这个概念,力争做到【传者传其意,受者晓其事】。

这就是对经典的传播学理论的“知与行”!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二、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传播的关键在于——通。即:传者传其意,受者晓其事。

作为传播主体一定要知道一点:你所传播的内容与想让传播客体(受众/用户/内容消费者)知晓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传播做了无用功。

比如:你是做电动车的,你传播的内容是鸡汤八卦成功学,那等于没做传播,甚至起了副作用。

在今天时间碎片化、营销碎片化、内容泛滥化的形势之下,传播更需要注意的是——让别人知道你是谁?你做什么的?或者你代表什么?然后你的内容与之匹配。

在泛滥内容里,你的内容再好,会不也不会让人记得住,人们只能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人们只能够记住你的内容始终强调和重复的标签(也就是你是谁?做什么的?代表什么?)。

传播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打通打透。做不到这一步,只是叫做覆盖,而没有穿透。所以说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我读过的传播学教材和著作



三、顺便谈一下学好传播学的意义?

1.今天的营销越来越等于传播。

2.学好了传播学,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传播的客观规律,会让你每一天的传播效率都比别人高几倍十几倍,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看不出来差距,但是半年一年,一年两年,这个差距就是十万八千里。

对个人还是企业而言,这极有可能构建起来自己所在细分领域里的【舆论场】即行业势能。势能和舆论场就是流量池,也是IP影响力的体现,IP本身就是流量池。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你看我虽然谈的是怎么打造IP,怎么做好内容营销,实际上谈的全部都是传播。这套原创IP营销方法论,也是我通读传播学教材,再加之我过去六年的新媒体实操运营经验,融会贯通以后提炼出来的。

所以这样去做内容营销,难度系数降低了,效率却提升了。

因为不是谁都能有文案,有爆款文案的能力,也不是谁都可以有恰到好处标题党的能力,传播讲究持续,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一篇内容火爆了,说明不了什么,持续输出内容才是王道。

内容从哪里来?

经常有人说没有内容可输出,没什么可说的,内容从哪里来?

养过小孩的妈妈知道答案:妈妈夸自己家宝宝,永远夸不完,而且不重样,哪哪都好,有说不完的话。

一个人如果专注一个行业,真正喜爱一件事,真正想把一件事做好,也是同样道理,也同样会有说不完的话。

反之,没有什么可说的,就要问问自己做的那件事是不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不愿意投入时间的?

传播不是覆盖,而是穿透!



【作者丨祝福:IP营销方法论开创者、为个人/企业做好内容营销和打造IP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