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我對武漢,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如今保持沉默,有何隱情?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後,無論企業家,還是明星網紅,還是普通百姓都紛紛行動起來,捐款款物,共同抗“疫”,如阿里巴巴捐款11億、騰訊捐5億、百度捐3億、恆大、美團、吉利、字節跳動捐2億,還有許多的企業捐款1億等等,慈善捐款總額已逾百億元。

在這關鍵時刻,不少香港企業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比如太古集團、中生製藥、中軟國際、英皇集團等都捐贈了1000萬元。在香港的四大家族中,新世界集團的鄭裕彤家族,恆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也都捐了1000萬,目前,李嘉誠家族和郭得勝家族目前還沒有聲音。

但盤踞亞洲首富多年、身家高達萬億的李嘉誠卻遲遲未見任何捐助行動。對此,部分網友表示不滿,指責李嘉誠當年花4億在武漢買地,10年後賣出賺百億,如今武漢疫情告急卻一毛不拔,至今仍未作態,不免令人“寒心”。

其實李嘉誠與武漢淵源頗深,早在2005年,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在武漢以16.23億元買入兩塊商住用地。2010年,武漢楊泗港整體外遷,騰出的“工”字形地塊成為地產界焦點。他再度出手,開發長江城項目。也是在長江邊,漢口武漢關旁的“世紀江尚”,便是他的手筆。

在2014年,李嘉誠到武漢出席長江國際商會成立大會,更是曾表示:“我對湖北、對武漢,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並出任長江國際商會首任名譽會長。

李嘉誠一生與長江有緣:創辦長江實業,投資長江經濟帶,1950年,22歲的李嘉誠手握7000美元創辦長江塑膠廠,從此與“長江”二字結下不解之緣,他一手創辦的公司就叫長江實業集團。他曾說:“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

實際上,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李嘉誠“慈善家”的身份已得到廣泛認可。自1980年,李嘉誠基金會成立至今,李嘉誠不募資而是通過個人捐贈總計捐出200億港幣,其中87%捐獻給了內地。對於自己的基金會,李嘉誠多次公開表示“這是我第三個兒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李嘉誠捐款1.3億元,2009年又為上海世博會的籌辦捐款1億元,在北京大學100週年時捐了1000萬美元等等。

此外,還捐助了不少的學校、醫院,汕頭大學、長江商學院都是他捐資建立的,尤其是在汕頭大學的建設上,一直到現在沒有停止過資助。還資助了汕頭海灣大橋、深汕高速公路東段、貨櫃碼頭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如今,李嘉誠被質疑未捐款,那麼李嘉誠為何不辯解?或許,這也詮釋了慈善本身的意義,慈善的意義在於從心,並不在於他人眼光。其實李嘉誠雖然投資了英國,但在做慈善這件事情上,李嘉誠對中國永遠是最慷慨的。

李嘉誠曾經告誡兒子,自己基金會的錢都必須捐給中國,這也顯示了李嘉誠對於中國實際上是有感情的。

富豪捐款,本身也是一種自願行為。然而,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失去了看待富豪慈善行為的平常心,常常以批判的心理,來看待問題,甚至是道德綁架。

因此,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富豪的慈善行為?或許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