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席捲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在售樓處暫停開放、中介門店關閉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樓市成交量大幅下滑,開發商銷售額大幅減少。面對如此困境,不少開發商一方面向各級政府“求助”,另一方面“降價賣房”,以期儘快回款。總體來說,2020年很可能是樓市“蛻變”的開始。

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隨著部分樓盤房價出現下跌,購房者開始“蠢蠢欲動”,想趁著現在樓市低迷儘快買房。前段時間,老家(小縣城)一位朋友電話過來諮詢,說自己年前看中的一套房子,價格從1.3萬每平米降到了1.2萬元每平米,他想趁房價下跌把這套房子“拿下”。筆者認為,目前一二線城市樓市確實已經“企穩”,但是對於大多數小城市來說,恐怕樓市還要繼續“恢復”一段時間,購房者不妨再等等。

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宣佈”!

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事實上,近三年來隨著“房住不炒”不斷深入,樓市整體環境已經開始出現“明顯改變”,房價漲幅開始不斷縮小,購房者也越來越理性。甚至有部分專家表示,隨著未來房地產市場步入“過剩”階段,房價很可能下跌超過30%,重回2015年水平。不過,筆者認為房價跌回2015年的水平比較難,尤其是在“客觀因素”加持下,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或成為房價下跌的“徵兆”。

第一,開發商拿地積極性下降,土地出讓金和成交面積“雙降”。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300城共推出土地5613宗,同比減少9%;推出土地面積2213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4%。其中,住宅類用地1653宗,同比減少18%;推出土地面積7856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6%。現如今,樓市成交量大幅下滑,開發商不僅回款壓力加大,而且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房企拿地意願也在下降。畢竟,在大部分房地產企業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謹慎投資拿地是“自保”的一招。

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第二,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和銷售額呈現“雙雙下降”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115億元,同比下降16.3%。其中,住宅投資7318億元,下降16.0%。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北上廣深等18個城市二手房整體成交量環比減少39.2%,同比減少44.6%,當前季度成交量為近五年季度成交最低水平。不難看出,現在房地產市場處於最艱難的時候,房子不好賣,開發商回款壓力很大。同時,由於許多項目延期開工,一定程度增加了房子的建設成本,對房企利潤形成一定程度“擠壓”。

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那麼,房價真的能夠跌回2015年的水平嗎?筆者認為,雖然現在房地產市場不容樂觀,甚至有可能是最近幾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但是房價下跌超過15%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不排除部分熱點城市今年房價繼續上漲。事實上,央媒經濟日報3月19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樓市崩盤?當心被忽悠了》,直接“表態”。文章指出,一方面我國城鎮化率還有15%的發展空間,未來還有2億人進城,潛在購房需求依然很大;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居民收入也會隨之增長,購買力不會消失。因此,文章得出結論:長期來看,中國樓市仍將保持穩健,“樓市崩盤論”根本站不住腳。

房價或重回15年?樓市迎來2個“壞消息”,央媒直接“表態”!

結論:目前看來,雖然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很可能2020年樓市成交量和房價漲幅會“創新低”,但是房價重回2015年水平的可能性非常小。畢竟在“房住不炒”大環境下,樓市穩定健康發展是“眾望所歸”,也是大勢所趨。因此,作為購房者,2020年算得上是不錯的買房時機。大家覺得對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