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離子體對食品容器進行消毒和除臭

等離子體的化學反應(如刻蝕和氧化過程中的電子轟擊、紫外輻照和表面消融)都會對細胞膜造成損傷、破壞DNA和蛋白質,從而殺死微生物。

利用等離子體對食品容器進行消毒和除臭

等離子體處理瓶蓋

等離子體化學反應的效率依賴於等離子體中的化學組分和輸入的能量。一般來說,等離子體中粒子的特徵能量遠高於微生物中的有機分子的結合能,如果微生物附著在表面或者是懸浮在容器裡,當等離子提 產生電流時,電子轟擊起重要作用。這一過程的效率取決於等離子體中的電流密度和電場強度。紫外線輻照效率與輻照密度相關,而輻射密度是由等離子體的產生和衰變過程決定。消融是利用高密度等離子體對錶面進行處理的過程。

在對食品容器進行大規模滅菌的應用中,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幾何結構決定了其使用範圍。目前已經實現在容器內利用射頻放電的方法產生等離子體,電極包括瓶頸上方的中心電極以及包裹在瓶體外的接地電極。輻射光譜診斷結果表明,等離子在瓶的中軸線上產生,然後傳播到瓶壁上,在逆序消失。

經過短時間的等離子體處理後,瓶內壁上的孢子、酵母和黴菌都將被殺死。研究人員通過檢測飲料中絲衣酶來測試等離子體的殺滅效果,這種微生物在酸性液體(PH<5)、溫度高達98攝氏度中仍可以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