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平阳正式入汛! 防汛备汛,严阵以待

4月15日,平阳县正式入汛。为确保安全度汛,平阳各地各部门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始终坚持防灾减灾软件与硬件建设一起抓,防汛防台应急与常态工作一起抓,努力把防汛防台各项工作抓细抓深抓实。

汛期防御准备大检查、成立一线防台指挥部、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县防汛指挥部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分夺秒,做到防汛备汛工作不耽误不影响,坚持以“防”为主,将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

4月15日,平阳正式入汛! 防汛备汛,严阵以待

防汛防台实战演练


开展汛期防御检查 提升抢险救灾能力

3月26日下午,平阳防指组织督查组前往萧江镇和麻步镇,开展汛期防御准备大检查。督查组先后实地走访应急排涝工程、村社避灾点等处,察看应急排涝工程进展、避灾点建设、值班备勤、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等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我县积极开展2020年度防汛防台检查暨隐患大排查工作,立足防大汛、抢大险,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汛前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全面提升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4月15日,平阳正式入汛! 防汛备汛,严阵以待

防汛检查


据介绍,此次大排查工作主要包括各地防汛防台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情况、属地管理责任机制、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检查、辖区内各行业检查、重点行业隐患大排查等,对影响安全度汛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扫除盲点死角。共排查出了水利、地质灾害、危旧房等重点行业领域27处隐患,基层体系建设3处隐患,防台组织指挥体系1处隐患,50条措施2处隐患,共33处安全隐患,并由政务督办进行通报。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实现闭环管理。

此外,县防指还针对水头镇小南片地势低洼,易造成洪涝灾害,通过对小南片5个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无人机航拍,形成三维建模建筑物图像,以排查出处在地势低洼的建筑物划分危险区域,统计需转移的人员,完善人员转移预案。

4月15日,平阳正式入汛! 防汛备汛,严阵以待

防汛防台实战演练


落实50条措施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分别从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恢复重建时限要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机制体制保障水平等5大方面对抢险救灾能力进行全面提升。近日,水利风险地图的制定、地质灾害点治理完成核销、下厂渔港扩建完成、腾蛟镇岭门龙尾前线指挥部成立等各项工作陆续完成。而这,正是落实《平阳县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截至目前,平阳县抢险队伍中,来自县人武部、武警中队、预备役营、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民防志愿者救援队以及各乡镇的救援人员共计3879人,并配备了动力船、两栖车、冲锋舟、无人机、挖掘机等抢险设备。“今年,我们新购置了4艘冲锋舟,用于布置在重点乡镇和重点部位,并签订了挖掘机等大型设备代储协议。同时,为吸取2019年“利奇马”台风造成通讯中断的经验教训,配备了卫星电话164台,实现重点乡镇(街道)、重点村级和重要水库全覆盖,保障了通讯的畅通。

此外,平阳县在水头镇设立北港防台分指挥部,县委副书记作为总指挥,成员单位和抢险队伍进驻全权指挥北港地区9个乡镇的抢险救援工作;县防指为进一步增强北港地区的抢险救援能力,在南雁镇设立北港防台前线指挥部,派驻抢险队伍提前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可支援南雁镇、顺溪镇、青街乡等周边几个乡镇的抢险救援工作;各乡镇均成立防汛指挥部及乡镇级的前线指挥部,村(社区)成立防台工作组。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县防汛指挥中心、各防台分指挥部、乡镇防汛指挥部、村防汛工作组的“片自为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的高效抢险救灾体系。

建立基层防汛体系 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3月31日,全县开展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培训及2020年防汛工作培训,我县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负责人共80人参加。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提高参与人员对防汛防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掌握相关防汛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防汛防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年的安全度汛增添一道保障。据介绍,下一步,县防指已调整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行政责任人、村级防汛责任人并通过有关媒体向全社会公布,层层压实责任,切实组织开展乡镇干部、村干部、网格责任人等针对性的防汛业务培训。

同时,县防指在各类风险隐患排查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绘制完善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明确风险隐患类别、人员转移路线、避灾安置点、转移信号、转移责任人等要素,修订完善人员转移预案,建立“转移有标准、制度可执行、群众能配合”的人员安全转移机制。

近日,记者在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中看到,该平台清晰记录了全县各个乡镇、村居防汛防台责任人名单、防汛任务、防汛防台形势图等,做到了防御非工程措施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当自然灾害突发时,哪怕只是在一个被灾害封闭的乡、一个村或者只是一个居住点,都有一种组织在行动,能迅速带领群众,以最快的速度实行避险并组织救援,即开展‘乡自为战’‘村自为战’。”县防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是防汛防台抗旱第一现场,是整个防汛防台抗旱体系的基础,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防汛防台抗旱的成效,乃至成败,建立起基层防汛体系后,县防指将通过开展防汛宣传、培训、演练等活动,切实加强全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