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小王子》裡有一個橋段,當小王子馴養狐狸後,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狐狸說,


“為什麼?”小王子問。


“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一。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回答的: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後的精神內涵。


有次出去吃飯,碰到同學,他一臉壞笑,說是不是要去跟那個誰誰誰約會啊。


我搖了搖頭,我發誓我只是出去吃個飯而已,一個人。白襯衣,黑色長褲,將頭髮打理精緻,看起來也許確實略微正式。


生活的弔詭之處就在於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下一刻會遇見誰。說一句開玩笑的話,萬一你碰到男神女神怎麼辦,或者下一秒就遇上了男朋友或女朋友。穿著短褲拖鞋的你與妝容精緻衣著得體的你,你更加希望以怎樣的狀態出現在他或她面前?


很多人以為打扮自己就是為了取悅別人,反而我覺得穿衣打扮優雅得體不是為取悅別人,而是取悅我們自己。


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值得我們用最好的狀態對待。這就是生活的儀式感,鄭重對待每一天和每一件事。


儀式感是對生活的重視,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一頓早餐可以在地鐵上嚼包子解決,也可以早起慢慢準備,鋪上你最愛的藍白格子餐墊,精心挑選的餐盤裡每一個水果的擺放都恰到好處。


《蒂凡尼的早餐》裡,赫本身著小黑裙,優雅地吃著可頌的樣子,真美。這種詩意的儀式感讓可頌麵包與熱咖啡變成了盛宴,讓蒼白的生活變得光華熠熠。


儀式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二。


我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每天都會去花店買一束鮮花送給自己的妻子。


結婚二十多年雷打不動。


店主有一天忍不住問起他,都老夫老妻了,為什麼還要每一天買一束花送給老婆呢?


“老夫老妻為什麼就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誰說這是年輕人的專屬權利?生活和愛情最不能缺失的就是儀式感。

除了像妻子表達我的愛意之外,我也想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的女兒,不是隨便一兩朵玫瑰就能代表愛情。”


儀式感表示了對彼此的重視,還有用心程度。


對於愛來說,儀式感就是尊重。


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儀式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感覺是在生活。而那些給你帶來儀式感的人,往往都是愛你的人。


儀式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三。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婚禮真的有必要嗎?


黃磊是那期節目的嘉賓,他說:“我經常幻想女兒出嫁的畫面,我一定會哭。但如果有一天,那個男的跟我女兒說,沒有婚禮。那我就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一個儀式感都沒有,我覺得是不對的。”


當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因為愛走到一起,是婚禮見證了彼此的承諾,見證了家人朋友的祝福。


也許婚禮過後,婚姻生活只剩下柴米油鹽的平淡。


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儀式感,讓那一天與眾不同,很多年以後仍能記起當初的美好情感。


儀式感是心意,也是一種安全感。


儀式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四。


今天朋友給我分享了這樣的一段話:


世界仍有新事,你我再沒故事。


真正要分開的兩個人,連“分手”二字都是多餘的,因為殊途同歸。


說分手就像是一種儀式,有了這種儀式好像能顯得我們更善待這份感情,但其實,感情走到頭了,分開不過是水到渠成無法避免的事。說與不說,自在人心。所有大張旗鼓的離開都只是在虛張聲勢,真正要離開的人從來都是默不作聲的。


前路還很長,我會越來越好,你也不會差。我們各自珍重。


人為何需要儀式感?


生活的意義,在於自己賦予。


儀式感能夠不斷地給自己輸送自我暗示,用莊重而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的每一件事情。


德國作家洛蕾利斯寫過一本書,叫《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


書裡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什麼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儀式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在漫長而無邊的黑夜裡,只有善待自己,才能讓生活變得精緻而豐盛。


願你我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重新拾起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