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原標題: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見過膽大的,

沒見過這麼囂張的!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2013年11月,原臨沂市蒼山縣公安局

忽然闖入幾名所謂的高級軍官。

他們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監督機制”的證件,

號稱來自中央軍委,要傳達“密令”,

試圖劫走前期落網的同夥。

此荒誕騙局震驚全國。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時隔6年,

臨沂市公安局羅莊分局民警在例行檢查時,

哪想遇上了“更高級別”的一夥人,

他們手持聯合國的多張證件,

還有清末李鴻章簽發的持槍證,

根本不把民警放在眼裡,

還要調動公安部“扒了民警的皮”!

12月10日,5名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詐騙罪被羅莊警方刑事拘留。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例行檢查遇到“聯合國官員”

12月9日上午10點半,羅莊公安分局盛莊派出所民警周陽帶人對轄區一賓館例行檢查,發現5名外地人較為可疑。3女2男正在吃著煎餅卷大蔥,面對突然到來的民警,一名中年男子趕緊扣上棉襖,周陽敏銳地發現,此人棉襖裡面穿的居然是戴有軍銜的陸軍軍服。

“請出示你們的身份證。”周陽盤查時,哪想軍裝男突然從包內掏出一個證件晃了一下。周陽細看不由一驚,此人手中的證件居然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總司令部特別通行證。“你們沒有資格檢查我們,我要給一號首長打電話。”此人馬上掏出手機撥通了電話,“首長,我們在臨沂羅莊區被民警查了,你讓公安部過來,過來扒他的皮!”掛斷電話,此人手指民警,“上面馬上派兵來,你們認錯還來得及。”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滕某電話求援,讓“首長”調動公安部扒了民警的皮。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聯合國持槍證是李鴻章簽發

此人的囂張更加深了民警的懷疑。“你們沒有資格檢查,洩密了你們承擔不起。”民警果斷開包檢查,卻意外發現軍裝男和一名中年女子的更多證件,這二人分別持有聯合合國維和部隊總司令部特別通行證、聯合國特別執法證、聯合國監察總署最高監察證、中央軍委特別任務執行證,中國境內特別通行證,還有清末李鴻章簽發的持槍證。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由於這夥人的持槍證帶有“穿越”色彩,民警當即決定將5人帶回作進一步調查,發現軍裝男叫滕某,54歲,是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區板石鎮的村民,其軍人身份是假冒的。另一中年女子叫董某,45歲,唐山人,是滕某同居多年的女友。另3名老人分別來自河南和陝西,年齡均在62至70歲。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嫌疑人偽造的聯合國各種證件

在接下來的詢問中,滕某和董某堅稱,他們所持有的聯合國多種證件均是由“上面”發的合法證件。為了驗證他們的特殊身份,他們還出示了幾張住宿發票,顯示消費單位為“中央巡視督察部”,並提醒民警“識相點”。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尋找“數萬億美元民族寶藏”

接下來,民警搜出了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材料。一捆9萬元的馬來西亞假幣,還有資產饋贈書、美國花旗銀行和香港匯豐銀行等數萬億美元的存款單、國民黨逃離大陸前埋下的鉅額寶藏及動款令、聯合國最高軍事調遣安理和平署證件審核表等文件。

他們到底是什麼人?又來自什麼組織?來臨沂有什麼目的?民警趕緊將案情向所長張濤彙報,張濤根據一本“國際梅協特別通行證”判斷,這夥人應該來自一個叫“國際梅協”的詐騙組織。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騙局被識破,民警拆掉滕某的假軍銜。

在滕某攜帶的文件裡,民警找到一張由李烈鈞簽名向滕某轉贈解放前存在花旗銀行9000億美元資產的饋贈書。“這個證書是李烈鈞親自簽字交給我的。”民警問:“你知道李烈鈞是什麼人嗎?”見嫌疑人滕某一臉茫然,民警只好向他惡補了歷史:李烈鈞於1882年出生,辛亥革命爆發後,李烈鈞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參謀長、海陸軍總司令,1946年去世。“老滕,你1965年才出生,這怎麼解釋?”滕某頓時低下了頭。

嫌疑人經教育後最終交代,他們受上線洗腦後加入國際梅協組織,對外宣稱,國民黨當年在世界多家銀行分別存有數萬億美元的“民族資產”,但需要通過眾籌經費解凍,投資人投資越多,將來分紅越高,最高可以分到10%的“民族資產”。為了瘋狂發展下線,他們多以老年人為目標,並偽造各種證件用來迷惑老人,形成了一個結構嚴密的龐大詐騙組織。這次,他們來臨沂就是為了發展下線,結果被民警識破。

“國際梅協”究竟是何組織?

今年年初,公安部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公安部在公佈第一批43個此類詐騙虛假項目和組織基礎上,今年5月又公佈第二批61個虛假項目和組織,“國際梅協”名列其中。

拍案驚奇:這夥“聯合國官員”揚言要“扒了民警的皮”!

民警繳獲的假幣和假存單。

這些虛假項目和組織的共同特點是不法分子偽造國家部委印章、證件、公文,冒充中央領導,編造“民族大業”、“菜籃子工程”、“國防預備役部隊”、“精準扶貧”、“養老幫扶”、“慈善富民”等虛假項目,物色代理人通過微信群等現代通訊、金融工具發展人員,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報名費等費用就能獲利數十萬、數百萬元,甚至謊稱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授予“司令”、“軍長”、“師長”等職務,還可終身領取工資等,從而實施詐騙。

民警提醒,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組織,不要受騙上當。按照法律規定,轉發、鼓動、宣傳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者組建相關微信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查處。

公安部公佈第二批61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虛假項目和組織

自2019年年初,公安部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重拳出擊,以打開路,迅速推進專項行動,偵破了一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件,摧毀了一批犯罪網絡,查明瞭一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虛假項目和組織。在公佈第一批43個此類詐騙虛假項目和組織基礎上,公安部公佈第二批61個虛假項目和組織。這些虛假項目和組織的共同特點是不法分子偽造國家部委印章、證件、公文,冒充中央領導,編造“民族大業”“菜籃子工程”“國防預備役部隊”“精準扶貧”“養老幫扶”“慈善富民”等虛假項目,物色代理人通過微信群等現代通信、金融工具發展人員,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報名費等費用就能獲利數十萬、數百萬元,甚至謊稱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授予“司令”、“軍長”、“師長”等職務,還可終身領取工資等,從而實施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組織,不要受騙上當;按照法律規定,轉發、鼓動、宣傳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者組建相關微信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查處。

第二批61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虛假項目和組織名稱


1、皇家軍收官項目

2、100+1項目

3、中國方圓慈善基金會

4、愛心道明基金會

5、馬鈴薯集團

6、明煥慈善基金會

7、五祥慈善基金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精準扶貧小組

9、中華愛心基金會

10、3030項目

11、林業基金會

12、卿梅協龍之夢慈善事業

13、解凍境外民族資產

14、中華民族歷史遺產解凍

15、普賢創業協會

16、民政一卡通

17、陳立夫雙扶貧

18、江小龍老人精準扶貧

19、範紹贈老人精準扶貧

20、國際梅協總裁會

21、國家養老中心

22、太陽行扶貧平臺

23、愛心助老贊助中心

24、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3260扶貧體系

25、龍綏國際

26、中華青山扶貧基金會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項扶貧民生福利基金

28、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精準扶貧

29、中國夢新時代慈善基金會

30、中華圓夢新時代慈善基金會

31、中國人民解放軍93821預備役部隊

32、國際紅十字會扶貧項目

33、華夏協同感恩善緣項目

34、世界華人國際135基金會

35、中國扶民景仙基金會

36、51勞動站

37、V9菜籃子工程

38、國際三聯公司

39、華夏協同發展總基金會

40、中華人際網

41、第三十八軍項目

42、金磚數字貨幣項目

43、中國愛國者縱隊

44、民族大業西北片區

45、中國養老雙創

46、民聯基金會項目

47、金種子項目

48、愛我中華扶貧項目

49、愛我中華住房安置項目

50、智光集團民政部一卡通項目

51、中國劍鷹基金會

52、中國心基金會

53、九九歸一世界大同基金會

54、民聯慈善基金會

55、孫中山慈善基金會

56、國務院物聯網項目

57、中華民族資產最高管理委員會

58、習永國愛心創業協會

59、LCF平安116大數據系統

60、佛心一尊董事長慈善基金會

6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民族資產辦公室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提示您: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活動誘惑能力強、蔓延速度快,嚴重侵害群眾財產權益,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現再次提醒廣大社會公眾:

一、公安機關偵破案件中涉及的多個“基金會”等組織,均為未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非法社會組織。

凡涉及民族資產解凍類的項目均為騙局,沒有任何合法社會組織開展此類公益慈善項目。請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加強防範,謹防上當受騙。

二、參加以社會組織名義舉辦的活動之前,請先核實活動舉辦方的合法身份,認真甄別網絡上和微信群裡的各類所謂“基金會”等組織和“公益慈善項目”。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www.chinanpo.gov.cn)或者“中國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查詢是否屬於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發現未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組織打著社會組織旗號開展活動的,可以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或者通過前述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投訴舉報。

來源:齊魯法制網訊齊魯法制網訊2019-12-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