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險則是投保一時,養你一世

在部隊裡有一句話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指的是平時積蓄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其實,買保險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同的是,保險不止用在一時,可能會用一輩子!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風險”和“明天”哪個會先到,那麼我們只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當風險不幸降臨時才能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這就是保險的真諦!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險則是投保一時,養你一世

假若你接觸過保險,接觸過保險代理人,想必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不論你買不買保險,都已經投保了,只不過是向保險公司投保,還是向自己的腰包投保;一旦出事,是花保險公司的錢,還是花自己辛苦掙的錢。

有時候,很多人拒絕“買保險”,你認為你很聰明的省下了一筆保險費,殊不知事到臨頭花更多:

日常疾病:感冒、發燒這種小病,進醫院,都得花好幾百,如果是小孩生病、費用更高。

一般疾病:結石、急性炎症這種類型的,進了醫院至少要花好幾千,如果需要動手術,可能要好幾萬。

重大疾病:癌症、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器官移植這種類型的重大疾病,進醫院至少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有些甚至需要上百萬。

意外事故

:車禍,空難,高空墜物,天災人禍等,輕者傷殘,重者離世,對家人來講不僅失去了最親的人,也喪失了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這筆賬,更大!

而假若,現在,在能承受得經濟壓力範圍內,投保了幾百元的意外險;幾千元的健康險、壽險等,就能在未來不可知的日子裡有一筆確定的金錢!病了有錢治、意外了有錢賠、離世了有錢留......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險則是投保一時,養你一世

保險=醫療費+收入損失

重大疾病保險的創始人是南非的馬略·伯納德(Marius Barnard)醫生,他在演講中曾經提到,“大家都需要保險,不光因為人人都會死,還因為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他認為,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們雖然活著,可在財務上已經死了!

十年前,我曾經和伯納德醫生見過一次面,當時他已經70多歲了。那時,我正在一家保險公司當營銷員,已經連續一百天每天賣出一張重疾險保單。而且,我曾經也是心臟外科醫生。我們對醫學的理解有相通的地方。

他常常會講到一個故事,是他和一位肺癌患者的故事,那位患者是一位有兩個孩子要撫養的母親。當時,這位患者做完手術之後,醫生一再強調說,她需要再休息一段時間後來複查。但這位女士還是在不停地工作,因為她的兩個孩子要上學,她必須工作才能讓孩子繼續接受教育。

伯納德醫生很感慨,他說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話,這句話就是:

醫學只能挽救一個人的生理生命,卻不能挽救一個家庭的經濟生命。

1983年,全世界第一張重疾險保單在南非的誕生,正是源於這個真實的故事。

我要強調的是,這位母親並不是付不起醫療費用,而是出院之後的康復要經過5年時間,她當時的經濟壓力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她要承擔孩子的教育費用,二是她要繼續支付自己的康復費用。

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她沒辦法好好休息,恢復身體。因此,我認為,重疾險從誕生之日起,它就不是一個醫療費用的問題,而是工作收入損失的問題,是要幫助患者,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挺過五年康復期的問題。

因此,在我的字典裡,重疾險直接會被翻譯為“工作收入損失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險則是投保一時,養你一世

今天養份保險,明天保險養你!

現在的人們,買個鋼鐵做的車每天擦,每週打蠟。每5000公里要去保養,細心呵護,關懷備至。稍有損傷,就心痛無比。

可對自已的身體這輛血肉做成的最豪華的最應該保養的車,從不清洗打蠟,只知道加滿油,踩足油門開,直到有天熄火了,自己不會修,只能直接送到汽修廠——醫院,把自己一生辛苦賺來的錢,從不捨得保養,乖乖的全部送給醫院,直至傾家蕩產,甚至秧及父母、子女。

現代社會,人們因為壓力過大往往透支自己的身體,忘記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買保險千萬不要等,保費是擠出來的,風險是算不出來的!風險無處不在,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沒到你頭上那只是慶幸,但你不要抱著僥倖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