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雪崩”的背後是社會各種結構不健康的表現

自從衛計委關於2017中國新生育的相關報告出臺後,出生率"雪崩"的觀點不斷見諸於眾多專家或媒體端,從政府到民間都難得一見的形成了共識。一時間,各種分析建議與呼聲不絕於耳,大多數的觀點都是一致認為養孩子成本太高而導致了現在的人都不敢多生。很多專家都呼籲出臺政策鼓勵生育,包括抵稅與直接發放現金等物質性措施是其中最被認可的。

看了這段日子關於這個熱點的諸多相關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了以前的那段扒房牽豬的歲月,想起了那些因為生孩子而丟了職位工作的人…除了無言還是無言。為什麼過去那麼困難,人們想方設法,拼了命也要多生孩子;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貌似富裕了,人們反而不大願意生孩子呢?

自古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深入人心。在沒有國家相關保障體系的過去,連種地都要繳稅的時代,除了極個別的,集體主義與及小勞經濟決定了每個勞動力獲得值都是相同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勞動力的多少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生活的好壞。都說多生孩子好打架,同時多生孩子好養老也是同樣道理的,在過去也是合理的。再加上過去地域性主義強,一個宗族、乃至一個家庭的人丁興旺與否關係著榮耀、地位與資源等。這些都是過去人們都想多生孩子的原因。而過去的生活狀態,使得人們除了為生存而生活之外,其它更多的根本無法太多的顧及考慮,同時那時的教育觀念與理念,都決定了放養的模式。至於教育,老子沒讀過書,不照樣能賺錢生活!有吃有穿有住,(哪怕是差點)心裡不存在什麼壓力,這是過去人們敢多生孩子的原因。

反過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精神都豐富了,貌似富裕了,人們卻反而不願也不敢生孩子了。這是何解?個人認為,這是多方面的。首先,很多人都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了,讓人難以承受。關於這點,以前有個報道說有人做過統計:從出生起,到大學畢業為止,至少要花費百萬以上。也許,這個統計數據在各個人、各個地方上會有些相差,但對於養孩子成本高這點是絕大多數人都是認同的。加上生活費、供養老人(四個或以上)、車貸與房貸等等,這些全部都壓在了兩個獨生子女的勞力身上。生養一個已經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或義務,叫他們又如何敢再去多生養一個呢?那為什麼在貧困的以前的生養成本能承受,反而在相對富裕的現在卻反而難以承受呢?我認為其實可以用"慾望"來說明的。我們的社會發展使得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斷的提高,人們享受得越多越好,也渴望著更多更好的。當生養孩子影響生活質量越來越大的時候,需要放棄更多的時候,少生或甚至不生孩子便是人們不得不做的選擇了,這種現象也會是越來越嚴重。

同時,社會的發展進步也使得過去的多生孩子好佔坑好打架的粗放式的大鍋飯時代一去不復,決定產出收穫的不再是個體數量,而是個體質量。一個高質量的生產力的產出收穫往往是大於多個低質量生產力的總和,這導致了人們更願意把有限的資源去培養一個高質量的孩子,而不是更多的低質量孩子。這也是越發達的地方生養孩子的意願越低,落後地區生養孩子的意願相對更高的原因。正所謂:越窮越生,越生越窮。而其它的,比如宗族觀念、傳統思想等,也是造成城市與農村、發達與落後地區生育意願差異化的原因。

低生育率已經世界上很多國家為之努力、嘆之奈何的難題,我們也不能避免。不同的只是人家是小而富,我們是大而窮;人家面對的時間長,我們面對的時間短。未富先老,我們的難題更復雜,難度更大。所以,我們要更重視,不能簡單的以小惠小利去鼓勵生育,應該從教育、醫療、生活…以及經濟等多方面去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不能搞形式,搞一刀切,要從地方上出發,因地施政,一地一策,允許地方根據思想總綱靈活地制定相關政策條例。促質促量,兩點一起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