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論壇|快樂攝影,你快樂嗎?

不止一次,有影友跟飛哥說:“許老師,我怎麼覺得

攝影越來越沒意思了?”這時候我經常會問“一開始玩攝影的想法是什麼呢?”而影友的回答往往都是:“有啥想法啊!快樂攝影,想玩就玩唄!”再問:“那你這幾年有什麼成績嗎?”回答還是:“快樂攝影,高興就行,啥成績不成績的!”

快樂攝影,這是近些年炒的很熱,爭議很大的一個概念。有趣的是雖然圍繞他打了很多口水仗,但是從來沒人正經分析一下什麼是“快樂攝影”,“快樂”從哪兒來?所以今天飛哥就來做這個事情吧!

首先我們說,快樂攝影對不對?毫無疑問是對的。即使對於職業攝影人來說,完全不喜歡、甚至是討厭攝影,那是不可能把工作堅持下去的。對於影友而言,攝影本來就是愛好,快樂是愛好的唯一理由。如果一碰相機就發自內心的悲傷,誰還玩攝影啊!

但是,快樂攝影也不是那麼單純的。至少在飛哥看得到的所謂快樂攝影,也可以分為“真快樂攝影

”和“假快樂攝影”。“真快樂攝影”又能分為“高級快樂”、“中級快樂”和“初級快樂”。說到這兒,肯定有人急了:姓許的你狂啊,我的快樂,你憑什麼分高級低級!

這話不算褒貶,我承認這件事我沒有分級的資格。只不過呢,我沒有不代表別人也沒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您瞭解一下?

亞伯拉罕·馬斯洛,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最為知名的則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大量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將這一理論作為重要的學術基礎之一。

精品論壇|快樂攝影,你快樂嗎?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三角”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以此分成五類,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飛哥要說明的是,人的情緒的滿足,同樣離不開這五類需求。我們只要讓不同層級的需求和攝影活動相結合,就能知道攝影中的各種“快樂”,都是從何而來。

01生理需求

這是最低級的需求,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我們知道,職業攝影人依靠攝影養家餬口,但一般影友玩攝影,經濟賬上基本是賠錢的。我們可以說,這個層級的需求,攝影是不能滿足的。

02安全需求

這是倒數第二級的需求。這種需求很重要,但是和攝影……直接關係不大。簡單的說吧,這個層級的需求,攝影也是不能滿足的。

03社會需求

這是第三層次的需要,包括友愛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即人希望成為某個群體中的一員,並希望團體成員相互關心和照顧——這就是攝影可以做到的事情了!我們國家從小到大都是集體主義教育,人願意生活在“組織”當中。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同事、親屬的關係都比以前更加淡漠了,所以人們開始傾向於從愛好中尋找歸屬感——這件事最直接的體現其實是廣場舞大媽。很多影友拿起相機,也是享受大家一起創作、互相吹捧,彷彿“一夥兒人”的快感,這就是為什麼各種影友俱樂部、網絡攝影群組特別發的達的原因。

獲取這個層級的快樂是很簡單的。只要拿起相機會跟在大家屁股後面跑就足夠了。對於什麼技術、能力、作品、思想等等,均不作過度要求。然而這種快樂也是

不持久的。很多影友都說玩攝影幾年之後會有一個“疲憊期”,也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攝影沒意思了”,所指的就是這個層次快樂的消失。之所以快樂會消失,是因為單純的“跟著跑”基本上簡單重複,什麼什麼好玩的事情重複幾年你也煩了。別慌,也有很多影友不“疲憊”,因為他們有了新的“想法”。什麼想法呢?咱們接著看上一級需求

04尊重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投射到攝影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片子好一些、名氣大一些、威望高一些——簡而言之,不但是個攝影人,還是個“好攝影人”。

這種快樂的核心不僅僅是“歸屬”,而是“成功”。作為“領軍人物”的快感,一定遠遠大於“攝影軍中馬前卒”。但是這種快樂的獲取也更難。天下沒有白來的尊重,

玩攝影的幾千萬人,憑什麼人家得尊重你呀?要尊重,就得靠著有真本事!一開始先練技術,練好了發現技術好的人太多了,還要學審美,學會了發現懂構圖色彩的人也多啊,還要讀書學習深挖主題。除了攝影,你還是自己拍攝對象的專家,講一個故事就要先了解這個故事,說一個道理就要先明白這個道理……總之,一直要學習一直要進步。這時候應當分享飛哥小時候師傅教的話——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裡受罪

付出“受罪”的代價了,這種快樂也不是永久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評價和尊重上,早晚會遇上作品比您好、評價比您高的人物。那時候,您的快樂就會減弱很多。別急,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快樂。

05自我實現需求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這種需求,和尊重需求相比——後者是和別人比賽、前者則是和自己的理想比賽。

有人說我的理想不高啊,隨便玩玩就行了。我相信這是實話。不過俗話說,天高不為高、人心第一高。玩著玩著,您就會覺得自己明明能幹到100分,幹到60分委屈了。不用別人催,您就不“隨便”了。往後走,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但是和爭取“尊重需求”不一樣的是,您不是跟別人比賽,等到自己能力確實用盡的時候,您不會有“輸給別人”的挫敗感,而是一種“圓滿”的成就感。

舉個例子,飛哥有個小徒弟,特別喜歡足球,加入了一支“街坊聯隊”參加北京市業餘比賽。北京業餘聯賽水平很高,老國安球員都有好幾個,體校生一抓一把,這種純業餘隊只能屢戰屢敗,兩年降了兩次級(聯賽一共分三級,他們第三年不降級真心是沒有下一級可降了)。但是人家一點都不生氣,因為他們真的是認真訓練全力比賽了,踢不過人家也就不遺憾。每次比賽進球了他還會認真給飛哥講解一遍,雖然比分經常是1:4或者2:7……

這種快樂要獲取是最難的,一方面您要出力,而且是出全力;一方面您還調整心態,不一味和他人較短長。又要努力、又要有知識、還要心態好。真的特別不容易。但是,這樣的快樂

真心是持久的呀!只要付出了,怎麼樣都會贏。比別人強是贏,不如別人,只要自己出全力也沒有遺憾。這麼玩總能很開心,一直都有快樂相伴。

好,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不同層次的快樂”,可以總結一下了

得到“歸屬感”,算是“初級快樂”,來的容易,去的也利索。

得到“被尊重”,算是“中級快樂”,得來需要很大努力,效果也持久得多。

得到“自我實現”,這是“高級快樂”,得來不但需要努力、也需要心胸,這個遊戲很不容易,但是快樂真的非常持久,玩好了可以玩一輩子。

結論是啥,“快樂”本質上來源於“需求達成”,也就是“成就”。付出越多,成就越多,所以我們可以說——

越努力,越快樂!

不進步,沒意思!

好了,這就是我說的“真快樂攝影”,那還有“假快樂攝影”呢?其實很簡單,所有的快樂,無論多少,都是以取得成就為前提的。但是有些影友,他自稱“快樂攝影”,其實是拍的不好又怕別人說他,應當叫擋箭牌攝影。大家還記得,國慶有個老兄跟我翻臉了,罵的我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好多人說飛哥你跟人家細緻聊聊,也許就是誤會。其實我真的想細緻聊一下。雖然這位大哥說不了幾句就要把器官甩出來嚇唬人,我還是認真起了兩次話頭:

這是第一次,瞬間撞牆

精品論壇|快樂攝影,你快樂嗎?

我不屈不撓又說了第二次,瞬間撞牆╳2

精品論壇|快樂攝影,你快樂嗎?
精品論壇|快樂攝影,你快樂嗎?

先要說明,我對這位老兄沒有個人的惡意,只是典型心態值得拿出來說一下。有些朋友呢,說到底也是有“尊重需求”的,但是不管是不願意下功夫,或者真的功夫不到家,反正還沒到贏得尊重的水平。大概是為了圖省事,他們發明了一套邏輯:我說我是為了快樂,就能堵住別人批評我的嘴。很多攝影人提到“快樂攝影”很看不起,看不起的就是這種心態。這種心態引領之下,往往什麼新成就也get不到,整天擔驚受怕擔心別人批評他,每天早起一睜眼不想進步先想找藉口,他快樂的起來嗎?

總之,快樂攝影這件事,我是努力給大家說清楚了。很(zhen)抱(kai)歉(xin)又串了一些人的肺管子。不過對於絕大多數又帥又聰明的你來說,找到自己的快樂之源,多下一點功夫,多得一點快樂,才會玩的更high吧?

(作者:中國攝影家協會培訓部主任許華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