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宅30天,你有沒有適應孤獨?

這些天,我看大家都快憋出心病了。宅了近30來天,朋友圈十八般廚藝秀了個遍……不少人已經開始出現焦慮、乏力、壓抑緊張的感受。

這大概就是孤獨的產物。人是社交動物,極少有人能長時間宅在家中, 不與人面對面交流。閉關修行的高僧除外。

那麼你孤獨嗎?在極度孤獨時都做過什麼?

看木心的紀錄片,這是個對人事物都十分挑剔的藝術家、美學家以及文學家,常年閉門謝客,因為有趣的人可能不夠得體,得體的人又不夠有趣,所以想見的人太少。

他是孤獨的。孤獨到難以忍受。他這樣描述孤獨:我坐在房間裡,安靜得可怕,就像要把我吞了。

可即便是這樣,他也守著內心的氣節和規則,清高,不肯降低社交標準。大概是與孤獨對峙慣了,一個坐了小半生監獄的人,不需要想盡辦法去克服孤獨。

我在極度孤獨時常常出門散步,和木心先生的習慣一樣。路過花草樹木,人聲鼎沸,孩童貓狗,心裡就逐漸溫暖起來,彷彿重又被注入了能量。

也出門旅行。換一個地方,為自己注入一些新鮮感,總不至太孤獨。

然而,旅途中也曾有過極致孤獨。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國家,感謝那些路過時對我投以微笑的人。

也故意製造過孤獨。

是一個冬天,我在北京郊外的客棧中悶頭趕書稿,一個人度過了一週。阿姨偶爾來送東西,升柴火,煮火鍋。我一個人沉默地吃。多想有朋友打來電話閒扯幾句,可電話無聲。

平日裡交往的“朋友”大多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了。誰還有功夫找你閒談。

而我自己,也已經很久沒找人閒聊過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找誰說,該說些什麼。就那樣強忍著孤獨,度過了幾天。

早晨是很難讓我產生孤獨感的,如果沒有失眠,我一般都會早起,聽音樂、煮咖啡、做早餐,曬太陽、冥想。十分享受獨處的時光。

如果獨處,我的孤獨時光一般是午後,吃了午飯,一時恍惚。不想工作,有點空虛,也沒有特別的娛樂。如果是在成都,我就要出門走走。沿著家附近蒼翠的府南河,走到任何一個地方去。吸足人味兒,再回到家中。

再有就是傍晚。吃過晚飯,常常就會無聊空虛,情緒也陷入低落。看著天色一點點暗下來,彷彿天地之間無依無靠。即使是在辦公室,身邊有同事,傍晚時分,也是我的孤獨脆弱時。

那麼你呢,你有沒有用心去發現自己的孤獨時鐘?甚至是孤獨季。我相信,每個人的孤獨時刻表是不盡相同的,有人在晚上感到孤獨,有人在睡前,有人在黎明黃昏……如果這是恰好有人不經意撫慰了你的孤獨,那是極其有幸的。

如果無人可解除孤獨,就要告訴自己,挺過去吧,下個時間就不再孤獨。

為了不再孤獨,你有沒有破除過自己的人際交往底線?比如和自己曾經看輕的人續交,比如和並不尊重自己的人做“朋友”,比如忍受“爛人”的一再折磨。

如果這樣做,你後來真的好受了麼?是不是也有“傷害”、“憤怒”和新的“孤獨”產生?

古人有割席斷交,說的就是和那些有害關係,或者不再志同道合的“朋友”斷交,一種決然的斷舍離,不惜以孤獨做代價。

我把忍受孤獨的能力,視為一個人的底色,意味著你有骨氣重新選擇,有底氣一個人去做事情。

孤獨讓人狼狽,而忍受孤獨卻是一種高貴。

慶幸有這些天的“居家隔離”吧,讓你意識到,不需要見某些人,其實自己也可以過得下去。

一個能安心呆在家的人,是幸福的。不用為了外出見人,而委曲求全。也意味著你有自己的愛好,可以自娛自樂。

一旦能夠自娛自樂,就會無欲則剛,只結交自己想結交的人,不會飢不擇食,濫竽充數。也因此,一個能安心呆在家裡的伴侶,是更值得託付終身的。

如果不想看書寫字,就畫畫彈琴,如果不想琴棋書畫就研發美食,還可以重整衣櫃,打理植物,做做手工,或者,開個直播陪人嘮嗑。

願我們都能夠宅出不一樣的人間況味。為了抵禦人生中難以避免的大小孤獨。

她生活:tazongshuo1314 她總個人微信號:sujuantash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