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高愛商的人嗎?

你是一個高愛商的人嗎?

宣傳《愛》的時候,鈕承澤講過一個故事。

女朋友愛上了別人,要跟他分手。他撂下狠話“別讓我碰見那個男人,不然殺了他”。之後,他無數次想象與之相見的情形,每次想起來都恨不能提刀相見。

巧的是,不久他們居然真的碰見了。可那個想象中扭打廝殺的場景,並沒有出現。他說很奇怪,那一刻心裡竟生不起半點恨意來,甚至有些感激。

這感激之情,來自於哪裡?他說,是那天偶遇時,見到她的第一眼。

就那一眼,一種愛的意識從心裡升騰起來,他突然感到,自己多愛眼前這個人,這愛從心裡化開,一下子從佔有和嫉妒中脫離開來。當下只有一個想法“我愛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她好,為什麼不讓她做自己喜歡的選擇”,這想法沒經過邏輯推理,沒有內心戲的加工,是一瞬間冒出來的。

他說,是在那個時候,他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然後決定拍了一部與愛有關的電影。

你也許會覺得這個故事很扯,這世上哪有不佔有的愛情。可這瞬間,我相信有些人,真實地感受到過。在你鑽進牛角尖出不來的時候,往往是那一瞬間的愛,點亮了生命的意義。

歸根結底,因為佔有並不是愛。

那究竟什麼是愛呢?人們都很愛談論它,可沒有一個人見過它長什麼模樣,是什麼形狀。

我傾向於認為,愛並不在我們的身體裡,而是一種永恆的、飄在天上的東西。它更像是一束光,你抓不住它,可是它照耀你的時候,能真實感受到溫暖。愛是光明的,不會灰暗。

如果你因為受到過傷害,而開始害怕愛,我覺得這是錯誤的歸因。愛本身是不可怕的,愛是光明的東西,可怕的,是隨愛而來的灰暗的人性。

有一些人性的弱點,在日常的其他感情裡,不太可能出現,它們只跟“深愛”綁在一起。當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就全都出來了。所以我們才常常在愛裡,遇見不堪的自己,或者不好的對方。

那些愛商(沒錯,除了智商和情商,還有愛商這種東西)很高的人,是知道如何把人性的弱點與愛分開來看的,也知道如何把自己與對方分開來看。

我覺得,如此虛幻的愛,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找一個立足點來解釋的話,這個點,不是我們常常認為的永遠在一起,也不是一種綁定的關係。而是成長。

愛一個人,是要幫助他成長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這成熟,不是我們普遍意義上認為的老成或者穩重,而是心智上,經受住磨鍊的能力,是面對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心智的成熟,是一個人脫離保護之後,實現自我成長的基石。

說得更殘忍一些,學習這種能力,是為了幫助對方,更好地離開你。因為真正的愛,不是束縛,而是給予自由,是幫助對方擁有更多的選擇,而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他。

那些想方設法地綁定,是源自你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懼,那不是真正的愛。不要以愛的名義美化它。

我知道你也許要說,我說的這種愛過於理想化,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能做到。沒錯,我也做不到,但做不到,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學習分辨它們。清晰明確地歸因,是學習如何去愛的前提。

許多凌駕在愛之上,以愛的名義出現的問題,其實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你自己的成長難題,和性格缺陷。我們不能逃避,要正視它。

求愛不可得,你很懊惱,感覺自己很糟糕。這糟糕的體驗也許與愛無關,是佔有慾。你的沮喪,是來自佔有的想法和自我懷疑,而不是愛。你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學會控制佔有慾,培養自信心,而不是記恨愛傷害了你。千萬不要做錯誤的歸因。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懂得愛別人的人,首先是愛自己的,這愛裡,也包含了對自己心智成長的要求。

而這要求,跟年齡沒有關係,不論你20歲、40歲、60歲都要學著,在愛的矛盾出現時、感到受傷無法解脫時,先問自己,這真的是愛嗎?還是我自己灰暗的人性偷跑了出來?

若真是愛,你會希望對方,隨心地做自己。若真愛自己,你會希望自己正視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