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這篇文章,源於筆者今天的乘坐公交的感悟。優惠了不少,之後的思考也不少。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現在,佛山的部分公交線路已經開通微信乘車功能,而且在最近的10月份,有很大優惠力度,優惠金額至少在1元以上。很明顯,這個折扣就是騰訊補貼的。它在培養用戶習慣。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筆者坐過今天坐了兩次車。上車按著步驟刷二維碼,正常坐車。下車後,筆者查看優惠了多少的時候,才突然記起,自己的微信錢包,早在9號晚上已經用完,但結果一樣可以乘車。只是頁面顯示“車費未付清,請立即支付”。這時候,筆者肯定支付。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因為這個是實名制的,雖然沒有接入徵信系統,但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會考慮接入。為了這點蠅頭便宜的人,進入黑名單,以後將會寸步難行!

不成熟的市場要靠培育,用戶習慣需要培養。而這一切,離不開大把大把的燒錢。

現今的互聯網江湖,可謂三分天下。要麼站隊百度,或者投入阿里巴巴陣營,還有就是被騰訊收編。獨立於三雄之外而能發展得很好的,為數不多。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公司就算有極強的研發能力,更甚者就算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但一直無法盈利,囊中羞澀之下,最終不得已被迫臣服。

優酷土豆,市場佔有率不可謂不高,一直虧損的它,結果還是不得已,從美股退市,歸入阿里巴巴賬下;微博、陌陌也是如此,引入股東阿里巴巴,以此補充彈藥。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做外賣、做院線、做打車……彷彿沒有業務邊界的美團,一直靠融資存活,早就是出行領域巨無霸的滴滴,同樣尚未盈利,幾輪融資裡面,一直沒缺少騰訊的身影;

去哪兒網已經轉嫁攜程,讓百度大賺一筆,但此公司前期一直屬於百度陣營,如今,愛奇藝等還一直在為百度貢獻著流量……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這些公司有些是無奈,有些是刻意為之,求得發展。但反觀BAT,這三個金主有足夠多的子彈,可以提供技術產品研發和攻佔市場。手握大量鈔票的他們,可以支撐過寒冬,等待春暖花開!眼下無現金社會即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在中國,日常的消費生活,已經經歷了鈔票、銀行信用卡、手機無線支付三個階段。現在三種方式並存。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更方便的手機支付。這是相關公司有意為之的結果。相關公司便是阿里巴巴和騰訊。

基本上很多商場超市,都可以提供支付寶、微信支付。而且不管細不細心,消費者都會發現,在完成支付之後,自己的支付寶或者微信會收到一筆數額的獎勵金,下次使用時可以抵扣。無疑,這是阿里巴巴或者騰訊補貼,返給用戶的。以此提高用戶粘度。這一做法,正在被兩家公司用在了更多的場景,比如今天接觸的乘車出行領域。

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在乘坐公交車這件事情上,原本嫌棄帶零錢麻煩的我們,選擇了公交卡,優惠的同時給來了很大便利;但是,這下更好,不用帶卡,而且優惠力度更大,誰還會帶公交卡?就算是將來沒有了優惠,但是習慣的力量是恐怖的,到時候改都改不過來。比如習慣了滴滴打車的你,補貼優惠少了,但你會不選擇嗎?

深究之下,騰訊公司用這一點點優惠,但是卻能夠讓我們實名綁定,按時支付和還款與否,瞭解我們的信用好壞;哪裡上車,哪裡下車的乘車路線,大數據研判我們的活動場所,進而推斷生活消費能力和習慣……這一切,都在數據中……我們能逃離嗎?選擇擁抱的時候,你會怎樣利用好,保護好?

這個答案,只有你知道。別人無法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