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自己賺錢綜合症”

“不讓自己賺錢綜合症”

“不讓自己賺錢綜合症”

投資配圖

當然,這不是醫學名詞的病症。

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賺錢,也很希望能賺大錢。可是,他的所作所為,偏偏與之相反。讓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賺錢還是不想賺錢。

比如,有人年級輕輕,聰明能幹,可是剛剛開始事業成功,年薪50萬,而且能清晰地看到事業前景,三年之後收入至少可以翻翻,卻忽然抑鬱發作,無法上班。

HR都會告訴你,人需要在一個行業裡呆比較長的時間,切忌頻繁換工作,更不能隨便換行業。不然,以前的一切積累都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時間一去不復還。耽誤不起。頻繁換工作,換行業,只會讓自己的事業停滯不前。

可是,有人偏偏喜歡換工作,甚至換行業。只要工作一段時間,開始掌握了工作的要領,也得到了同事,領導的認可,他就開始覺得無聊。感覺能看到未來20年的平凡,忍不住看招聘廣告,迫切想換工作。

更加戲劇性的事情也有。

有人在國企工作,一向勤勤懇懇,工作出色,同事關係也很好,很早就做到了經理級。於是大家都很看好他,可是,每次領導要提拔他的時候,他總會以各種理由找領導吵架,甚至弄得不歡而散。於是他升副總的機會就這樣一次次錯過,直到還不如他的同事都紛紛擔任了更高的職務,而他還在原地踏步,直到退休。甚至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平時脾氣還不錯的他,怎麼就會跟領導吵架呢。

還有更加直接的例子。

表面上,我們都喜歡更高的收入,沒人會拒絕領導給我高工資。可偏偏就有這樣的人,他表面上也是這樣想的,可是當他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如果給他一個比較高的offer,比如月薪50k,他甚至會當場脫口而出,“不用,不用,太高了”。此處不要說什麼高風亮節之類的道德評價,精神分析不這樣考慮問題。他只是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高薪。

理智上,我們不會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可是,實際上我們很多人會被情緒所控制,情不自禁做出錯誤的行為。甚至再三這樣做。當我們被情緒驅使這麼做的時候,其實,我們正在被潛意識操控。

“不讓自己賺錢綜合症”

我們只能理解為,“我在故意跟自己作對。”

其實,每個人潛意識的深處可能都有兩種傾向,

一種——想讓自己變好,想自己更健康,幸福,財富,和睦

另一種——想讓自己變糟,想自己生病,貧困,失敗,崩潰

有些人的後一方面的潛意識是那樣的強烈,以至於他常常在關鍵時刻做出錯誤的選擇。特別是對自己非常有利的時候,自己的生活,事業將要邁上臺階的時候。後一種情緒很容易發作。

不讓自己賺錢,不讓自己事業成功,就不奇怪了。

為什麼會有人這麼喜歡看到自己失敗呢?

跟他內在的“自我”有關。

通常是由於早年的批評和羞辱,讓他內化了同樣的感受,他覺得自己就是不行。當自己真的變好,他會很不習慣。於是可能下意識地做出讓自己變糟的選擇。

當然,精神分析能夠幫助他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不夠,這需要時間。

所以,我常常說,精神分析能幫助你發財。只要你不再執著地跟自己作對,你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讓自己賺錢綜合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