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一流建設文旅休閒明星城 常州打造網紅打卡地

  20億元“文旅專項貸”,3000萬元旅遊消費券登陸攜程旅行,隨著一系列文旅復甦組合拳推出,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常州景區人氣日漸上升,旅遊經濟復甦趨穩向好。


  以“無中生有”“借題發揮”的創新精神,常州曾為“資源創造型”旅遊創造了一個絕佳範本。3月24日,常州將全市旅遊發展大會開到景區,亮出“文旅休閒明星城”新目標。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說,建設文旅休閒明星城,要瞄準標杆對標一流,補齊城市旅遊、夜間經濟、淡季旅遊短板,在產業貢獻度、遊客滿意度、城市美譽度上爭一流,使常州成為國內外極富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


  三億元促復甦,八舉措按下重啟鍵


  面對疫情下常州文旅行業發展整體“減速”,常州市代市長陳金虎表示,要樹立“旅遊+”思維,跳出旅遊抓旅遊,在文旅融合、資源整合、產品聚合上下功夫,著力打好“樂園之都”“閒逸山水”“食美常州”“美麗鄉村”等特色品牌。


  在旅遊業“越冬迎春”的關鍵期,常州摁下刺激旅遊消費的“重啟鍵”:設立2000萬元貼息補助專項資金、推出3000萬元“常州旅遊消費券”、設立1000萬元團隊遊客獎補資金、組織“常州人遊常州”……常州市副市長陳正春解讀《常州市支持文旅發展、促進旅遊消費的八項措施》時表示,3億元資金打出企業紓困、市場復甦、產業發展的“組合拳”,助力旅遊業加速“重啟”。


  乘坐越野巴士深入雨林深處,常州恐龍基因研究所再度迎客,“沉浸式”旅遊讓人眼界大開。“恢復開放後的兩天,接待遊客11700人,遠超預期。”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沈波表示,他們大力實施從“主題公園運營商”向“文化旅遊產業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全面轉型,除傳統景區門票和旅遊商業外,創新業務已經成為恐龍園營收創效的重要來源和新興增長極。


  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榮凱元說,“大抓旅遊、抓大旅遊,借活動‘造聲勢’、借話題‘傳聲音’、借平臺‘展形象’,給遊客更多‘非來不可’的理由。”4月3日,常州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發放3000萬元惠民旅遊消費券,邀請全國遊客“赴一場常州之約”。


  打開老房子,補齊文旅核心短板


  憑藉創新創意和發現資源的眼光,常州從曾經被華東旅遊線遺忘的城市躍升為全省旅遊四強。2019年,常州接待國內外遊客近80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近12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7.6%,旅遊經濟主要指標穩居江蘇第一方陣。


  不過,雖然“樂園之都”品牌在國內外已頗具知名度,但對遊客而言,常州多數景點仍然是“過境地”而不是“目的地”, 文旅核心產品還比較匱乏。據統計,遊客在常州平均停留時間為1.38天,低於蘇州的2.8天、南京的2天,同時,也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78天。遊客留不住、住不下的原因之一,歸根究底是常州中心城區的承載力、吸引力不夠。如何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把“過路客”變成“過夜客”,讓“近者悅、遠者來”?齊家濱認為,要從做靚“運河文化”“名人文化”“工商文化”三面發力,打造出常州旅遊的獨特文化標籤。


  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這裡先後走出百餘位名人大家,前後北岸先後走出5位狀元、7位公卿、200多位進士。讓“鎖在老房子裡、藏在小巷子裡”的江南文化串珠成鏈、連線成片;老城廂借大運河串聯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的文化旅遊辨識度……此次常州共排出10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147億元,其中今年開工的22個文旅項目總投資達417億元。


  在柔美的夜色裡,體驗一把夜遊大運河;華燈初上,在家門口的籃球場打一場三人籃球;搭帳篷夜宿“恐龍館”,體驗博物館奇妙夜……融合文創、藝術、旅遊、體育等精彩亮點的夜間經濟業態正在“年輕化”,“龍城夜未央”將成為常州重點打造的全國知名夜生活品牌。


  把生態作為第一優勢,把山水、田園作為最靚底色,做大做強鄉村旅遊、康養旅遊、生態旅遊、研學旅遊等拳頭產品,加快從“點”到“面”、從“觀看”到“體驗”的轉變,實現抱團發展、協同發展。常州市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李林表示,深耕“花都水城”旅遊品牌,做深春秋文化遊,做精兩湖風光遊,為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從網紅到長紅,新技術“+”出新時尚


  一條彩虹三色線,365公里的“溧陽1號公路”,是全國唯一的旅遊公路品牌,也是頻頻在朋友圈、抖音刷屏的網紅公路。沿線36個驛站、32處觀景臺、26個房車營地,打通了全域旅遊向縱深擴展的神經末梢。網紅公路還帶動了高端民宿的崛起,節假日期間,“紫竹林”“竹馬嶺”“香雲小築”等“溧陽茶舍”一房難求,成為遊客紛至沓來的“網紅打卡地”。溧陽牛馬塘村深度挖掘紅薯文化,已開發80多種產品,年產紅薯150噸……眾多文旅“打卡地”,因為網紅經濟的加持,一躍而成新景點。


  深諳互聯網思維和新媒體傳播規律的常州決策層認為,旅遊是流量經濟、平臺經濟,現在消費的主力軍更樂於從手機、網絡上搜集信息來進行消費決策。西安之所以能在抖音上走紅,很大程度上是藉助了新媒介技術平臺的“東風”。常州本地自媒體代表王浩認為,新媒體的傳播有利於在新生代產生強烈共鳴,對年輕人產生“非來不可”的磁場。


  創意產業化,產業創意化,數字技術賦能文旅融合。中華恐龍園打造在線科普、在線遊景區等拓展業務,百餘篇恐龍科普故事“吸粉”無數。雲直播館藏“化石背後的秘密”上線首日,就收穫了近50萬點擊量。


  從觀光走向近郊微度假,茅山寶盛園形成野趣度假村、房車帳篷露營基地、山居三大住宿新業態,獲評“長三角最具魅力旅遊度假康養目的地”。負責人張志新介紹說,睡網紅星空帳篷、賞“小九寨”風景,成為遊客的新選項。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維護好網紅打卡地“有趣的靈魂”,才是從“網紅”到“長紅”的關鍵。常州旅遊市場走入“細分賽道”, 旅遊可以和任何行業相“+”,“+”出新業態、“+”出新市場、“+”出新價值。江蘇景尚旅業集團董事長孫曉東表示,要積極運用5G、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以文旅融合、主客共享、深度體驗為核心的智慧旅遊服務品牌,深度構建“旅行社+互聯網”的發展模式。(蔡 煒 唐 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