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家長爸爸自述教子故事,全在“信任”二字

依然是來自家庭教育學習圈裡的王爸爸家庭成長故事。

王爸爸有一個兒子,目前加大拿多倫多大學在讀。孩子從沉迷網遊、早戀、輟學的問題少年,到步入世界知名學府,陪伴這一路走來,王爸爸感慨萬千。

家有男孩在成長,王爸爸表示,要激發起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有擔當意識,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樣他才會有足夠的自律,去做他該做的事。

所以,今天這期要給大家分享的乾貨主題是: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

結合發生在王家父子間的真實案例,儘管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家庭環境也不盡相同,但教育的規律原理是相通的。不一樣的事,同樣的教子規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家長爸爸自述教子故事,全在“信任”二字

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事情

獨自騎行,體驗艱辛

中學時,孩子提出要獨自騎行。

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提出這個想法,是在2016年的五一期間,他說要騎行去山東青島。

我們座標河南鄭州,不近的距離,我內心裡充滿擔憂,但想了想還是說,爸爸支持你,你需要什麼幫助嗎?

結果孩子第二天就把騎行的攻略做好了,給我和他媽媽看,包括每天騎行到什麼地方,住宿到哪個賓館,都做了很詳細地規劃。

之後,他就開始著手準備:先去了我們縣城一家自行車店,免費幫忙看店賣幾天自行車,訴求是店主要教他拆解組裝自行車、補胎、騎行注意事項等。之後又自行購買了修車工具、藥品、手電筒等用具。

出發前,我讓他將500元塞在鞋墊下,並囑咐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這個錢,萬一銀行卡丟了,手機丟了,就用這個錢買張火車票回家。

很快踏上了獨自騎行的征程,在距離青島還有幾十公里的時候,孩子不想騎了,去車站詢問託運事宜,當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孩子盡力爭取,說,我是中學生,我是來體驗生活的,爸媽掙錢不容易,今天不託運的話,我就要在這多住一晚,多花一兩百塊錢,我爸媽一天也掙不到這錢,你們家也有孩子……最後成功說動了車站方幫忙。

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家長爸爸自述教子故事,全在“信任”二字

回來後,到11月份,孩子又動了騎行的念頭。這次想去的是青藏線,首定目標拉薩,但因為那個季節的西藏已是冰天雪地了,他將目的地改為稻城亞丁。

第二次騎行結束後回家,孩子和我分享經歷,當騎行快到湖北孝感時,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一個人推著沉重的自行車,在泥濘不堪的大坡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落湯雞一樣。終於看見一處人家,到屋簷下避雨,問主人要了一杯熱茶。那家人還特地開火給他做了一碗湯麵條。

他說,當時我就哭了,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叫感激。

兩次獨自長途騎行的經歷,孩子吃了不少苦頭,作為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體驗,將是一輩子的財富。

把事情的決定權交給孩子

因為愛情,決定重回校園

輟學在家,經歷兩次獨自騎行,從決定到落實,都是他自己去做的。我做的就是支持和鼓勵,相信他可以安排好自己。

孩子騎行到武漢時,因為自行車壞了,買了新車後,在武漢做了短暫停留。

去武漢大學東湖逛了一圈,看到大學校園的學生日常,或在草坪上牽手,或在圖書館對視,或在長椅上依偎……眼前的美好,讓他決定要考大學。因為高一偷偷摸摸的早戀,被老師知道後批評的事,他一直耿耿於懷,他想考大學的目的很直白,就是為了談一場光明正大的高質量戀愛。

孩子給我打電話,說:爸爸,如果結束騎行,你會怎麼安排我?

我說:如果你想繼續騎行,爸爸還是支持你;如果你決定回來,爸爸張開雙臂歡迎你。

孩子接著說:我要回去上學。

電話這端我聽完就淚目了,八個月的改變,接納、理解、信任和支持孩子,終於等到了他為自己做出正確決定的這一天。

孩子回來的當晚,就急著和我說以後的計劃,我拒絕了,拿出了一瓶好酒,我們父子倆一通暢飲。

第二天,和孩子進行了一個深入的交談,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第三天,孩子考慮到回學校,學習進度肯定是跟不上的,於是提出了想要一對一的校外輔導。我走訪瞭解了之後,最終選定一家。並且按照孩子的要求,將高昂的學費現金取了出來,讓孩子自己去交給老師。

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家長爸爸自述教子故事,全在“信任”二字

孩子到了青春期,長大了,儘量讓他自己做決定。決定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允許他錯,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比起一帆風順,越挫越勇的孩子將來才更有力量。

用心陪伴,靜候花開

在孩子初中之前,我由於忙於事業,很少和他一起相處。小時候回老家,大了上學由他媽媽接送,作為父親,我甚至沒有陪孩子看過一場電影,踢過一次球。因為缺位的內疚,我會在金錢上給予孩子各種需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滿足。當然這很不好,通過學習我知道,孩子需要我的陪伴,其實遠勝過網遊,勝過物質的一切給予。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即便再忙,我每天都會抽時間陪孩子。當然,剛開始是我一廂情願,漸漸地,親子溝通建立之後,關係好了起來,我們都很享受相處的時間。

董進宇博士說,人一旦被賦予了責任,就會開始產生自律。孩子更是這樣。

如果我們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幫他們安排好一切,就永遠看不到他們獨自綻放的精彩。當你真正信任孩子,選擇放手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優秀。

如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家長爸爸自述教子故事,全在“信任”二字


關注@天天陪伴,每天為您分享家庭教育、校園資訊、學習方法、個人成長等相關內容,陪伴孩子,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