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齣戲張雲雷

從看到商細蕊在社交平臺咬手帕開始,大家很容易被他京劇名伶的扮相吸引。

《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商細蕊作為一名男性京戲花旦,為了發揚戲曲,他全身心地投入京劇表演當中,終成聲名鵲起的梨園名角兒。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劇中商老闆一出場,便是推了給梨園行會長祝壽的事。他跑去風月場所和姑娘們喝酒聊天,模仿著姑娘舉酒杯、搖扇子的動作,為新戲做準備。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神態變換自如,又俏又滑稽。調侃人家姑娘沒風情,商細蕊拿著扇子甩了那麼幾下,告訴老闆娘什麼才是美,舉止嫵媚的他,頗有一番“妝成每被秋娘妒”的風采。

看《鬢邊不是海棠紅》時,總有觀眾尤其是德雲女孩們看著劇中的“二爺”“二奶奶”,便不自覺地開始腦補張雲雷成“商細蕊”。並不是說劇中的尹正飾演的商細蕊不夠好,只是因為張雲雷與商細蕊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

他們都有驚豔的扮相。商細蕊唱了出《長生殿》,程鳳台被他的楊貴妃扮相深深吸引,之後二人秉燭夜談把酒言歡。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而張雲雷曾經在相聲《汾河灣》的表演中,到場邊摘了鮮花開始捯飭自己,鬢邊簪花搖著團扇,柔美動人。以至於後來他不再簪花,從而成了多少人的意難平。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在他們心裡“戲”比天大。商細蕊定製了件戲服,驗貨的時候拿著放大鏡去瞅發現有一處拉絲,便拒絕收貨,精益求精的背後是他心中對京戲表演的敬畏。而張雲雷對他的大褂是格外重視,他的大褂在衣櫃裡一字排開,他記得和每件大褂有關的故事,在他們的心裡上臺的行頭分量太重。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劇中的商細蕊負傷也得上臺繼續演出,觀眾買了票就得對觀眾負責。張雲雷受傷之後身披上百塊鋼板,聽著就覺得嚇人。結果沒多久便重返了舞臺,由於表演時間過長有次腳裡的鋼釘穿了出來,他不動聲色忍著痛也要將相聲說完。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他們是角兒,都尊重舞臺。劇中程鳳台想將戒指打賞給商細蕊,沒想到妹妹卻不小心用其砸到了商細蕊,無論臺下有人叫好還是有人拆臺,商細蕊依舊面不改色地在唱戲,用心到一定程度便成了痴迷。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曾經還沒大火的張雲雷,經常在演出中倒二出場。很多時候當輪到他和搭檔演出,觀眾已經所剩無幾了,但即使臺下只剩一個人也得演完。

他們的刻苦都是為了演出。有句老話說“家有三鬥糧,不進梨園行”,梨園行規矩嚴苛,商細蕊幼時學戲相必也是吃了不少苦頭,不然哪來後來名動天下的商老闆呢。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劇中有一段商細蕊小時候學戲捱打的片段,不由得讓人開始想象張雲雷小時候跟著郭老師學藝,一大清早被懟到牆角背灌口,錯一個字打一巴掌。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商細蕊為了有更精彩的演出特地去模仿女生的一舉一動,張雲雷倒倉回來後為了彌補之前落下的功課不捨晝夜的練習,這兩人身上真的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他們都與京劇有著不解之緣。商細蕊是京劇名伶又是個戲痴,致力於發揚戲曲藝術。看到他對京劇的痴迷,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將京劇《鎖麟囊》唱給更多年輕人聽的張雲雷。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雖然兩人術業有專攻,並且都在發揚戲曲的道路上遇到了一定的阻礙與挫折,但依然能夠看出來他們心中的那份堅持。商細蕊背後有程二爺護著,張雲雷身後有著“二奶奶們”的支持。

不少觀眾看著《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商細蕊,偶爾會出戲想起張雲雷,不僅因為二人身上的相似點,還有人開始期待起張雲雷的伶人扮相。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在舞臺劇中,張雲雷演過張筱春張老闆也演過大蓮姑娘的小六哥哥,只不過因為行當的不同而無緣得見。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怎麼那麼容易讓人出戏張雲雷

不得不說,尹正飾演的商細蕊這個角色很有感染力。若沒有他真情實感地出演,觀眾也很難將劇中人與張雲雷聯繫起來,更別提期待“張老闆”了。

【圖源網絡,如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