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韶華瘦,人心素已閒

青梅煮酒韶華瘦,人心素已閒

人的散淡或許是天性,也或許是後天的際遇,當有一日,不再去奢望光芒和榮耀,看花是花,看水是水,沿途的風景都是詩料,那份安靜才真正從屬於內心。

我愛風花雪月詩酒茶,亦愛市井的煙火和繁華,對於名利也不排斥,只是少了很多莫名的慾望,小半生已過,依舊是一個煮著一鍋清湯,守著一日三餐過歲月的平凡女子。

有人問我,你對於人生沒有規劃嗎?沒有成功的慾望嗎?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很啞然,亦不願去多做解釋。我對於淺薄卻又極為賣弄風情的人敬而遠之,總覺得那膨脹之感關乎內心,越是碩大,越是空。

又到了青梅煮酒的時節,每一次小雨後,獨自走在清新的空氣中,就會整理一些舊人舊事,尋常的風景對於我有著熟悉和不捨失散的味道,相思是薄薄的霧,隔著香氣,隔著恍惚,隔著漸漸變瘦的韶華,真美!

與友聚,她脫去了華麗的豔服,穿素色服飾,窩在角落裡低頭看書,臉上有了一種心閒氣定的神韻,眼神也如光陰一樣鬆散下來,內斂的靈魂竟是如此美好,有硬度,也有柔光。

王維說: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我亦願經歷世間繁瑣之後,還有餘情簡單從容的生活,在低眉之處,盡享清歡,這素心閒適,我能感受一分,便是一分的慈悲。

韶華漸已瘦,內心的格局卻寬了,做自己喜歡的事,與簡單的人事為伍,閒來讀書寫字,一寸一寸的過光陰,這不是虛度年華,只是將日子過得更加有趣而有質感。

喜愛文字,卻不會用文字去賺錢。我用文字織繡小半生的繁華和寂色,對著漫漫光陰編排著人間真意,這一針一線都是隆重,是似水流年的光芒,是人生的底色,這大概是我能留給自己的唯一。所以文字與我而言是私自的。

也練字,只為養心修性,原本是個脾氣急躁的人,在墨與紙的觸碰中,精氣神漸漸凝注於筆端,入境了,心便有了清涼意,不在意書寫的好與不好了,落筆從容,姿態端然,已足夠。

也愛看古人的字畫,最喜歡那種從作品中溢出的空靈感,如空谷幽蘭,如隱匿紅塵,滿紙的煙雲,卻滿含寂靜,我願穿越千年,做那舊日山河的一棵松,蒼茫而蒼綠,沉默著,深情著。

人生何須濃墨重彩呢?能不為塵世所累已是最大的福報,知足常樂,心安神安的意境是經過磨礪的心路修煉而來的,最好的生活不是驚天動地,鮮衣怒馬,只是將日子過成了自己,精神自由了,靈魂便妥帖了。

有時會孤獨,這種孤獨越是在熱鬧的時候越是強烈,但我知道,絕不能沒有了這種孤獨,有些東西就如一種潛伏,在靈魂中沉寂和生長,待花枝春滿時,心中日漸靜謐。

清晨被鳥鳴聲叫醒,開始新的一天,要潔淨,身體、傢俱、地板、玻璃、花草的葉片和水,都一一清潔,做完這些,廚房鍋裡的湯,香味已瀰漫。生活的原味是可以做自己的一日三餐,簡單而知足。

與友聊天談起“精神清明”,我詫異於她褪去青澀後的禪定,對於修行,她那般執迷,她說在某一刻她會看見另一個自己,那個被驚醒的靈魂,那時她會掙扎、會流淚;我讚歎她是個福報很厚的人,她對生命的感悟一次比一次清透,她的孤意又是那麼靈動和不著煙塵。

反觀我自己,卻並非是個天生有靈性的人,所以我會用一生去積攢和修煉那樣的福果,我看清自己仍舊是一粒堅硬的果,這種硬度滲入進骨頭,但我卻將鋒芒藏進心底。

我們經常會討論一些東西,雖然心路不同,卻總能遙遙吸引,殊途同歸,彼岸相見,這因緣太美妙了。

《金剛金》說,不取於相,不著於法,方能達彼岸。人世彌深,我們很容易便會被各種誘惑所迷,看透鏡花水月皆幻像,才能找到本心,而本心是素樸的,素樸才是真正的高貴,素樸亦是修行。

都說武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人生的最佳時期亦是如此。不要太過用力,也不要太多完美,在平實的每一天裡,看萬物歡喜。

人生到此時,每一天都平淡如水,每一段情誼都刻骨銘心,我不要那些深不可測的心機,我不要美麗的哀愁,我只想閒情安穩過餘生,而已!

青梅煮酒韶華瘦,人心素已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