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關注“城市浮沉”公眾號,精彩持續更新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2019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陸續公佈,國內31個省市區各歸其位,卻道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而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地緣相連、文化相近、共飲西江水的兩廣地區。

大家不妨先瞧瞧這個表格,裡面的信息量相當大。如果關注一下GDP增量這個數據,那麼2019年一季度廣東GDP同比增加2181.5億,位居國內第一!而廣西GDP同比減少了46億,國內倒數第一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帶*為預計數


GDP增量這個指標很重要,GDP未來的排位都看它,誰增量多,誰就能往前擠。

而兩廣地區出現了GDP增量兩個極端情況,著實令人驚訝。

01

兩廣,同是南方邊陲,歷來是親兄弟。秦代以降,這裡就同屬百越之地、嶺南道。到唐宋,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明朝設置兩廣總督。一直到近代,兩廣管轄範圍交錯糾纏,直到1965年,欽州、廉州(即今欽州、防城港、北海)從廣東劃入廣西。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兩地版圖才正式分開。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廣西區位,緊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

順道提一句,廣信就位於今天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封開一帶。這裡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源地,沒錯,不是廣州。

幾十年前兩廣的差距並不大。但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兩廣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東,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省份,國內第一經濟重鎮。而廣西,卻成了國內最沒有存在感的地區,各項經濟數據都毫不起眼,在我國沿海省份排名倒數第一。

02

一個既是南方地區,又是沿海地區,別人怎麼聽都覺得是個發達的地方。

可廣西就偏不是。有人開玩笑說,南方飛來了一個東北。

大家知道目前我國整體經濟勢頭是南方遠勝北方。而一季度廣西GDP名義增長率 -1.08%,藍瘦、香菇,前幾年遼寧、吉林才出現的現象來了南方了。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廣西公佈一季度GDP實際增速為6.4%。實際增速就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一般情況下主要考慮物價水平。

難道廣西通縮了?

經查確實好像有點。根據廣西一季度統計公報,全區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8%,就是說工業品價格降低了。不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卻同比上漲2.2%。這樣的情況下,PPI下降0.8%可以讓廣西一季度GDP增長率從-1.08%變為6.4%?本人表示看不懂統計數據。

但無論如何,廣西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增長乏力是大家的共識。尤其拿兩廣作比較時,那種落差更大。

03

為什麼這個南方沿海省份(自治區),擁有緊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的並不算差的區位,人口也有5000萬,但發展會如此不盡人意呢?

有人說廣西都是山地丘陵,適合發展的平原和臺地僅有27%。但是沿海的浙江平原和臺地才20.32%,福建平地更是不足20%。廣東雖然多一點,但也只是38%。如果以廣西23.7萬平方公里面積基數計算,廣西就更不吃虧了。

有人說廣西是少數民族集聚區,在受教育水平、勞動生產率等方面較弱,影響整體發展。其實這完全是民族狹隘思想,現階段各民族差距已經很少了。而且漢族人口占全區60%以上。反而自治區的特殊政策,比普通省份更優。

據說廣西高鐵里程還是全國第1,沒有國家政策支持,廣西那點財政收入能修這麼多高鐵?

有人說廣西受到80年代對越自衛反擊戰影響,錯失了發展機遇。這種情況也只是短暫的,後來的30多年廣西去哪裡了?很多地區不也是90年代南方談話後才開始發力的嗎?

04

總而言之,網上有流傳著各種原因。有些切中要害,有些卻牽強附會。這裡梳理一下觀點再加上一些個人的看法,簡要歸納幾點,更多深度原因還請各位補充。

第一,內部發展重心漂移不定。

廣西在選擇區域發展重點的時候沒有像廣東對珠三角、福建對廈漳泉、江浙對浙北蘇南那樣自始至終一心做強做大的決心。

廣西先是想柳州桂林能不能做大,畢竟是老工業基地啊,資源沒少往那裡投。沿海開放城市公佈後,又把重心放在了北海,希望乘著開放的年代、海權世界的年代裡分得一杯羹。無奈北海不成氣候,輾轉去扶持防城港,想扼住大西南通道。願望渺茫後,現在一心做大南寧以及扶持桂西。北部灣經濟圈升級為國家戰略後,又琢磨著重心在回到北海、防城港和欽州發展,不過這次南寧也是重點。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城市分佈情況

這並不是區域發展的良策。如此搖擺不定錯失很多發展機遇不說,更是不懂集聚擴散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律,造成了低水平均衡發展。看看各城市的GDP,除了南寧首府和柳州工業基地略高外,其它都差不多一個等級。

我們在批判某些地區兩極分化的時候,是否想一想哪個地區不是這樣走過來的?沒有經濟能差,就沒有流動性和活力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2018年各市GDP和人口情況

既然彼此都差不多,那就誰也不服誰。加上歷史遺留因素,廣西內部出現了離心。

桂東南大多說著粵語,拜廣州為大哥,一心想重回廣東的懷抱。桂中北拜桂林柳州為大哥,一心想重振桂林昔日省府榮光。桂西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只好拜南寧為大哥,卻也得到一些基礎設施的厚待。

因此,整體上廣西內部沒有形成發展合力,更沒有學習到集中資源辦大事的精髓。

第二,外部區域合作戰略失誤。

在經濟區域化、區域一體化的年代,只有合作才能發展和共贏。

廣西戰略選擇應該是抓住廣東這個發達的親兄弟。通過兩廣梯度的經濟勢能差,接受珠三角經濟輻射、產業轉移甚至技術支持、開放思想文化滲透。

現在看來,廣西卻有點把區域合作的戰略重心放在了大西南。

廣西有一種情懷,仗著自己是西部地區唯一有出海口的省份(自治區),一心想把大西南囊括在自己的腹地下。至少,進出口物流通道必須從廣西走

所以從前廣西通往廣東的一些路修著修著就車道變窄甚至成了斷頭路。而在桂西修了不少連黔接滇的好路。目的是顯然的,想倒逼大西南貨物從北海防城港走。

但是,這麼多年了,大西南乃至廣西部分貨物依然寧願拉到珠三角裝船也不去北部灣。為什麼?廣西出海通道被海南佔了有利位置,腹地量能不夠大,市場被珠三角擠壓。缺市場,航線少,效率服務不高,去珠三角可能兩三天就搞定的事難道要在這裡等上一個星期才有的航班?而且還要空載回來?

2018年北部灣港(包括北海港、欽州港和防城港港三個加總)集裝箱吞吐量才288萬TEU,僅是東部沿海大港的零頭。

在連通大西南的同時,廣西不但一心想做西南的帶頭大哥(主要指雲貴滇),也把主意打到了東盟的頭上。這種擴大開放合作的做法並沒有錯,但要看發展背景與基礎條件,是高水平的合作還是低水平的合作,所帶來的效益是不是最大化。

根據區域發展規律,一般發達地區輸出經濟輻射,提供產業轉移和技術支持,先富帶動後富。

但是我們看看東盟地緣。經濟較為發達的馬來半島距離廣東海南更近,廣西難以染指。與廣西陸路連通的中南半島呢,都是什麼國家?我們看看下錶,除了泰國GDP和人均比廣西略高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都不及廣西,廣西經濟上能得到什麼?人家還盼你廣西能夠輻射到他們呢。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廣西區域合作的戰略或許讓廣西在大西南或東盟直起了腰,但是對本身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也是,在廣東光環的高壓下,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挽回一點點自信。

第三,失去工業化及民營經濟發展時機。

前面講到內部發展重點漂移不定,實際上也影響了工業化進程。中國發達省份都是從工業化初級階段一步步走上來的。廣西的工業化之路卻頗為曲折。

本來柳州有不錯的工業基礎,早期柳鋼、柳工、柳化、五菱等都比較出名。但是一直得不到重視,甚至有人說為了發展南寧,打壓了其他地區工業發展。桂林好像只剩旅遊拿得出手,其他行業發展均不如意。插一句,真人真事,柳州螺螄粉和桂林米粉居然成了身邊某些人知道有這兩座城市的名片。喜耶?悲耶?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柳州螺螄粉

1984年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現在哪個不是發展得好好的。而廣西唯一入選北海卻把一手好牌打爛,早期不搞工業化卻大搞房地產。93年房地產泡沫破滅,拖垮了城市經濟,現在還滿大街的爛尾樓。

廣西為此失去了不少發展時光,按錢納裡理論,還仍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反而是一些非正規經濟大行其道,比如C銷。

還有,廣西后來喜歡搞大項目,大港口、大石化、大鋼鐵、大核電。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卻得不到重視。本來廣西東部地區桂林、梧州、玉林等有非常好的民營經濟基礎,卻一直處於放任狀態。比如梧州新華品電池、桂林洗衣粉、雙馬牌電扇等早期知名品牌,現在幾乎銷聲匿跡了。

民營經濟才是社會就業的主力。廣東、福建、浙江民營經濟發達,百姓才會留下來做點生意,不用跑到外地打工。而廣西每年有多少人口奔赴廣東打工,又有多少人一去不復返?

兩廣地區,一季度經濟的兩個極端 廣西發展因何受阻?

摩托車返鄉大軍,粵桂交界

民營經濟活不起來、就業機會缺失,加上當前虛高的房價和過低的收入水平,廣西每年在為人才流失付出沉重代價。

第四,最為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封閉,缺乏創新精神

與廣東務實開放的精神不同,廣西社會上的思想文化還相對比較封閉。一種小地方安樂思想,不會主動去創新。

視野不夠開闊,滿足於與西部落後地區抱團取暖。區內桂柳文化、粵客文化和壯文化三種文化獨立性強甚至有點相互排斥。社會講求裙帶關係,各種辦事效率不高。

高等教育落後,僅有1所211大學,無法培養大量思想開放的創新性人才。

思想文化影響和控制人的行為方式。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骨子裡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如果一個地區觀念陳舊,離心鬥爭,喜歡C銷搞快錢,又吸引和培養不到創新人才。那麼,這個地區本質上就不是一個企業家精神的樂土,不是一個活力經濟的家園。

因此,解放思想,這是廣西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精髓。希望廣西以後會越來越好。

-End-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城市浮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