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疫情這面鏡子,看英超到底有多窮?

該不該“臨時解僱職員”去薅政府的紓困金,又能不能和球員達成協議實現大幅減薪?在節流省錢問題上,英超最近爭議很大。有人痛批有錢老闆無良,也有人辯解球員想把錢用在實處。總結下來,人們認為,有錢的英超該有更多擔當。

道義上,這沒有什麼錯。疫情中幾乎所有行業都損失慘重,那麼本來收入驚人、資本雄厚的英超,多“犧牲”一些也在情理之中。正因為如此“,若賽季不能恢復,英超可能總計損失高達11.37億英鎊”的估算對很多人來說恐怕就只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數字儘管很大,但未必能讓旁觀者察覺到英超真正的困境。事實是,當處在風口的時候,豬也能飛起來,而當潮水褪去,支出過度又嚴重依賴轉播收入的英超俱樂部們,很快就會被發現有人在裸泳。

透過疫情這面鏡子,看英超到底有多窮?

6強和14弱的世界

在球員抵制俱樂部減少或延發30%年薪決定的理由中,有一條比較重要的觀點是球員收入狀況千差萬別。對年薪百萬、事業有成的名將而言,年收入銳減三成可能會心疼,但多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不大。而如果是那些剛掙到一點錢開始養家餬口供房子的年輕球員,停薪恐怕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的生計。

但不只是球員,英超俱樂部之間的個體差異同樣大到有“富得流油”與“勉強餬口”。就此英國《鏡報》名記約翰·克羅斯最近也曾撰文一篇,題為《不是所有英超俱樂部都非常富有:伯恩茅斯的未來或依賴球員減薪》。而他舉出的還不是唯一的孤例,至少伯恩利俱樂部也早已公開表態:雖然他們仍會向普通職員支付工資,不像紐卡斯爾等隊那樣實施“臨時解僱”政策,但勉強維持也堅持不了幾個月;如果賽季無法恢復,整個俱樂部或許就會在8月份因5000萬到1億英鎊的財政缺口而崩潰。

在普通人的認知裡,英超都是極為有錢的,怎麼會有這種貧困戶呢?不妨先來看看他們具體的營業額數字。目前除了紐卡斯爾和水晶宮以外,現有英超20傢俱樂部都已公佈了2018-19賽季的財政數據。而以此計算,英超各隊在上賽季的總收入(紐卡、水晶宮以2017-18賽季數據為準)超過了49億英鎊,但其中“六強”就佔去了30億,約為總額的61%。

真正有錢的終究是少部分,而下層球隊和“六強”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比如西漢姆, 他們的年收入雖排在英超第7, 但1.9億英鎊的數據僅是榜首曼聯6.01億的不到1/3而已。“六強”中最差的阿森納也有3.67億的年收入,是前面提到的“窮人”伯恩茅斯(1.31億)的2.8倍以上。當然,僅從絕對數字來看,1.31億似乎足夠龐大,是不少歐洲知名球隊都不一定能達到的。但問題在於,英超下層球隊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非常單一。如果刨去佔總收入88%的轉播分成,伯恩茅斯的賺錢能力就會變得完全不值得一提。

透過疫情這面鏡子,看英超到底有多窮?

英超“六強”

六強之外,英超各俱樂部的轉播收入都佔到了其總收入的六成以上,大部分還是七八成。這也就是英超會傳出“集中隔離空場踢完計劃”的原因——大部分球隊都離不開這筆錢。而傳聞中若本賽季無法足量踢完,各轉播商將向英超提出總計7.62億英鎊的索賠。分攤到20支球隊,那也是大俱樂部心疼、小球會有可能根本拿不出的賠償金。

賺得多,透支也多

或許也有人會覺得,暫時沒了大筆收入的英超球隊至少有過去多年賺大錢的底子在,足夠支撐。但這也是一種誤解。根據一家名為“Vysyble”的英國金融分析公司的研究,英超目前大部分俱樂部的財政狀況其實都非常危險,普遍存在寅吃卯糧的情況,且無任何應對惡劣經濟事件的“緊急備用計劃”。

首先第一點,英超不少球隊每年賺的錢其實基本都在 “日常工作”中消耗掉了,也就是作為工資發給了球員。以伯恩茅斯為例,他們在2018-19賽季的總薪金數額佔去了俱樂部年收入的85%,這就約等於大把的轉播分成都直接變成了球員的財富,實際上並沒有讓俱樂部的賬戶更加充盈。而這種“賺多少就花多少”套路,卻又是在英超中生存下來的必要條件之一。沒有更高的酬勞招攬並穩住足夠有水平的球員,他們很可能就會降入收入遠遠不及英超的英冠。

在英超,當然也有控制“薪金/總收入”比例很成功的球隊, 熱刺上賽季的這一數據就僅為39%。但眾所周知,列維主席的“精於算計”已經讓他在最近受到了不少抨擊,英超也不是所有經營者都有這位省錢能手的手段—其餘19支球隊的數據都在50%以上,工資支出佔總收入八成以上的就有3隊,七成以上八成以下的也有4隊。

透過疫情這面鏡子,看英超到底有多窮?

托特納姆熱刺俱樂部主席丹尼爾·列維

再看看本賽季的三支升班馬,謝菲聯、維拉和諾維奇,他們在2018-19賽季的工資支出甚至遠遠高出了年收入,其中最高的謝菲聯甚至達到了年總收入的195%。但這並不是因為“刀鋒”為了衝超成功而燒了多餘的錢,而是他們升級後付出了很多獎金。這是合乎邏輯的行為,既然升入英超之後預期肯定要大賺一筆,那預先多花一點自然也沒有問題。

說到“預期”,英超似乎從來沒有做過“最壞的打算”,總是看到“美好的明天”,所以預支起錢來也毫不手軟 。根據2018-19賽季的財報,英超有12支球隊出現了赤字,其中切爾西和埃弗頓的虧損數字還尤為驚人,雙雙超過了1億英鎊。但至少在今年1月財報剛剛公佈之時,兩傢俱樂部都並未表現出慌張。藍軍在展望重回歐冠會帶來足量收益,而埃弗頓好像也認為,新合同和新投資很快就能讓財政狀況恢復正常。

十年虧27億

根據Vysyble公司的研究,英超俱樂部的年度盈虧狀況往往會隨著轉播合同的年限發生變化。在三年轉播合同的最後一年,通常會有更多俱樂部出現虧損,然而等到新合同一執行,這些球隊又會很快扭虧為盈。其中原因, 顯然是價值高於原有合同的新轉播合作一經確認, 俱樂部就有了先燒錢壯大球隊的底氣。在當今這個通貨膨脹嚴重的足球世界裡“,先下手為強”的理念早已深入身心。

然而預先花掉“預料之中的收入”,並不代表俱樂部會像預想的那樣做強做大,無論在競技還是經濟的層面。就此Vysyble公司也對英超的“經濟利潤”進行了研究,即經濟學上的概念: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計算期末淨資產與期初淨資產相減以後的差額。然後他們發現,英超自2009年以來到2018-19賽季結束,總共只有5傢俱樂部的經濟利潤是正值,而整個聯賽的“經濟損失”則高達27.4億英鎊。

換句話來說,英超自身創造財富的能力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從一個較長的階段來看,它實際上也很依賴外來新資金的注入。新資金可以抹平過去的虧損,讓球隊堅持到賺更多錢的機會到來,接著再燒錢虧出去更多,再等更賺錢的好時代,以此循環。然而現在,好的預期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令足球停擺、令全世界經濟遭沉重打擊的新冠疫情,英超的這一套老把戲還能不能玩下去真是個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