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江衛視《同一堂課》

第二季第三期古城區大研中心小學

嘉賓:

阿來:作家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巜塵埃落定》巜空山》等

知識點:(主題“水”)

一.雲南省為納西族主要分佈省份,絕大部分納西族居住在麗江市。

二.納西語,納西族自己本民族的語言,其語系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中一種獨立的分支語言。

三.東巴文是居於西藏東部及雲南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

四.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五.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四十年足跡遍及今二十一省、市、自治區,撰寫了兩百六十萬字的遊記,其中巜徐霞客遊記》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六.麗江三眼井利用地下噴湧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勢高差修成三級水譚。

(1).上眼池:泉水源頭,清測潔淨,為飲用之水。

(2).中眼池:水質潔靜,為洗菜,洗涮炊具之用。

(3).下眼池:漂洗衣物專用。

三眼井體現著麗江人與自然的和諧之處。

三眼井也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信任。

七.東巴,意譯為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

八.東巴紙採用納西族地區特有的高山野生稀有植物麗江蕘花製作。

九.手道麗江民間手工藝術館和秀昌、東巴造紙傳承人

東巴紙的製作流程:

(1).東巴造紙工藝流程:木碓春料。

(2).東巴造紙工藝流程:攪拌。

(3).東巴造紙工藝流程:竹筒打槳。

十.敬惜字紙:

古人認為應對寫有文字的紙張表示尊敬和愛惜,是中國古代文化傳承中的一種良好美德,代表著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

十一.雲南柳,分佈於中國雲南、廣西、貴州和四川。生長於海撥1800—2500米之間的路旁、河邊、林緣等溼潤處。

十二.高山栲,殼三科錐屬植物,產自四川西南部、雲南、貴州西南部,具有藥用價值。

十三.君遷子,杮樹科,原產於亞洲西部,我國南北均有栽培。

十四.金邊吊蘭隸屬於天門、冬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主產於北半球溫帶與寒帶。

十五.

(1).觀察第一步:看

(2).觀察第二步:聞

(3).觀察第三步:嘗

(4).觀察第四步:聽

(5).觀察第五步:觸

十六.闊葉樹一般指雙子葉植物類的樹木,具有扁平、較寬闊葉片,葉脈成網。

十七.針葉樹一般指樹葉為針形、條形或鱗形的樹,多為常綠樹。

十八.針葉林和闊葉林的形成和溫度密切相關。在高山地區裡,針葉林主要分佈於氣候寒冷的高海撥地區,闊葉林則廣泛分佈在氣侯溫度的低海撥地區。

十九.陸巍巍:畢業於北京大學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本的區別是種子有無果皮包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