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本文为鼎藏古泉特约撰稿人(镜心泉)老师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我们


关于母钱法(或称母钱翻砂法)铸钱究竟起自何时,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看法,但隋唐以后已绝少有钱范出土是事实。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母钱法诞生的时间不应早于南朝,而隋代之后进入母钱法时代也当是可信的。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国内现存最早的“母钱”实物,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乾元重宝钱

文献中关于母钱法的记录最早见于宋代,《宋会要辑稿·刑法》载(永丰监):“翻铸御笔大观通宝小平钱,字精细,系背赤仄”。《宋史·食货志》载:“大观元年,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专用鼓铸”。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描写薪春铁钱监时载:“其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漠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文中的“翻铸”、“母钱”、“沙模”无疑都是母钱翻砂铸钱工艺的专用术语,只是记载得过于简略,难窥其全貌。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带有拨沙痕迹与背面错位的太和五铢钱,这是翻砂铸钱的特征之一

将叠铸和翻砂两种工艺解剖开来分析,我们不难发觉,母钱翻砂法实质上是从叠铸工艺引申出来的。至于,对母钱法的工艺过程的最早记录的首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虽然还不够具体,但已经把母钱翻砂铸钱的大致工艺过程勾画出来。在其“冶铸”篇中专辟铸钱一章,其对铸钱工艺的描述如下:“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有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人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人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天工开物》中翻砂铸钱图

母钱翻砂法铸钱的优点是用母钱替代了母范,省去了制母范的工序;用砂型替代子泥范,省去了大量子范的翻制,且砂型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铸钱生产的效率。这是传统铸造技术发展、提高的结果,也是铸钱业进步的方向。客观地说,到唐宋时期,也只有采用母钱翻砂法工艺才能满足庞大的货币铸造量的需要。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清代母钱,钱穿未经打磨是其特征之一,俗称“金口未开”


然而,母钱翻砂法仍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一,很难使铸币在成色和重量方面保持准确、一致;其二,只能铸以简单的文字和图案;其三,铸后的加工处理也较繁琐。因此,到了近代,当社会对铸币有了更高的要求后,人们便自然选择了西来的铸钱方式——机器打压制造,这也是铸钱行业跟上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价值连城的母钱为什么这么贵?看一看钱币铸造——母钱法你就懂了

现代机器打压铸币使用的刚模与成品银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