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房產交易過程複雜,尤其是二手房交易,涉及買賣雙方稅費種類繁多,個人所得稅、契稅、增值稅等,算法視情況而有所不同,對於很多小白來說,根本是傻傻分不清楚。

近日,針對某類房產是否徵收個人所得稅再一次明確。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這類人,免繳個人所得稅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是符合以下情形的,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三)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贈與行為或不會大面積爆發

雖然對房產贈與子女、子女繼承房產免徵個稅,但這不一定是將家庭房產留給子女最省錢的方式,還得視情況綜合考慮。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哪種方式最省錢?繼承!

對於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徵收契稅。”即由受領人按照3%的比例繳納。

買賣則需要根據上海房地產交易契稅標準,買房需繳納1%-3%左右的契稅,另外根據個人和房屋情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以及增值稅等。

如果是直系繼承的話,契稅、增值稅及其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是免徵的,只需要支付約(40元/平米×產權證面積)公證費即可,如果事情到此為止,繼承者選擇長期自住,繼承方式明顯以最低稅額繳納獲勝!

如果父母在身體健康時就想把房產給到子女,如果子女選擇長期自住,那麼

贈與的方式會比較省錢。即使如此,贈與不能避免契稅,所以在此人們會更加理性,這也是筆者認為不會全面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哪種方式所得,今後變現成本最低?

贈與、繼承所得的房屋在出售時的稅種和繳稅計算方式可以參考普通房屋,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計算方式有所差別,比如個人所得稅。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 滿五唯一

滿五唯一的情況下,贈與、繼承來的房屋和普通案子交易時的稅費幾乎是相同的,個稅都是免徵的。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 非滿五唯一

受贈或繼承的房屋選擇再次出售時,如果不滿足滿五唯一,只能選擇一種計算方式,大約是利潤的20%徵收個人所得稅。

普通房屋可以選擇利潤20%(總價-增值稅)×1%或2%,根據戶型面積來定是1%還是2%。我們分兩種情況來看:

1、房價沒有漲

如果滿五唯一,房子在不漲價的情況下,三種獲得方式的房屋再出售時,稅額上基本相同。

2、房價漲了

舉個例子,如果之前接盤時房子的價格是80萬,現在房價是100萬。計算三種所得方式的個稅:

(注:只計算主要成本,僅供參考,以實際稅費為準)

贈與和繼承:(100-80)*20%=4萬

買賣:

選擇一(100-80)*20%=4萬

選擇二 (100-5)*1%=0.95萬

在此買賣所獲得的房子,靈活性就有所體現了,選擇第二種計稅方式,可以省去近3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地方限購,還有選擇空間嗎?

目前全國的一、二線城市都有購房限制,簡稱限購。其中上海的限購政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單身非滬籍人士不可以在上海買房。有錢買不到愛情、買不到親情,當然限購城市的房子,也不是想買就能買的。

上海政策一直處於“嚴守”的狀態,2016年“325新政”要求非滬戶籍5年社保,非普通住宅首付7成,11月28日,推出“認房又認貸”的限購政策。

在此背景下,父母房子通過何種方式給到子女,不得不考慮限購,如果子女沒有“購房資格”了,去談選擇何種方式只是一廂情願。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過早用掉“首套”,或影響子女未來置業?

過早的贈與或者通過買賣的方式把房子過戶到子女名下,在如今的信貸政策下,給子女未來置業可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


最新!房產的傳承,哪種方式最省錢省事兒?


從置業層面理解,越低的首付,意味著可以撬動更高品質的房子,對於購房者來說選擇就變得更多。

從金融角度來看,貸款的額度通常是根據自身情況撬動合適的槓桿,月供以家庭總收入的一定佔比進行規劃,必定是在承受範圍之內的。還貸前期的壓力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從過去10多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大概都在8%左右來看,壓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小,十幾年前那部分貸款買房的人,大部分月供兩三千元,和現在的收入相比,一切都顯得雲淡風輕。此外,貸款年限越長,從抵禦通脹角度來看也就越划算。

結語:一直以來,房屋贈與和繼承都是不需要交個稅的,此次公告,只是追求徵稅的嚴謹性,優化定義進一步明確,如果一知半解,盲目贈與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深度瞭解後,相信您一定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