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日前,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市信息中心共同承擔的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順利通過驗收。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課題組在對上海市水環境管理現狀和業務需求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和先進的數學模型模擬理念,搭建了以物聯網、移動互聯、數據集成、GIS技術為基礎支撐的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和決策支持系統平臺,初步實現了水環境信息的全面聯網、集成共享、監測預警以及水環境質量的科學評價、汙染溯源、預測預警、治理措施方案決策和重大工程環境效益評估。

會上,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總體彙報,對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研究填補了本市基於Web-GIS的集成水環境數據管理、模擬、決策和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決策系統空白,為本市水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決策、水環境質量的動態預警以及水汙染防治工程實施效果的生態環境效益評估提供了綜合、高效、直觀的技術支持。專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並認為研究成果有助於提升上海水環境綜合管理效率和科學決策能力,可為進一步推動全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起到示範支撐作用。


成果亮點

① 構建基於Web-GIS動態數據庫管理核心、以水環境數學模型為支撐的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

項目以數值模擬技術為核心,基於功能模塊化開發、數值模型方案化管理、外部數據交互接口開發框架,開發了集成度較高的基於網絡空間數據庫管理形式的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並在蘇州河國考斷面達標治理和水環境整治決策工作中開展了應用示範,為流域水質提升和決策支持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基於Web-GIS動態數據庫管理核心的

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


② 構建集成“水源安全、省界預警、市區兩級評估、功能區監控”的水環境預警監測評估體系


課題組對各類相關的技術規範和方法體系進行了全面研究,並基於大數據的快速挖掘和應用技術,以“水源安全、省界預警、全市質量、區縣評估”等為目標,構建了全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體系和可視化信息管理平臺,並在太浦河水源地和蘇州河干流開展了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體系應用示範,為相關部門能夠及時瞭解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應對突發情況提供了科技支撐,有利於提升水環境管理能力。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全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體系構建


③ 構建基於多目標多層次評估架構的水環境考核評估和信息發佈平臺


目整合國家“水十條”、上海“水十條”、河長制、水功能區等多種環境考核評估體系,構建了基於網絡地理信息技術及動態數據庫的水環境多目標考核評估系統,將水環境質量動態考核和量化評估信息在PC端和手機APP端集成展示,形成有上海特色的將河長制實施情況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考核相結合的業務化系統平臺,可實現對本市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任務開展情況的全過程、規範化跟蹤管理以及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情況的動態量化評估與考核。項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上海市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體系和決策支持平臺研究與示範

水環境考核評估與信息發佈信息平臺


排版:西貝

校對:黎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