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北方紅旗渠是河南省安陽市林縣的人工修建的灌渠,因新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紀錄片《紅旗渠》。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上了一定年紀的朋友都記得紅旗渠那偉大而不平凡的工程,其實這種工程,在那種改天換地的朝時代,不僅北方有,南方也有。那就是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的灌江水利工程!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有人把這渠道稱為全州人的紅旗渠,也有人說廣西絕無僅有,還有人說,南方也只有這一處。讓我暫且也把它稱為南方人的紅旗渠吧。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有人統計,至少有24位民工為了建設造福後代子孫的這個偉大工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致傷致殘的人就沒有人統計了,而對於他們的付出,社會對這些傷殘人員似乎沒有什麼關照。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而對於那些為社會主義建設獻出寶貴生命的人,也不見為他們申報為革命烈士。而這些獻出生命的人,許多人自己的地方又受不到益處。聽人們說起來,會有無限的感慨!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為了記住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有人要建一座紀念館,那就是全州鎮鄧家埠村唐以金正在做的事,這件事,與灌江水利工程一樣偉大!希望大家支持一下這位全州偉大的老人!

灌江水利工程樞紐位於全州縣兩河鎮白水村上游500米處,引水流量25立方米每秒。渠道總長90公里,可灌農田4.28萬畝。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白水村當地稱渠道的源頭為壩首。


現在,有些人將灌江與灌陽河混在了一起,我也弄糊塗了。再後來,聽不少有識之士的指點,才慢慢醒悟過來。據說,全州鎮水南村與繞山村的大橋取名為灌江大橋,也可能源於這種混淆。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白水大壩洩水渠道

據瞭解,從灌陽縣流來的河,向來叫灌陽河,不少地方族譜也有這種記載。全州在白水上游截流灌陽河,形成的河,稱為灌江,其渠道,稱灌江渠道。民間有諺語道,灌江灌江,彎彎長長,頭在白水,尾在湖南!就是指這條人工造成的河流。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最初灌江渠道漏水少,灌江之尾水到達廟頭,能到達湖南。


灌江名聲,其攔河壩一直是我想看一看的地方,直到近年才去了兩次,但只看到河上游的水面,沒有到壩上一走目睹其風采。直到最近一次經過大壩上游的水面旁邊時,朋友也想走近瞧一瞧,便徒步折回來看,豈料繞了一個大彎,走了很長一段路。早知如此,就開車回來看了!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水壩上的房子寫有:破私立公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走近大壩,只見水浪翻滾,果然壯觀!落差形成瀑布,水霧濛濛!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灌江源頭從這裡起步,奔向北方!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在這裡,很容易讓人想起蘇軾 (宋)《念奴嬌·赤壁懷》裡面的詞:“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大壩的巨石,有些便是夾石(甲石)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有些青石則來自古墓石

南方人的“紅旗渠”,一個偉大的工程,廣西全州縣灌江源頭風光!

灌陽河河水從這裡流入灌江

​這是廣西全州的一個偉大的工程,也是一道人造的自然景觀,有時間來這裡看看,令人感慨!


蔣廷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