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 國際市場大米價格飆升至7年來最高水平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國際市場的大米和小麥等主糧價格上漲,其中大米的價格已經達到7年來的最高水平。儘管總體供應充足,但這種狀況正促使各國政府加大庫存。但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表示,中國擁有足夠的糧食儲備,目前不必擔心出現糧食短缺。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4月8日報道,由於疫情暴發,糧食進口商急於存貨,出口商限制運輸,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已經達到7年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的數據,從3月25日至4月1日,破碎率為5%的白米價格上漲了12%。另路透社的數據,目前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達到了2013年4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

CNBC指出,大米價格上漲是由於主要出口國印度、越南出口中斷供應後,市場對泰國大米的需求預期有所上升。在3月的價格峰值之前,由於泰國的旱情及亞洲、非洲進口商的強勁需求,大米價格已於2019年末開始上漲。泰國是僅次於印度和越南的第三大大米出口國。

此外,小麥的價格近期也有所上漲。

據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數據,自3月下旬起小麥價格上漲了約15%,這是由於消費者的恐慌性購買以及市場對一些國家禁售農作物的擔憂。

3月24日,越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3月28日之前禁止簽署任何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幾天後,東南亞另一大稻米出口國柬埔寨也做出了相似決定。首相洪森3月30日宣佈柬埔寨從4月5日起暫停出口白米和稻穀,但允許出口香米。

與越南和柬埔寨一樣,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農產品出口大國都陸續做出了收緊出口的相關決定。

對於各國的限糧出口浪潮,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研究員拉博德?戴維(Laborde David)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除了越南之外,其他國家的出口限制政策仍然有限,因此現階段還無須擔心糧食危機問題。

不過,戴維也強調,政府的一些決策會加劇民眾恐慌和市場不穩定,這種衝擊會更大。另一方面,各國政府應對疫情做出的封鎖決策,還會影響糧食運輸物流。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現在停止(糧食)生產,中國也沒有理由擔心立即出現短缺。”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市場、貿易和機構總監,前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發展經濟部門主任羅布·沃斯(Rob Vos)在書面採訪中回應澎湃新聞道。“據我們瞭解,中國似乎擁有10至13個月的小麥和大米儲備——按照通常標準,這被認為是相當大的規模。”

4月2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