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前言

中國電影市場起飛,曾經的華語電影主流類型——武俠片,卻是陣亡狀態。

電影市場一片火熱的今天,國產電影從動作片到喜劇片,再到《我不是藥神》的現實題材影片,都紛紛出過爆款,票房成績喜人,唯獨缺席武俠片。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如果說武俠電影的核心在於對“武”“俠”與“江湖”三個概念的詮釋,那麼30年前,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皆始於兩代導演新舊交替的《笑傲江湖》。

胡金銓將武俠片帶入藝術考量

60、70年代,武俠曾是香港電影的主流類型,胡金銓、張徹、楚原等導演,用各自對武俠和功夫的理解,把武俠轉化為影像。

張徹的電影更強調“武”,因此會較偏向功夫片,在本文中先按下不表。

楚原專注拍古龍的武俠,古龍的俠義觀更偏向人物的個體情感,模糊時代背景映照,自成一格。

北平出生成長的胡金銓家學淵博,是在傳統書畫、戲曲、古文的教育下成長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造詣。

相比張徹和楚原為邵氏拍的商業向武俠片,他對電影這個媒介,有更多的藝術追求和個人表達,因此他早早便離開邵氏,從開始就是拍自己的原創武俠電影。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60年代末70年代初,胡金銓的《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等片不止商業上取得成功,在藝術上也獲得認可。

在那個年代,胡金銓的武俠片有別於其他製作粗糙的同類型的電影,被稱為新派武俠,這源於他將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融入電影,把電影作為藝術表達的媒介,你能在胡金銓的武俠片中,看到傳統文化中所謂的“氣韻”。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關於“江湖”的概念,在他的武俠片中會有放之於歷史的解讀,正統的歷史是朝廷更迭的歷史,而“江湖”正代表著正史中朝廷之下的世界,與朝廷交集,甚至與朝廷對立,因此他的電影中非常喜歡明朝,故事裡的俠客們總是捲入朝廷的黨派鬥爭。

對於“俠”的表現,會強調俠客與江湖的關係,影片中經常會有節奏緩慢的俠客行走戲,通過風景中行走的遠景畫面表現,人物的渺小與環境的巨大,是向傳統山水畫的借鑑,給觀眾提供一種,俠客之於江湖不再重要的宏觀視角。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對於“武”的表現,則脫胎於京劇的舞臺動作,通過剪輯表現出的輕功武打戲,相信對後來的徐克有深遠的影響。

徐克時代的新派武俠

80年代,一批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導演返港,從電視臺開始入行。

而這個時期新一代的觀眾也在東西方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他們的電影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

徐克和其他新浪潮導演不同之處在於,他喜歡中國歷史、傳統文化,也深諳日本漫畫和好萊塢電影。

因此他的古裝片雖然幾乎都是翻拍自上一代導演的經典(《倩女幽魂》、《黃飛鴻》、《龍門客棧》等片都70年代的版本),但卻不像上一代導演考究式的還原傳統文化,而是融合多元文化後,形成化繁為簡的個人風格。

例如《倩女幽魂》,李翰祥的版本人物服裝儘量遵循還原歷史背景,而徐克的版本卻是模糊時代背景,把服裝做到最簡,只保留古裝的底韻,不考究時代的細節。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來到武俠片的製作做上,“江湖”的概念,在徐克的解讀上是充滿“人吃人”荒誕感的混沌亂世。

“俠”的表現則注重個人際遇與內心變化。

“武”的部分更多借鑑漫畫的表現形式,威亞技術的使用更加肆無忌憚的擺脫地心引力,飄逸和瀟灑變成武戲的重點,令狐沖耍劍時,還要很中二的喊出招式名稱,這在上一代導演看來應該都是無法認同的,但卻非常受新一代觀眾的喜愛。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在新舊交替中誕生

如今談起這部電影,大家更多的印象,是許冠傑版瀟灑不拘的令狐沖,以及黃沾和徐克共同創作的《滄海一聲笑》為江湖故事添上的神來之筆。

但幕後胡金銓與徐克新舊兩代導演的交棒,成就了這部電影傳統與創新融合的同時,也凸顯了兩代導演不同審美之間的擰巴。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胡金銓和徐克

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受上一代導演影響的徐克,已經有包括《倩女幽魂》在內的多部成功商業片,胡金銓作為徐克的武俠片導師和偶像,作為監製的徐克,請胡金銓做導演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原著中的調性,與胡金銓之前的武俠電影不謀而合。

在當時看來,徐克是受西方電影教育的新浪潮導演,並深諳年輕一代喜歡的日本漫畫等流行文化,胡金銓則是傳統文化造詣深厚的武俠電影大師,新舊兩代導演的合作,看似將創造一部一加一大於二的劃時代武俠鉅製,但現實的情況,確不如理想中愉快。

從《笑傲江湖》最後的成片中可以看到,這幾乎是一部徐克電影,胡金銓的部分則僅剩開場的寥寥的幾個鏡頭——開場老太監繡花及錦衣衛行走在山間,之後便是節奏飛快的劇情推進。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總導演雖掛名胡金銓,但後面卻是徐克、程小東等新一代的導演做實際執行,甚至由於創作上的分歧,胡金銓主導的部分被推翻重來,讓本片明顯有拼湊的潦草感。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導致這個結果原因,我想更多的是投資方從市場角度的考量。

從普通觀眾的觀影感受來說,徐克為武俠片帶來的新元素,無疑有更多的視覺刺激,和更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即便胡金銓式的武俠片有一種中國文化特有的詩意,但看好萊塢電影和日本漫畫的新一代觀眾,已經很難再適應慢節奏的武俠片。

《笑傲江湖》在新舊兩代導演的拉扯下,終究是讓徐克開啟了一個武俠的新時代,但在武俠片兩種走向上的糾結,也是武俠片陣亡現狀的重要原因。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徐克迴歸傳統武俠的《七劍》失敗收場

《笑傲江湖》之後徐克和程小東的兩部續集,受市場認可的同時,也為整個90年代的武俠片定了一個基調,90年代香港電影武俠片高產且佳作不斷,但總體風格仍然逃不出徐克主導的《笑傲江湖》系列。

2000年後徐克迴歸製作武俠片《七劍》,以往偏向嘗試新技術的徐克,這次選擇迴歸傳統武俠,《笑傲江湖》系列合作的武指程小東,也換成了劉家良,這些改變的結果是《七劍》的風格在往回找,試圖回到胡金銓武俠片的平實。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因此在《七劍》中可以看到作為“俠”的人物形象,被儘量寫實的塑造,捨棄了以往徐克電影中簡約的飄逸。

《七劍》的武指劉家良,當年在拍《黃飛鴻》時,因為與徐克意見分歧而被更換,就是因為作為現實中黃飛鴻傳人的劉家良,認為“佛山無影腳”這樣飛來飛去雙腳離地的功夫,不符合真實的黃飛鴻,這次卻被徐克請回執導《七劍》,“武”的部分也迴歸傳統的平實。

但《七劍》的結果卻是,製作四年分上下兩集的鴻篇鉅製,遭遇了巨大的失敗,不但票房不及預期,觀眾也對這種迴歸的風格不認可,直到今天《七劍》的豆瓣評分仍然只有5.9分。

陣亡而沒有消亡的武俠片,未來將走向何處?

在《笑傲江湖》之後奠定的武俠風格上,已經創造了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要讓觀眾看得過癮,又要找回胡金銓時代的武俠氣韻,實在非常難以創新!

印象中從2016年爾東昇導演的《三少爺的劍》,票房口碑皆慘敗後,大銀幕上再看不到武俠片的蹤影。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兩部《繡春刀》雖然精彩,但整體上是在真實歷史空隙中的再創作,更像是古裝功夫懸疑片,主角作為朝廷的公務員沒有“俠”的身份,故事也是朝廷權力鬥爭,“江湖”雖有表現,但不是影片重點。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要說還有武俠遺風的電影,近年也只有徐克的《狄仁傑》系列,我個人非常喜歡徐克對狄仁傑充滿個人風格的再創作,但這已經是武俠類型片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所剩的“武”僅限打戲,所剩的“俠”也沒有了江湖的背景映照。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那麼武俠片的未來將走向何處?

這個問題上是否可以樂觀一些思考?

武俠片只是暫時陣亡,卻沒有消亡。

雖然大銀幕上近年缺少武俠作品,但電視劇方面卻是滿屏的古裝劇熱播,金庸劇一波接一波的翻拍,雖然武俠元素在其中成為點綴與背景,甚至披著武俠的外衣,主打青春偶像談戀愛的操作比比皆是。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但是否可以認為,國內年輕一代觀眾的觀影習慣需要一個培養期,武俠元素的電視劇熱播,雖然不主打武俠類型,但仍然受觀眾喜歡,有觀影習慣的積累,大銀幕的武俠作品是否在將來就能積累一批觀眾群體?

2000年李安《臥虎藏龍》享譽海外,可以看到《臥虎藏龍》對胡金銓武俠片的傳承,李安做的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經過西方思維的轉譯後展現給西方觀眾。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創新,那麼在全球化的今天,將武俠類型片輸出海外,是否也是一條可行之路呢?

武俠片的全盛與陣亡,始於30年前的《笑傲江湖》

武俠片的將來,只能靜待時間來做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