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電影《白日夢想家》是由本·斯蒂勒執導的奇幻劇情片。本·斯蒂勒,克里斯汀·韋格,西恩·潘領銜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本·斯蒂勒所飾演的男主角穿行在現實和自己的白日夢裡,最終踏上一場真正的人生大冒險, 並與女主角克里斯汀·韋格展開一場絕妙的浪漫奇緣。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看到一個你我身邊最常見到的,有點木訥,又不愛表達,在公司裡你很少會注意到他的一個宅男擼sir,天天發呆出神,浸淫在自己編織的英雄白日夢裡,上天入地,拯救蒼生,勇鬥惡霸,坐擁美人,卻連當面跟暗戀的女同事表達愛意的勇氣都沒有。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導演兼男主角沃特的扮演者本·斯蒂勒(對就是那個在博物館夜裡被各種復活生物調戲的那個擼sir,他還真是長了一張悲劇小人物的臉啊)把小人物的辛酸史演繹的真是感同身受(不過電影裡他竟然是在《LIFE》雜誌工作!!真讓人豔羨!!但這個設定也正好解釋了他為什麼會那麼熱愛自己的工作)。在電影故事裡,你會發現,你自己和沃特好像,在幻想裡意淫掌控世界,在現實裡卻普通平庸。你內心也渴望做回真實的自己,渴望追隨心底深埋的理想生活,渴望成為拯救愛人的英雄,然而,你還是那個怯懦、平凡、孤獨、每日被生活瑣事困擾,疲憊地奔波在生活中的光棍狗。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但是全片除了令人感動的故事外,最精彩的莫過於超美的風光攝影已經非常出彩的配樂,簡直是一部北歐旅行宣傳片。

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斥著Walter的各種意淫和瞎想,而後半部分則是由美景和音樂譜寫的現實詩篇。

點此處聽(1)

點此處聽(2)

來仔細感受一下這部電影風光大片的魅力:

第一站:Greenland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第二站:Iceland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第三站,最終站:Himalayas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也許,也許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做一次真正的自己呢?在電影裡,沃特為了滿足心愛的姑娘對英雄的憧憬,為了完成熱愛的工作賦予他的最後一次任務,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冒險。全片最精彩的北歐風光攝影在這段冒險中逐一展開,沃特踩著長板衝下蜿蜒坡道的那段更是讓他帥的一塌糊塗,儘管他的顏值實在是差強人意,但依舊讓人看的熱血沸騰。沃特在這段冒險歷程中,實現了白日夢變為難以想象的精彩人生逆襲。片子的結局,沃特的照片出現在《LIFE》雜誌最後一期封面那一刻,他牽起女神的手,人生最大逆襲出現,我竟然看的飆了淚,還真是越來越玻璃心了。其實,最大的感慨和感傷還是源於自己,自己何時才能如沃特一樣,勇敢的找回真正的自己呢?

最後,奉上電影裡《LIFE》雜誌的座右銘,也是全片要表達和傳遞的一種精神: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開拓視野,看見世界,

貼近彼此,感受生活,

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白日夢想家》:一部被低估了的風光大片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