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 从去年开始,着眼于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借鉴北京市“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依托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市、县一体化平台,在中心城区探索并实施“四级吹哨”模式。截至目前,“四级吹哨”模式共向上吹哨1562次,向下吹哨2386次,平级间吹哨14.6万余次,及时巡查处理各类问题33.6万余件,群众诉求和城市管理基层问题的解决更加便捷、高效。


  •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3693.58万件,同比增长7.16%;完成快递业务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281.85万件,同比增长1.91%;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3408.05万件,同比增长7.6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3.68万件,同比下降27.56%。


  • 为反映沧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抗击疫情期间的典型事迹,河北梆子剧团退休老团长闫志国第一时间走进这一群体,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出剧本《逆行者》,目前河北梆子剧团正全力打造这一剧目。按照相关意见对剧本认真修改后,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小范围排练,争取早日呈现给广大观众。


  •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卫健委联合下发文件,组织市县两级计量技术机构,为全市48家医疗机构在用计量器具提供免费检定、校准服务,将为医疗机构节省校准经费1200万余元。


  • 今年,运河区计划改造及新建公厕210个。目前,已有132个旱厕正在进行改造施工。此外,改建后的公厕都设计了化粪池,粪污处理更加先进。


  • 4月15日, “生命的强者·第二届沧州十大抗癌明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报名可通过患者所在单位、居住社区(村庄)、治疗医疗机构等推荐,也可以直接向沧州市抗癌协会办公室进行自荐。报名时间自即日起至6月中旬结束,评选活动征集热线电话为2131288。


  • 随着近年来扶贫力度不断加大,盐山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脱贫方式之一。截至目前,该县全县有230余个扶贫小微工厂开工复产,涉及箱包制作、电子零件、手工绢花加工等多个行业,复工岗位近3300余个,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 绿色石化是我市“18+7”特色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作为绿色石化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渤海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六个一”工程,加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区47家绿色石化规上工业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实现了3.3%和2.2%的同比增速。


  • 近日,在运河区中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查验机械设备。据介绍,这个企业自主研发的消雾节水塔可应用于严重缺水地区,每年为客户节水864000立方米。
沧州新闻速递


  • 日前,位于中捷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的河北“光辉嘉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次性医用口罩实现批量生产,日产量可达100万只。面对疫情,为有效缓解防控物资短缺的压力,“光辉嘉业”决定转产口罩防疫物资。目前,这个企业已被河北省政府列为全省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


  • 日前,第二届盐山县尚宅桃花节开幕,200亩桃花竞相绽放,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桃花节现场,游客并不多,多台摄像机分布在不同的方位,将园内春色装进“云端”,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踏上美丽的赏花之旅。


  • 4月15日,在泊头市华腾园林花卉基地,农场科研人员在中国农大专家指导下精心培育的11000株观赏性桃树新品——仙女嫁蟠争相吐蕊。据悉此品种能在一棵树上开出多形状、多颜色的花朵,花期也得到延长,能够达到40天。花卉基地还吸纳了附近村里6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沧州新闻速递


  • 连日来,肃宁县付佐乡西泊庄村的牡丹园内呈现出一派春来催人勤的繁忙景象,师傅们正忙着浇水、松土、施肥。大片的芍药、月季、牡丹已经返绿,在适宜的温度下,牡丹苗已发芽,有的已经长出花苞。据悉,园内的牡丹花期将在“五一”前后竞相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