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克什米爾地位問題,對於印、巴兩國來說都是一道流血傷口,在常年冰封的高海拔地區駐紮,兩國軍隊的士兵的損失率甚至高於戰時。

除去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雪山之上,為了穩定各自的佔領區,印巴兩國還在不斷恐嚇對方的態勢上加碼,以至於雙方都成了擁核國家。

那未來克什米爾問題將會如何發展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把這個火藥桶拆開仔細分析一下。

要知道,在這個極其危險的火藥桶中,不但裝著歷史因素、宗教信仰、民族感情,還裝著地緣政治和大國野心。

之所以形成了如此複雜的局面,還得從當年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經最牛逼的存在——日不落帝國,已老邁的步履蹣跚。

二十年後的二戰,更是將大英帝國的遮羞布拽了下來。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注意這張英文版的地圖,阿克塞欣被劃入英屬印度,這是印度聲索領土的邏輯依據

實力的衰落,讓英帝國無力控制遍佈世界各地殖民地,收縮已經成了主旋律。

雖然英屬印度號稱是“英女王皇冠上的寶石”,但對於這塊人口接近4億,面積4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英國也沒有力量繼續掌控下去了。

以大英帝國的邏輯,即便無力控制這麼大的地區,也得給當地人找點事兒幹,最好讓他們持續亂下去,這樣大家都得有求於宗主國,便於英國火中取栗。

按照英國人本來的計劃,想把印度支那按民族劃分成十幾個小國家,畢竟小國寡民比較好控制嘛!

但這種方案遭到了印度族(印度斯坦族)的堅決反對,因為印度族主要分佈在恆河中上游,北有喜馬拉雅山、南有印度高原,西有印度河流域的伊斯蘭旁遮普人,東邊是恆河與雅魯藏布江下游的伊斯蘭孟加拉人。

如果按照民族分國家,印度族就會被堵成一個內陸國,而且南北受山脈阻擋,東西被宗教堵截,地理形勢和宗教環境之惡劣,比西亞的庫爾德人還慘。

所以,以甘地為首的印度國大黨堅決不接受這一計劃,他們的訴求是將“全部英屬印度次大陸整合成一個國家。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這回輪到英國不幹了,因為英國人發現甘地尼赫魯的胃口之大,不但包含印度教徒佔多地區,還想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錫金、法屬印度支那葡屬印度支那地區,以及錫蘭(今斯里蘭卡,英國直屬殖民地)一口吞下。

估計時任總督路易斯·蒙巴頓心裡想,“你丫吃什麼不衛生的東西了,胃口忒太大了吧?!不行!”

最終,英國決定以宗教信仰作為領土的劃分依據,這便是著名的“蒙巴頓方案”。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蒙巴頓方案從出臺到最終實施,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作為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蒙巴頓方案的草率,堪稱“狂奔的大象衝進了瓷器店!”

果如很多人的預料,印巴分治的方式,頓時掀起了狂瀾。

居住在印度教教區的伊斯蘭教徒逃、居住在伊斯蘭教區的印度教徒也逃,其中不少人因強制遷移,而淪為難民。

短時間內巨量人口的遷移,讓兩教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和暴動、屠殺以及報復。

即便最保守的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1200萬人無家可歸。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印度雖未能獲得整個英屬印度,也算沒白鬧騰。

今天我們都知道,加爾各答是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1772年開始,加爾各答就是英屬印度的首都,一直都是印度次大陸最繁華的地區。

雖然1911年,英國人將首都遷往新德里,但到印巴分治時,新德里依舊遠遠不如加爾各答繁華。如此重要的城市,又扼住恆河的出海口,聖雄甘地如何能甘心其旁落他人?

憑藉蒙巴頓方案中按宗教信仰劃分土地的政策,印度成功的將孟加拉分成的東西兩個部分。

本來孟加拉地區伊斯蘭教徒比印度教徒多,但因為加爾各答地區長期作為英屬印度的首都,西方人在此推廣基督教,打壓伊斯蘭教導致印度教佔據了微弱的優勢。

正是憑藉這一點,國大黨肢解了孟加拉地區後,加爾各答成了印度領土的一部分。

方案中還有一個地雷一直埋著,這就是“土邦問題”如何解決。

在英屬印度的政治版圖中,不但有11個英屬省,還有接近600個土邦像碎片一樣散落其間。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圖中白顏色的區域便是土邦管轄區

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五百多個土邦管轄區,佔地114.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人,最大的土邦是

海得拉巴土邦、朱納加德土邦克什米爾土邦

按照蒙巴頓方案,土邦享有特殊地位,可自己決定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任一自治領,克什米爾問題由此而來。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克什米爾,包含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面積為1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整個地區穆斯林人口占77%,印度教徒佔20%,其餘為錫克教徒和佛教徒。雖然,穆斯林人口占據大多數,但克什米爾土邦王公是印度教徒。

按照蒙巴頓方案,“土邦地區歸屬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但實際上這是句非常含糊的話,什麼叫做“地理因素”,顯然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解讀。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比如印度南部德干高原上最大的土邦海德拉巴,面積8.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是土邦中人口最多的。

該土邦80%以上的是印度教徒,但是王公卻是穆斯林,邦主米爾·奧斯曼·阿里汗企圖憑藉該邦巨大的實力,使海德拉巴成為獨立國家或者加入同宗同教的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但1948年9月13日,尼赫魯命令軍隊向海得拉巴發起進攻,經過100小時的戰鬥,土邦王公投降,海得拉巴土邦併入印度。

朱納加德土邦(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的情況與之類似,也是居民印度教徒佔大多數,但王公是穆斯林。

當王公決定併入巴基斯坦時,印度教徒發動暴動,推翻了王公的統治,土邦經全民公決併入印度。

這兩個例子,都算是考慮了“地理和人民的因素”,巴基斯坦也只能忍了。

但當決定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時,克什米爾土邦王公摒棄了全民公決的方案,在1947年10月26日宣佈加入印度。

次日,印度將軍隊空運到土邦首府斯利那加,這下巴基斯坦不幹了。

之前兩個土邦的歸屬考慮了民眾信仰多數的問題,等到了穆斯林佔多數的克什米爾,變成了土邦王公一言而決,雙重標準也太赤裸裸了吧?!

另外,克什米爾的戰略地位也確實很重要,作為兩國邊境接壤地區的制高點,印巴兩國都志在必得。

有志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尼赫魯曾非常直白的說道:“沒有克什米爾,印度就不會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同樣,巴基斯坦首任總理阿里·汗也說過:“克什米爾就像是巴基斯坦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我們允許印度取走我們頭上的這頂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擺佈。”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阿里·汗說的沒錯,克什米爾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咫尺之遙,如果讓印度控制了這個地區,自上而下俯瞰伊斯蘭堡,估計巴基斯坦真得考慮遷都了。

克什米爾的亂局迅速點燃了這個火藥桶,4萬印軍和5萬巴軍在克什米爾的深山溝谷之間大打出手。

經過一年多的血戰,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盡。

1948年1月20日,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雙方停火,印巴雙方都買了各位大佬一個面子,表示接受聯合國的調解,並於1949年1月1日實現了停火。

隨著《卡拉奇協定》的簽訂,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範圍劃定,印度控制了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這就是印控克什米爾和巴控克什米爾的由來。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從此克什米爾就成了印巴之間的死結,兩國之後分別於1965年、1971年再度大打出手。

尤其是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將巴基斯坦肢解,促成了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了孟加拉國

連續的戰場受挫,不但讓伊斯蘭堡對印度極度忌憚,也讓巴基斯坦的民眾對印度人非常敵視,在巴基斯坦只要提起東邊的鄰居,幾乎人人都嗤之以鼻。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隨後的歲月裡,克什米爾成了兩國控制與反控制、滲透與反滲透的棋局,活躍在崇山峻嶺之間的游擊隊,所謂克什米爾獨立運動都是印巴博弈的棋子,甚至兩國國內恐怖主義襲擊背後,都能看到克什米爾爭端的影子。

克什米爾這道流血的傷口,在經過七十多年後,依舊時時迸裂著妖豔的血花。

印巴兩國對克什米爾死纏著不放,但每次出現爭端,中國國內總會有人高喊拉達克的名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拉達克等於印控克什米爾嗎?

它與中國又有怎樣的聯繫呢?

為什麼現在拉達克被印度控制著呢?

清朝是怎麼失去拉達克的,請看下一篇《遙遠的別離——清朝是如何失去拉達克的?》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簽約內容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