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作者 ∣ DY

整理 ∣ DY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提起雲計算,大家既熟悉又陌生,即便耳熟能詳,但被問起雲計算到底是啥的時候,還是會啞口無言,本著為廣大朋友尷尬解圍的人道主義精神,hahah...我們特意出了一個雲計算5W系列推文,幫你破除尷尬魔咒。

大家好,我們是智慧城市研究所(微VX),

專注於前沿科技人話解釋的百科全書,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支持。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本篇主要回答第05個問題,算算雲計算啥時間“壽終正寢”?

這也是雲計算系列的收官之作,準備稍微升華下主題,提升下高度,hahah,正文如下:

對於這個問題,截止今年2020年,我的預測是雲計算至少還可以存活20年,如果到了明年2021年,你還問我這個問題,那我的預測是它至少還可以再存活21年;

那怎麼去理解我的預測呢,我們先看看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提到的預測理論

塔勒布先生認為:

“大多數存活了25年的技術應該還能再存活25年—再次聲明,我指的是大多數,而不是全部,但脆弱的事物將消失,或者被削弱。”

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什麼是脆弱的事物呢?我們藉此將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分為2類。


第一類,即將會自然消亡的事物。諸如人類、單個事物等,這類事物是脆弱的。

因為他們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這類事物有平均大樣本上的存活上限,這意味著該類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

比如人類平均預期壽命80歲,一位男士已經40歲了,那我預測他還能存活40年,明年,當他41歲時,我預測他還能存活39年的時間,每過一年,他的預期剩餘壽命將縮短大約一年。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第二類,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基因、技術等,這類事物是反脆弱的。

通常會自然消亡的事物往往是一個單個物體,不會消亡的是這個種群以及寄生在事物上的本質信息,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則可能意味著更長的預期剩餘壽命。

比如單獨的一輛汽車是會自然消亡的,但是汽車作為一項技術已經存在了約一個世紀(而且,我們推測應該還能存在一個世紀);人類會死亡,但他們的基因代碼則不一定會消亡;書籍本身是容易腐爛的,比如某個版本的《聖經·舊約》,但其內容不會消亡,因為它們可以在另一本書中得以表達。

因此,一項技術的歷史越長,不但它的預期存活時間更長,而且對這一論點的肯定性也將更強。一項技術存活的時間越久,其預期剩餘壽命就越長。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技術都不會老化過時,只是說,那些容易過時的技術,實際上已經被宣判了死刑。

No.05 ∣ 抖抖腿功夫算算雲計算何時“壽終正寢”

那麼基於這個理論的理解,我們回過頭去看看雲計算。

自2020年Google兩個小夥搗鼓出雲計算的雛形之後,至今已經發展了20年,基於雲計算衍生出的各類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雲計算已然成為各種新興技術的“孕育母體”,甚至成為了一種類似於“公路”一樣的基礎設施。正如我國現行正大力倡導的“新基建”,雲計算就是新基建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並非所有的技術都不會過時。基礎理論研究決定了科技創新的上限,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大家的共識。科技創新是千變萬化的,是跟隨著人們的需求和社會發展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出現,老技術淘汰。

在某種意義上講,新興技術是脆弱的,而底層支撐新技術發展的底層技術是反脆弱的。

就像汽車越來越豪華,越來越智能,更替的週期越來越短,而道路作為底層支撐,以不變應萬變,默默見證著汽車技術的發展變遷。

我想,雲計算,就是那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