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美國現在確診人數成為全球最高,就在大家等著特朗普政府能有什麼舉措來力挽狂瀾的時候,一直重視經濟的特朗普和他的幕僚,又發表了不少驚掉人下巴的舉措。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結果翻譯發現,說的不是費用,而是“稅費全包”哦哦,免稅。那有幾個錢?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不過,美國一直想讓製造業迴流,倒是真的。借這次疫情讓部分產業回到美國,比如紐約州州長科莫在發佈會上大聲疾呼!我們美國怎麼連個口罩、防護服都造不出來呢?!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去年的《美國工廠》可見一斑,除了人力成本高,美國在稅收等方面還是有優惠政策的。福耀玻璃作為汽車工業的重要上游產業鏈,在美國建工廠,的確能省不少錢。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政策有優惠了,但是員工又是個難題

就當美國還在想這事兒的時候,日本也開始了“勸返”出臺了規模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推出了1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其中準備提供22億美元獎勵迴流到日本國內的企業。(對於大量日企,這才幾個錢?)

於是,國內就出現各種令人不安的論調,什麼“這些企業離開中國,中國失業率要上升啦”,“人家自己供應鏈建立起來就不需要我們了,這對中國的經濟有重大影響”……其實這在TPP建立之前早就有一波了,結果特朗普自廢武功,率先退出了TPP。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但是,不管美日再怎麼努力,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回到他們本國沒那麼簡單。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當年奧巴馬問過喬布斯,如果讓蘋果在美國建廠生產,能做到嗎?

喬布斯的回答是:蘋果的核心技術產業都在美國,技術上無需擔心,但是蘋果想建一個工廠,需要工程師8700人,還有大概10萬的工人,光這8700名工程師在美國招聘就需要9個月,而在中國,只需要兩週。

更重要的是,產業鏈優勢。一部手機從組裝到出產,必須要在生產線上組裝大約200個零部件,而這200個零部件不全是在富士康生產,也不全是蘋果能控制的,每一個零部件背後,都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產業生態來做。

比如在美國生產iPhone,特朗普成功地把富士康的組裝線搬回美國,那麼上游的芯片工廠、屏幕生產、邊框等等產業鏈,都要搬回去嗎?美國有這麼多熟練工嗎?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川口站


在中國生產,賣999美元,在美國生產,必須賣1999美元……而且自發布到拿機器,你還得再等三到五個月。為啥?產能不行啊……說難聽的,能用上廉價產品,那都是咱們國家流水線上工人的犧牲。

建一個工廠,通常需要2-5年,這其中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設備、水電、物流和人力資源,而且需要有很多的工廠集群,才能形成某個方面的產業生產能力。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世界第八大奇蹟”——美國富士康工廠開工現場


美國想要建一個富士康這樣的工廠,難度不僅在基礎設施規模上,更有人口規模的限制,整個地球上,也只有中國能建立這樣的產業體系和產業網絡。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至今還是空空如也的美國富士康

所有國家都不喜歡被人卡著脖子,即使困難重重,美日仍想要把完整產業鏈搬回本國。

高中經濟學: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所有的商品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而被設計生產的。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一個產業體系真正的核心部分是需求在哪兒,一個產品經過幾百個鏈條生產出來後,要賣給誰,這是最重要的。

而現在,縱觀全球,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市場(我想說第一的,但是做人要謙虛),隨著中端消費群體越來越多,中國市場正逐步邁向中高端。

我們正在從世界最大工廠變為“世界最大前店後廠”,不單單是幾十年前的出口換匯,而是就地消化。

除非那些企業未來不再做中國生意(比如三星手機銷量暴跌後搬到越南),否則,仍然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龐大經濟體和最龐大的市場,誰會傻到滿足本國任期4或8年政客的KPI,而放棄自己的真金白銀呢?


美國“撤離在華企業”,州長:“我堂堂美國竟產不出防疫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