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大概在3年前就開始使用印象筆記,當時只是想找個存放信息的地方,實現多個設備間的同步。後來隨著瞭解的深入,我發現用印象筆記不僅可以記筆記,還可以規劃生活,比如,製作電子衣櫥,記錄寶寶的人生藍圖,寫365日記等等。

我對印象筆記越來越依賴,但隨之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 筆記本數量日漸增長,查找效率低下,經常陷入“明明已經存進去了,可是怎麼也找不到”的尷尬處境。
  • 知識變現的時代,筆記熟練是增多了,腦子的知識並沒有跟著增長,就像那句話所說:“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 8月份開始學習寫作,迫切需要搭建寫作素材庫,但是搜遍全網,找到的都是偏理論性質的資料,實操類的教程太少了,自己摸索著搗鼓了一個多月,效果並不理想。
  • 標籤功能一直沒有充分利用。我給筆記打標籤都是想到什麼打什麼,標籤之間缺少內在邏輯和關聯。雖然知道自己的做法存在問題,但找不到解決突破口。

直到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了歡喜老師的課程《用印象筆記,打造高效寫作系統》,頓時覺得“眾裡尋他千百度”,於是果斷報名。花錢買知識是最快的學習途徑,正所謂“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跟著老師學習的這一個月時間裡,我收穫頗多,不僅僅是學會了印象筆記的進階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我的思維也得到了提升。在當今這個“唯快不破”的時代,人們很難塌下心來,花費很長時間去認真研究和做一件事情,但是在歡喜老師身上我卻看到了這種難得的“以慢為快”的精神,這正是我要學習和借鑑的。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李笑來在《和時間做朋友》這本書裡曾經說到 “和時間做朋友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現在我們學習、成長都是做正確的事情,而老師課程裡教給我們的,就是正確的方法。

有了這兩者,就只剩下:堅持執行,不斷總結和迭代,和時間做朋友,見證時間帶來的神奇複利。

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複盤(乾貨太多,挑重點的來)

● 筆記本+標籤組塊+高級搜索——讓信息清晰有序,信手拈來。

● 1000張知識卡片——“以慢為快”基礎打牢,這才是成長的秘訣

● 晨夕日記+人生藍圖——打造屬於自己的時光機

1.筆記本+標籤組塊+高級搜索——讓信息清晰有序,信手拈來

有人說印象筆記不就是個雲筆記工具嗎?沒錯,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兩三年下來用的也只是它的皮毛,好東西還沒沾邊呢!學完這套課程,我對印象筆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一個入門級選手,直接晉升到熟練專家的地步(哈哈,有點不謙虛了),很多認知被顛覆,也徹底的對原有內容進行了一次新的編排。

給大家看看我之前的筆記本結構,再來個對比,是不是效果一目瞭然了!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筆記分組前後對比圖

關於印象筆記體系的搭建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筆記要“少分組,多搜索”。

人的大腦記憶深度有限,所以建立筆記本分組儘量不超過4*5層。我之前的筆記本分組很明顯違背了這一原則,所以才導致了我查找資料越來越費事。人的大腦要用來思考而不是記憶,所以要儘可能的精簡筆記本分組。

另外,在構建筆記本分組之前要確定自己的搭建邏輯,有人按照GTD流程分類,有人按照學習、生活、工作的分類,我則根據常用功能分成幾大類,大類裡再按照GTD處理流程建筆記本。

我用印象筆記筆記主要是整理工作、生活、閱讀寫作方面的資料,因此我做了上面的分類:

  • 人生理想:將和個人成長相關的內容都放到這裡,包括晨夕日記,周覆盤、月覆盤,夢想清單,手賬管理,還有家人和自己每年的精選照片、大事件記錄等。從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也讓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清晰可見。每次翻看這些筆記,都覺得渾身充滿動力,讓自己沉浸在幸福之中。
  • 收集箱:資料收集的第一個階段,將網絡上看到的好文章,素材,先保存到這裡,然後集中時間加工整理到素材庫或者形成知識卡片。主要分成零碎收藏,微信收藏,拆文學習,學習課程筆記幾個筆記本。
  • 寫文碼字|知識銀行:這裡面用來存儲加工過後的知識。粗加工的放到“寫作素材“裡,細加工的放到“見感思行”裡,好的範文,有框架結構的筆記放到“範例銀行”裡。
  • 工作空間:這個筆記本組是為了工作相關的內容創建的。主要分為“當前項目”“業務培訓”“經驗積累”“前臺技術”幾個筆記本。
  • 家庭生活:存放和生活相關的筆記或乾貨知識。“他山之石”是生活中總結蒐集的乾貨經驗。“個人資料”放生活中的資料,比如證件資料,家人聯繫方式等,“電子衣櫥”是我將自己和孩子的衣服經過照相處理,以照片的形式收藏到印象筆記中,避免換季時盲目亂買。“生活歸檔”是生活領域其他材料的收集,主要用標籤進行區分。
  • 歸檔材料:例如晨夕日記的歸檔、學習課程的歸檔等,屬於筆記處理流程的最後一個流程。

網絡達人L先生說:“信息絕不是放在那兒,等著需要時去查找,就可以了。信息的真正歸宿,應該是讓它流動起來。” 歡喜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課程非常好的詮釋了這一觀點。

印象筆記絕不是收藏箱,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用,只有主動去加工、內化知識,才能有更深入的思考,挖掘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2.用好標籤的秘訣原來在這裡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前面已經提到,我以前對標籤的使用毫無體系,這次課程讓我與“標籤”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真是相見恨晚啊。

組塊標籤+特色小標籤構建了完整的標籤體系。

標籤又是對筆記本的一個補充,筆記本和標籤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知識體系,

如果再搭配上標題這個維度,檢索起信息來簡直不要太爽。

我的標籤邏輯是遵從“學習”“生活”“工作”“人生理想”來構建的,下面直接上圖:

這樣建標籤可以解決兩個問題:批量調取信息和快速歸置信息。當我們使用“聚焦搜索”時很快就能找到要查找的內容。

其次,這樣建標籤具有很強的擴展性,可以隨時增加新的內容分類。

特色小標籤可以體現個人特色,將自己比較常用、關注的內容挑出來,更體現出我們的私人google系統的特色。

總的來說,筆記本組相當於一級分類,筆記本相當於二級分類,標籤相當於三級分類,筆記的標題相當於四級分類。有了這套分類標準,信息就各有歸位,清晰明瞭了。

3.掌握這幾個基本搜索方法,你就是高手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搜索截圖

Ctrl+Q :聚焦搜索模式

Alt+F1:筆記本名稱搜索

Alt+F2:標籤搜索

F6:筆記內搜索

F10切換顯示左側面板+F11切換顯示筆記列表

印象筆記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它支持多種高效的搜索算法,但我們只要掌握上面幾種基本的,查找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2.1000張知識卡片——“以慢為快”基礎打牢,這才是成長的秘訣

歡喜老師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同,“寫作不是一種消耗,而是一種積累。”如果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思考的凝練,知識就是一個個孤立的點,很難串聯起來,且達到一定的深度。

畢業七八年我都沒動過筆,今年才開始讀書寫作,半年的時間寫了十幾萬字,大部分都是隨想或讀書筆記。當我真正開始寫文章後,卻發現每一篇文章都得從頭寫到尾,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寫一篇文章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因為上班帶娃,時間有限,儘管經常有想寫的主題,但經常因為時間消耗太大而寫不下去。

為什麼有些人寫作成文就很快呢?我打聽學習後發現這些人高產高效的背後,是因為自己有著強大的素材庫。

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寫的很好,寫的很快。都是經過了多年的積累,才有瞭如今的成績。雖然“寫作沒有捷徑”,但是通過積累可以製造另一種捷徑。

在如何拆解學習知識的問題上,歡喜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見感思行”知識卡片。這跟我寫讀書筆記的舊知有了思想上的碰撞。

我曾看過一本書叫《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面提到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我一直沿用至今,具體做法是先摘抄原文,然後加上自己的思考,評論,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這和“見感思行”有所重合,只不過“見感思行”範圍更廣,將知識卡片化,利用率更高。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見感思行卡片

到底什麼是“見感思行”呢?

【見】:就是如實描述你看到的現象、內容和觀點。但要注意不是原封不動的摘抄原文,而是把原始素材用自己的話提煉、概括出來。這樣以後用的時候就能直接拿來用,而不會有“抄襲”的嫌疑了。

【感】:記錄下打動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點。結合自身案例解釋看到的現象,觀點,用心去察覺,發現文字讓你心動的地方。能打動你的地方通常也是能打動別人的,所以要認真記錄下來。

【思】:核心目的在於構建知識網絡。記憶力強的人通常靠的是信息之間的相互聯繫。我們想要更好的記住書中知識,就要將看到的內容跟舊的知識、經驗聯繫起來,建立起新的知識網絡,這樣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讓自己的思考質量得到提高。

【行】:目的是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用於指導實踐應用。現在總是會看到有人說自己一年讀了100本書,200本書,其實讀了多少書,學了多少課程都不是主要的,重點是你用起來多少,這才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標準。

使用“見感思行”這種知識學習的方法,有以下好處:

  1. 將原文大卸八塊,真的可以做到“看一本書,精華全部帶走”的目的。
  2. 知識點經過大腦的思考、二次加工,記憶更牢,避免了“合上書就忘”的尷尬。
  3. 知識卡片就像是一塊積木,寫文章就變成了拼插積木的過程,能節省大部分寫作時間。
  4. 集中的整理收集知識,將“作品意識”“專注一個專題”等思想輕鬆落實,更容易看到成績。

學完這次課程,我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每天積累一張知識卡片,3年以後積累1000張知識卡片,雖然慢,但是每一天都在前進,每一步都走的腳踏實地。

3.晨夕日記+人生藍圖——打造屬於我們的時光機

許淵衝說:“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生命裡的每一個日子值得記憶”。所以,很早之前我就開始寫晨間日記、記手賬了,梳理一天發生的事情,感想,好像只有這樣一天才沒有白過。

翻看日記,往事歷歷在目,就像坐著時光穿梭機,又回到過去,這種感覺難道你不向往嗎?

  1. 晨夕日記

我寫晨間日記,會將這一天的重要事情或心情作為標題,偶爾會在筆記末尾放上一張代表今天的照片。

當我以卡片形式查看時就是下面這種效果。持續記錄讓我的成長過往和心路歷程清晰可見。

至於晨間日記的格式我也調整了好幾次,最後使用了九宮格的形式。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晨間日記模板

重點記錄一天的總結及反思,在不斷迭代中成長。

2.人生藍圖

“人生藍圖”項目是用來梳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生系統。每年我都會挑上20張左右的精選照片

比如,每年慶祝生日的照片,每趟旅行的照片,每年與孩子、父母、愛人的合影,孩子的獲獎時刻等。

讓每個家庭成員的人生重要時刻不會被遺忘和丟失。

這是一份值得珍藏一生的回憶。

筆記亂、多、雜,找不到?原來這才是“印象筆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人生藍圖時光機

上面是我女兒的人生藍圖列表,通過標題還可以過濾出每年的照片。

“我們留不住時光,卻可以讓它發酵出一段記憶。”

晨夕日記和人生藍圖就為我提供了這麼一個“時間銀行”,存儲我們過往的時光。

除了以上3大點知識,歡喜老師還交給我們一些排版技巧,桌面便籤的使用,印象筆記搜索方法,標題的打造等,都是實用性非常高的技巧。這次課真的是收穫滿滿,謝謝老師無私的分享。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著印象筆記這麼好的工具輔助,我對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和整理也更加有信心,有動力了。


我是溪悅,倆娃職場媽媽,專注個人成長和兒童教育領域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