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關愛是不能忘記的:安徽貧困女生的心聲

作者 王夢晴

社會的關愛是不能忘記的:安徽貧困女生的心聲

我來自安徽省阜南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中有六口人。家裡生活一直清貧,卻和睦溫馨。可天有不測風雲,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媽媽突然得了重病,醫生說是十大口腔疾病之一,根據目前的醫療水平還無法根治,唯一的方法就是持續吃藥,每個月定期複查,而且還不能幹任何重活。一時間所有的重擔全落在爸爸一個人身上。

那年,哥哥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我也考上了縣裡的一所高中,可家裡再也負擔不起我和哥哥兩人的學費,我想我要和嚮往的學校說再見了。媽媽看出我的想法,她把全家人都叫來了,微笑著說:“我的病反正也是治不好了,吃藥也只是浪費錢,從現在開始我減少用藥量,這樣就可以讓兩個孩子都繼續上學了。”驚訝,記得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我知道母親這樣做是因為她知道我喜歡讀書,喜歡上學,可我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而耽誤媽媽的治療。我對她說:“在我的心中,您的身體健康不知道比我上學要重要多少倍,學可以不上,媽媽一定要!”嘴角含笑卻嚐到了苦澀的味道,淚水已經不再受我控制,我一頭撲向媽媽的懷裡。我想不管以後發生什麼,我都不會後悔那天的決定。

社會的關愛是不能忘記的:安徽貧困女生的心聲

正當我傷心的時候,意外地接到了縣婦聯的電話,介紹省婦女幹部學校招收春蕾女童的情況,所有春蕾女童享受免學費、免住宿費、免就業推薦費的優惠政策。眼前一亮,我還能再上學!彷彿看到前方明亮的大道正在向我招手,我激動得哭了。

開學的時候,我背起行囊,坐上從老家阜南縣駛向合肥的長途汽車。我讀上了中職學校,學習農村經濟管理專業。對於這次學習機會,我格外地珍惜,心裡暗暗發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定要努力掌握好專業知識,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

在校期間,學習上我有些吃力,畢竟以前自己的基礎不是太好,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學好專業的決心。上課時,我聽得很認真,生怕漏掉老師講的任何一個細節。每節課我都堅持做筆記,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遇到不懂的題虛心請教同學、老師。每天早晨我比別人早起半小時,利用這些時間在教室裡看書、溫習功課。我深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期末考試前的那段時間,我早起晚睡,抓緊一點一滴的時間努力複習,一遍遍地念著書上的概念、定理和案例。我知道,這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了,是給父母、老師一個交代的時候了。

通過不懈的努力,期末我獲得了二等獎學金。當接過省婦聯、省兒基會領導親自為我頒發的獎學金時,聽著她們真切的鼓勵時,我熱淚盈眶。我告誡自己,絕不能僅僅滿足於這個小小的成績,要繼續努力,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社會的關愛是不能忘記的:安徽貧困女生的心聲

學習之餘,我也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課外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風采大賽時,我與同學們一起不厭其煩的排練歌曲﹑舞蹈,選擇服裝,調整動作,比賽時大家團結一致,相互鼓勵,最後獲得五個大獎。廣播體操比賽時,我們利用課餘時間練習,設計隊形,琢磨動作。對於做操困難的同學,我們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拍子開始耐心教起,最後我們組榮獲一等獎。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合作,什麼是團結,懂得怎樣面對成功和失敗。

沙粒成為珍珠,少不了貝殼的哺育與滋養;夢想破繭成蝶的我們,也少不了祖國的幫助與支持。在省婦女幹部學校將近一年的學習中,我學得了很多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我知道,我要感謝國家給予的助學金,感謝省婦聯、省兒基會的厚愛和那些愛心人士們的關注。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加努力,拼搏,等我有了能力,我也要努力幫助他人,回報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