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今天我回老家,正好看到鄰居在蓋房子,已經好多年沒有看到村裡蓋房子,在城市住久了,經常會看到高樓大廈是怎樣一點一點建起來的,速度非常的快,今天差不多就能蓋起一棟樓房,而用的材料也一般都很先進了,不像以前那樣,而現在,已經差不多忘記了,小時候在村裡建房子的場景,只記得那時蓋房子全是靠人,進度也非常的慢,今天回來一趟,剛好趕上蓋房子的,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都來免費幫忙。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吃過早飯,我就急匆匆的跑到工地上去看了一下,發現工地上沒有人,可能是我來的比較早吧,我就在周圍轉了一圈,而這時我發現了幾樣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識的?首先就是這個全用木頭製成的東西,我們這邊叫它大梁,以前蓋房子,基本上都會用到這個東西,這可以說是房屋的脊樑了,房子的好壞,基本上都有它的支撐,我問了一下鄰居,這個是定做的,價格在一千左右,而以前,他說價格才幾百塊錢,可見物價漲得還是挺快的,而且現在,在城市裡很少用實木的東西來造房子,只要用到了實木,那麼價格肯定就非常貴了,而且還一般都是裝飾房子用,很少會用木頭來蓋房子,而農村還有這種純實木的大梁,只能說是比較傳統了,造價和耐久性肯定沒有現在鋼結構來的更加實惠,而且還環保。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路邊這個還有半面的牆,就是以前房子的一個牆面了,現在把它拆了,然後再蓋成磚瓦房,可以看出,以前的房子全是用土坯造的,牆面非常的厚實,絕對不是哪些“豆腐渣”能比的,這樣的厚度,絕對可以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的了,可以看到整面牆還是比較完整的,但是,已經出現了斜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倒塌,而修補的話,會非常的困難,所以鄰居就決定將它拆了,然後蓋新房,不得不說,現在這種房子真的很少見了,就是在農村也已經是稀罕物了,而這種房子現在也越來越少,可能是跟住的人有關吧,因為那個年代的人現在年齡都非常的大了,基本上都和子女住在一塊兒了,所以很多的房子都已經閒置、壞掉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而路邊放著的這些整齊的磚塊就是用來造房子的了,但是,這種紅色的磚塊現在也已經退居“二線”了,主要是用它來填補縫隙用的,而真正的主角是它邊上的那些灰色方塊兒。這種東西人們都叫它“氣塊”。離近了會發現它的面積,一塊能頂得上差不多十塊左右的紅磚了,而且我搬了一下,重量非常的輕,據說它裡面含有很多的空氣,所以質量就不怎麼重了,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溫效果,而且支撐力度也比紅色磚塊要大,蓋房用它可以有效的減少所用的時間,而在城市裡,前段時間的空心磚現在也很少見了,現在都是用鋼筋將樓房的支架打好,然後直接灌注混凝土,再用空心磚填補縫隙,那速度簡直太快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下面這個東西,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在我們這邊叫它“衫褓”,主要是一些蘆葦製造而成,人們會讓它放在蓋好的房屋橫樑上面,能夠有效的防止房屋漏雨和保溫作用,摸了摸,非常的厚實,而這種東西,我想也只有在農村能夠看到,城裡蓋樓的話,基本上不會用到這種,都是用那種保溫棉,造價我想絕對比這個便宜,光這些蘆葦,我想肯定是人工收集的吧,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而這臺小小的攪拌機,可以說是整個工程中的“重大器械”了,別看它小,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它自己的產量就已經可以滿足村民們所需的水泥了,而在城市裡,稍微大一點的工地,基本上都有好幾輛攪拌車,想用多少方,就給你送多少方,可以說是想到的省事了,不像這個機器一樣,還得用人一鏟子鏟子的往裡面加。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過了一會兒,村民們在家吃完飯後,陸續的趕到了工地上,基本上都是我的一些叔叔、伯伯,打完招呼以後,我就在邊上看著他們工作,有說有笑的,工作起來也不會那麼累了,畢竟這種工程,又沒有限制多長時間幹完,怎麼輕鬆怎麼來就好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而一個伯伯,就是這臺攪拌機的主要負責人了,看著它一鏟一鏟的往裡面加水泥和沙子,時不時的還得向裡面加入清水,忙得不亦樂乎,它一個人的工作量就已經滿足這個生產小隊的需要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而最近流行的搬磚,不知道是不是跟我所看到的一個樣呢,全家齊上陣了,鄰居大姐也是擼起袖子來搬磚了,我試了一下,搬了有幾十塊,老腰就累的生疼了,他們都取笑我,說:“這大小夥子的,體格不行啊”,這就是平時不鍛鍊的後果啊,被老年人小看了,有時間一定要加強鍛鍊才行啊!趁著年輕,多運動運動,省得老了走不動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而看到他們一起抬這根水泥橫樑的時候,我真是為他們捏了把汗,不過還好,一看他們就配合的相當默契,有驚無險的將這塊非常重的橫樑給抬了上去,現在這種活基本上都交給吊車了,那樣既安全還省力,哪像現在這樣,既費力還不安全,我問了下叔叔,他說其實本來問了一個吊車,但是由於車開不進來,所以就只能用人力了,汗!也真是苦了這幫叔叔、伯伯了。

村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非常融洽,家裡蓋房一分錢不要管飯就行

現在天氣變暖,很多的地方都能看到施工單位在開工了,看我後,我覺得這樣蓋房子的效率還是有點低,不過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還是非常好的,畢竟這個年紀了,跟一群志投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事情。希望我下次回來的時候,就能夠進新家裡面看看,期待今早完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