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資金注入,轉戰線上直面市場,百億毛尖疫後突圍求變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張利瑤 文 朱哲 攝影

3月28日,2020年中國·信陽毛尖開採儀式在信陽市舉行。與往年不同,今年開採儀式首次由線下調整為線上,信陽市市長則現場通過天貓平臺為信陽毛尖直播代言,開啟了春茶毛尖的“雲銷售”。

開採儀式創新的背後,則是年產值超百億的信陽毛尖,面對疫情打響了“突圍戰”。危中求“機”,此次“黑天鵝”事件的衝擊,亦讓茶農與茶商加速擁抱線上、直面消費市場,為信陽毛尖再次大規模走出河南市場創造了客觀條件。

突圍與求變,成為信陽毛尖的年度關鍵詞。

政策助力资金注入,转战线上直面市场,百亿毛尖疫后突围求变

| 市長直播“帶貨”,百億毛尖產業“盼客源”

“我們把質量作為生命,為消費者送上清香的茶、健康的茶,也希望今年的新茶下來,可以給咱們同學、朋友寄一些新茶。”3月28日,信陽市市長尚朝陽在2020年中國·信陽毛尖開採儀式現場,通過天貓直播向全國愛茶者發出“邀請”。

受疫情影響,今年信陽毛尖開採儀式現場未見各地經銷商及遊客的身影,中央、省市各級媒體成為“主角”,現場媒體大多開啟直播與航拍,實時呈現春茶毛尖採摘現場。

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的“瑤瑤帶你逛茶山”為例,短短一個小時直播,觀看人數突破42萬人次,大量網友留言希望對正宗毛尖“求科普”。

消費者的關注度高,也給信陽毛尖產業帶來一絲暖意。一年之計在於春茶,是所有茶農與茶商的共識。信陽市副市長鬍亞才提供的毛尖產業數據顯示:2019年,信陽市茶園面積213.8萬畝,茶產量7.2萬噸,總產值122億元。其中春茶產量3.85萬噸,產值95億元,分別佔總產量和總產值的53.5%和77.9%。從數據不難看出,春茶市場佔據年度銷售的半壁江山。

幾家信陽毛尖茶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與湖北臨界,今年信陽毛尖全行業面臨採茶工緊缺、經銷商難以到現場採購等考驗。

信陽市何景明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景明告訴記者,其企業從3月21日開採春茶,產量600多斤,整體相較往年少了3成左右。“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倒春寒,茶葉減產;另外一方面往年能有100多家經銷商上門採購,今年上門的經銷商較少,不敢存貨。”何景明認為,今年線下實體店不好做,倒逼企業和茶鋪轉戰線上,而這也考驗茶企綜合能力。

開採儀式現場附近的一名茶農告訴記者,隨著交通的便利,包括鄭州、駐馬店、南陽的不少自駕遊客往年會來毛尖的核心產區住兩天農家樂,順便採買一些春茶,“今年沒有遊客,現在考慮部分鮮葉出售給有渠道的大茶企,留一部分成品茶等疫情過後自己銷售。”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在信陽溮河區譚家河茶葉交易市場探訪時,不少附近的村民拿著1斤到5斤不等的鮮葉在此出售,收購商往往也會5元、10元錢地“殺價”。

“以前像我筐子裡的鮮葉芽頭能賣到140元,現在都是120元,今年收購鮮葉的茶商少了不少。”一名出售鮮葉的茶農告訴記者。

而一名收購商則向記者抱怨,現在收購鮮葉也面臨壓力。“我和家人開的小加工廠,現在留一些庫存,也是想等疫情過後看能否賣個好價格。但能否掙錢,也有賭的成分。”

| 超4億元資金注入,政策資金助力茶產業突圍

“疫情客觀影響了銷售,但至少沒有錯過春茶的採摘。”河南玉禮茶葉負責人陳稀告訴記者,他在家鄉開了7年茶廠,家中也有茶園。“茶園的採茶工不夠,政府提供了貸款,幫助聯繫了採茶工,口罩等防疫物資和採茶工的保險也都有了。”陳稀說。

據瞭解,截至2019年,信陽茶產業從業人員120萬人,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65.31億元,連續10年居全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排行榜前3位。可以說,茶產業已成為信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對於這項支柱產業,信陽市也通過多途徑解決採茶用工難題、多元化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茶產業復工復產,讓今年的春茶如期與消費者見面。

4月3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獲悉,信陽市委、市政府通過多措並舉,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茶生產工作。信陽市1300餘家茶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春茶全面開採。

在解決信陽茶產業困難中,信陽市做了大量實效工作。早在3月12日,為助力信陽毛尖銷售,河南省商務廳批覆同意將茶葉及其包裝,納入全省防疫期間生活物資品類清單範圍。這相當於給了信陽茶企在省內市場的通行證。

面對因疫情造成的採茶工緊缺,信陽市組織動員本地因疫情暫時不能返崗復工的農民工,臨時從事採茶和茶葉加工等工作,引導茶企、茶葉專業合作社和茶農採取“互助式”生產模式,相互協助採茶、生產。同時建立春茶生產服務專班,主動與常年合作的周邊地市對接,開展駐點招工,通過免費接送、免費培訓、免費食宿、免費提供防疫物品等方式,讓全市缺口的50萬左右採茶工基本到位。

此外,駐信陽的10多家金融機構已投放貸款4億多元,基本解決茶企茶農生產流動資金短缺問題。“通過協調各保險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採茶工提供人身意外保險服務,由市縣(區)財政適度補貼。”胡亞才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信陽市在政府層面多元化拓展銷售渠道,也為信陽茶產業持續打通銷售端做了鋪墊。

例如,信陽市引導茶企茶農轉變營銷理念,由傳統的產地銷售、門店銷售、茶旅遊體驗式銷售等模式向電商營銷轉變,積極開展網上直播、網上賣茶等活動,拓寬銷售渠道。

同時,信陽市藉助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全國重點產茶縣銷售窗口”,推薦重點茶葉龍頭企業進駐,及時向全國發布春茶供求信息,促進產銷對接,打開銷售渠道,實現點對點直接採購。

政策助力资金注入,转战线上直面市场,百亿毛尖疫后突围求变

| 轉戰線上、直面市場,毛尖能否再拓省外市場

每一次衝擊都會帶來一次轉型的機遇。

對於信陽毛尖來說,首次大規模線上銷售,為拓寬銷售渠道,信陽市毛尖產供銷各個鏈條上的市場主體以變應變,積極破局。

在疫情的催生下,此前邊品茶邊談合作的茶生意被迫轉戰線上,電商、小程序、直播等新興手段成為眾多中小微茶企轉戰的“戰場”。

“如何在這些平臺上獲得關注,那就需要在毛尖的文化、常識普及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藍天茶業總經理李建告訴記者。例如,此前部分茶商一味追求嫩芽和“小混淡”等概念,如今幾乎被摒棄。今年明前茶銷售中,作為區域內的龍頭茶企,藍天茶業挖掘其擁有2.7萬畝自有茶園、有機茶認證茶園以及王母觀野生茶園等優勢,在文化上做文章,通過直播向消費者普及瞭如何辨別真正的好茶,以及通過直播展示好茶的生態環境。

“以前消費者可能拼價格、聽故事,現在通過直播,讓消費者瞭解茶企的實力和生態環境,這對品牌茶企來說,也是一次鞏固品牌的機遇。”李建總結。

這種意識也向產、供、銷三端傳導。記者探訪鄭州國香茶城時,該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3日,鄭州國香茶城率領專業團隊遠赴信陽,開展“國小香帶你雲逛茶園”,走進市場內多家產銷一體的毛尖茶商,幫助他們拓寬銷路,起到不錯的效果。

鄭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茶商告訴記者,此前不少外地春茶運送到信陽,冒充信陽毛尖在線上、線下銷售,今年則有很大改善。

“一方面,今年信陽市對外地茶加強管控,對仿冒的‘信陽毛尖’管控很嚴;另外一方面,疫情也客觀阻隔了這些外地茶來信陽的渠道。”該茶商表示,這樣就淨化了當地的茶市,“比如今年直播讓很多消費者都知道了4.2斤左右的鮮葉1斤茶,1斤好的鮮葉可能高達百元以上,這樣想買明前茶的消費者也會通過價格對茶葉有個初步甄別。”

有業內人士認為,沒有賦予文化的茶葉其實就是樹葉。反觀名茶“孔雀東南飛”,是熟悉市場運作的南方人把文化當作茶的靈魂,作為龍頭率先而飛。

此前的信陽毛尖從走出河南市場到退守大本營,也成為不少茶商的痛。“其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中小微企業在河南市場即可滿足銷售需求,部分有心走出河南市場的茶企勢單力薄,形不成氣候。”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如今,隨著大規模茶農與茶商形成“集團軍”轉戰線上,在互聯網上面對全網消費者講“毛尖故事”、普及毛尖文化,讓不少有志走出河南市場的茶企和茶商看到了希望。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政策助力资金注入,转战线上直面市场,百亿毛尖疫后突围求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