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5月起施行廣州體育蓄勢待發

《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5月起施行廣州體育蓄勢待發

​廣州群體活動即將踏上新徵程(資料圖)

本報綜合訊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見成效,體育場館開始分級有限開放,體育賽事活動也在緊張籌備當中,可以預見,全民健身將成為疫情過後的主旋律,有望呈現井噴態勢。記者獲悉,由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過往文件相比,《辦法》有哪些新變化,對體育賽事活動舉辦和產業發展有哪些利好,備受各方關注。

近日,廣州市體育總會牽頭組織市屬體育協會、媒體、戶外運動品牌企業代表等40餘人召開《辦法》學習交流會議,對《辦法》進行了全面解讀探討,就如何在疫情之下促進群眾體育行業健康發展交換了意見。

新政策呈現四大轉變

會上,廣州市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林燕芬表示,通過對新出臺的政策文件深入研討,推動疫情過後體育行業復工復業,廣州體育已經蓄勢待發,希望為廣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多作貢獻。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在各行業領域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體育產業重新啟動、加速發展,政策指引、扶持顯得至關重要。

廣州體育學院副教授王釗從《辦法》起草背景、核心內容、特色亮點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他指出,《辦法》的制定在規範體育賽事活動舉辦方面呈現出四大轉變,分別是:由追求數量增長轉向追求質量效益,由著重封閉管理轉向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由突出競賽管理轉向樹立風險防控,由側重行政管理轉向強化法律保障。

王釗表示,廣州群體活動目前面臨新環境,經濟發展和人口因素對廣州群體活動服務供給提出更高要求,但體育消費的結構優化為廣州群體活動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為廣州群體活動提供了機遇。廣州群體活動即將踏上新徵程,要轉變方式,依託社會力量辦體育;要創新平臺,讓更多市民參與運動;要精心提煉,形成有廣州特色的品牌活動,從而樹立行業標杆,形成示範效應,惠及更多市民。

與會代表積極建言獻策

會上,廣州市屬體育協會、媒體、戶外運動品牌企業代表展開了積極討論。大家暢所欲言,對體育產業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現場氣氛熱烈。同時,與會代表還積極為廣州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開展建言獻策。仙湖戶外代表陳曉波提出,希望廣州戶外運動節不斷做大做強,成為廣州體育產業的龍頭項目。

此外,媒體代表對社會力量辦賽提出4點建議:一是重視品牌打造,通過宣傳推廣進一步激活市民的體育消費意識;二是注重打造體育賽事活動的儀式感,增強市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增強賽事體驗,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四是通過體育賽事活動弘揚體育文化,彰顯文化自信。

在充分聽取了與會代表的意見建議後,廣州市體育總會相關負責人提出,一方面,協會要重視專業性,積極發揮教練員、裁判員等專業隊伍作用,制定行業管理標準,指導、規範體育類企業舉辦活動。另一方面,體育類企業要目光長遠,培育具有廣州特色的新興體育賽事活動,煥發賽事活動品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廣州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在疫情期間無法開展群體活動,但要注重修煉內功,認真思考如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辦比賽,形成多元化辦賽機制,推動全民健身。二是全民健身需求在疫情結束後或進一步迎來井噴式爆發,對群體工作開展是一個新的機遇,大家要做好充分準備,今後在工作中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