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美編:加一

回望2019年網絡電影,“怪獸”絕對是關鍵的總結詞。

不論是正在宣推創下行業記錄的《大蛇2》,還是曾多次蟬聯優酷開放院線月度分賬榜前三位的《大雪怪》《水怪》《巨鱷》,均屬於“怪獸”題材。雲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1月19日,這三部影片位列優酷網絡電影有效播放量的TOP10。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此外,另外三家視頻平臺: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不同程度上也有同類型題材上線,且幾乎每月都有。譬如:《荒島求生2背後殺機》《河妖》《狂暴巨鱷》等等。

而這一切,不得不從去年《大蛇》的出現說起。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大蛇2》比《大蛇》豆瓣評分多了0.1,是喜亦是悲

先來看一組數據:

《大蛇》:8天破1000萬票房、13天破2000萬票房、3周破3000萬…最新票房5078萬、豆瓣評分3.4;

《大蛇2》:56小時1163萬、16天2000萬票房…豆瓣評分3.5。

後者目前還在熱映中,但娛影(ID:yuyingzhiku)預估其最終票房想要趕超《大蛇》,概率幾乎為零。理由有三:

第一:《大蛇》中遺留的故事、人物等問題,在《大蛇2》中仍然是問題;

第二:用戶的獵奇心,一定層度上打了折扣;

第三:政策和行業大環境使然,且截止目前,2019年僅有一部網絡電影分賬突破3000萬;

不過,豆瓣倒是比《大蛇》多了0.1分,是喜亦是悲。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客觀來說,《大蛇2》從劇本層面,比《大蛇》多花了些心思。影片講述的還是人類與巨蛇作鬥爭,最終巨蛇被消滅的故事。很明顯地用了雙線敘述手法,一邊是父親尋找女兒期間的種種叢林冒險,另一邊是女兒與蛇,更多聚焦在洞內。

此外,除了大蛇,影片還增添了不少“怪獸”。飛魚、鼻涕蟲、癩蛤蟆…等,在視覺上和搞笑層面上,進步了些許。

但用戶似乎並不領情。“等了一年,你就給我看這個~”等質疑、吐槽的聲音出現在彈幕中。在小影看來,《大蛇》過於單一,《大蛇2》想呈現的又太多。譬如:人與蛇的鬥爭與溫情、父女之間的感情、人性探討等等,加上表演上的欠缺,到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get不到重點,劇情散落在叢林中。

另一邊,“怪獸”的增加,反而使得用戶對於劇情和人物的信任和共情度,大大下降,對應的是一系列質疑。比如:影片中突如其來的成千上萬只飛魚,自帶利器的那種,就單憑几個普通角色跑得過還是打得過;巨型大蛇亦然。

再就是,小女孩已經被吞兩次,尤其第二次,肉眼可見大蛇還咀嚼了幾下,最後小女好父親和其他人硬是將她從大蛇嘴裡掰了出來。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小影能想到的解釋就是:劇本邏輯有bug,還有一個要命的前提是:這些所謂的額營救隊伍中,沒有超能力一說哦

,最厲害的也就是拿著怎麼坎都不會斷的斧頭的前消防員,就這樣,人家還不是主角。

回到影片PR最多的特效,說真的,和《大蛇》想比,錢應該是多花了,但網絡電影的投資體量目前平均水平在500—1000萬之間,最高一部據說是3000萬左右,目前還未定檔上線。

簡單說,要在網絡電影上拼特效,並非明智之舉。

最新消息,《大蛇3》還會出。而導演林珍釗在接受業內媒體採訪時,《大蛇2》留下的遺憾,會在《大蛇3》中改進,這個話《大蛇》完結的時候,也說過。

當然,你可以說他做到了,但相比較市場和用戶想要的答案,還是相差甚遠了些。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眾樂樂和優酷的怪獸帝國?

提到“怪獸”網絡電影,眾樂樂和優酷絕對會跟在後面。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2018年《大蛇》以5078萬票房問鼎冠軍,該影片投資700萬,投資回報率高達725.48%。出品及製作公司眾樂樂,可謂一舉成名,導演林珍釗成了網絡電影行業的新晉領軍人物,影片邀約不斷。

不過,這個行業流行強強聯手,細數與他合作的公司,多是像淘夢、奇樹有魚這樣的網絡電影頭部公司,又或者是創始人早先就深耕行業的吾道南來等。

而上線平臺優酷不僅風光奪魁,完成年度KPI,甚至還走起了深耕怪獸網絡電影的路子。單從票房上來看,優酷上線的幾部怪獸片主力軍:包括《大蛇2》《水怪》《大雪怪》《巨鱷》四部影片,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收穫近億元分賬,目前累積分賬已超8000萬。

因此,優酷和眾樂樂都有了打造“怪獸宇宙”的動機和呼聲。娛影(ID:yuyingzhiku)曾諮詢過多家網絡電影公司,聊至“怪獸”題材選擇上線平臺時,幾乎每家都會首選優酷,然後對比幾家為影片提供的站內資源等做最後的評估。即便在愛奇藝和騰訊接連公佈了會員用戶破億之後。

而優酷對外公佈的官方會員數還停留在2016年12月宣佈其付費會員數超3000萬。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根據阿里巴巴業績報告透露的信息顯示,優酷2018年第一季度日均訂閱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160%。以此預估,優酷會員數大概也超過5000萬。而今年9月,《長安十二時辰》出品人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優酷通過這部劇新增千萬付費會員

當然,作為平臺,優酷對於“怪獸宇宙”的表達顯得“含蓄”很多,官方回答是,深耕這一類型片。Anyway,優酷對於“怪獸題材”的偏愛,已然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了。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而眾樂樂創始人林珍釗則不止一次公開表達過,自《大蛇》之後,眾樂樂欲建構網絡電影怪獸宇宙的想法。據悉,《大蛇2》之後,眾樂樂還會陸續推出《大鼠災》《陸行鯊》《大蛇3》等同類型網絡電影。

紅利面前,跟風是必然的。頭部網絡電影公司能參與眾樂樂相關題材就參與,不能的就另開其他怪獸項目。另外,據業內人士爆料稱:2018年《大蛇》之後,一大批“怪獸片”開始籌備,光是宣稱拍“蛇”的劇組就有十幾家。

但事實上,到了2019年,受政策和平臺約束、影視大環境的影響,不僅僅是這類影片,大部分項目上線都困難,有些甚至中途就夭折了。想來能接住這股“餘溫”的並不多,接住的雖沒有爆,好像又都不太差。

這倒也符合市場的二八定律。


《大蛇》系列斬獲超7000萬的背後,優酷打了一張“危險牌”

總結:偏愛“怪獸”,需謹慎

一定程度上來說,2019年網絡電影還是享受到了“怪獸題材”紅利的餘溫。

但同時,一系列怪獸題材的影片顯現出來的問題,恰恰也在旁敲側擊著這個類型片未來的命運發展。

基於公司層面,像眾樂樂這樣堅持深耕“怪獸題材”的公司,本身有一定底子,平臺和資本的加持,還是會有一席之地,但要超越自己創下的票房,故事、表演、特效等,需要進步和完善的豈止一星半點;

對平臺來說:選擇某一類型,進行深耕、扶持,打出平臺的差異化,是對的。但前有政策,後有網絡電影自身的發展局限和媒介屬性,“怪獸片”不見得是優選。其實,有知情人士透露,優酷內部曾發生過歧義,是否針對“怪獸宇宙”做PR投放。

最後是市場,內容為王的時代,小而美顯然更適合網絡電影健康長遠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