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高考史上的“特殊情況”

▼1977年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雖然是統一考試,但是當時並沒有全國性的統一試卷,命題權在各個省,考試時間也不同。當年的高考共有570多萬人參加,卻僅僅錄取了30萬人。

考試的時間不在夏天,而是在冬天。具體時間主要集中在12月6日-8日,12月9日-10日,12月11日-12日,或12月17日-18日,12月20日-22日。

▼1978年

相比1977年,1978年的高考時間就集中了,同時高考的時間也從冬天變為了夏天,考試時間為7月20日-23日。理工科高考安排是:7月20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物理;7月21日上午考數學,下午考化學。7月22日上午考語文,下午考外語(自我選擇)。

▼1979年-2002年

1979年-2002年的高考時間除去1983年,每年的高考時間都固定為7月7日-7月9日,1983年的高考時間為7月15日-7月17日,是因為當年的7月7日-9日是中專和技校的招生考試。由於1983年的考大學在後、中專技校招生考試在前,所以那一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數量相對較少,很多學生急著參加工作,去考中專技校。

▼2003年至今

2003年因為非典的影響,不少學校都推遲了開學,可是當年的高考卻提前到了6月7日-8日。以至於不少人認為,高考不但沒有因為非典推遲,反倒提前進行。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早在之前,經過教育部的調研,為了解決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高考的影響,2001年的時候就決定2003年的高考設在6月7日-8日進行。所以2003年的高考沒有提前,也沒有推遲,而是本來就定在那個時間。

▼2008年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部分地區災情嚴重,已嚴重影響到四川省2008年普通高考。為確保考生安全,維護考生利益,四川省人民政府經慎重研究並經教育部同意後決定:

成都市、德陽市、廣元市、雅安市、阿壩州等6個重災區中受災嚴重的40個縣(市、區)延期舉行高考,改在7月3日至5日進行,但其他地區高考時間不變。

已有4個省份將高考調整為4天,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四省(市)已經確定,2020年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