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先生在其著作《思維的本質》中提出思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思維導圖發明人東尼·博贊先生的親傳弟子,文魁大腦首席思維導圖講師,玉印教育科技創始人王玉印老師,通過多年的總結與分析,發現廣義上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低效的思維方式,它是一種零亂的,散落的,大雜燴式的思維方式;而狹義上的思維方式,才是高效的思維方式,它是一種連續的,有結構的思維方式。

從這個意義來說,一些孩子學習跟不上,職場人士工作效率低下,並不是他們沒有動腦筋思考,而是他們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低效的思維方式。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訓練我們的思維方式,從而讓我們的思維變得高效?

王玉印老師認為是有的,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她在《思維導圖工作法》中,一方面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為我們梳理了以往關於思維導圖法的一些認知誤區,幫助我們樹立思維導圖的正確觀念;另一方面則講解、分析了思維導圖法的各個要素,以及其原理和應用邏輯,具體拆解了“如何繪製思維導圖”、“如何用思維導圖法幫助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變得更美好”等問題。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01 思維導圖的誤區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思維導圖,也用過思維導圖。但是,我們對思維導圖的認識,還是存在很多誤區:

  • 畫畫好的人,思維導圖才能畫得好。
  • 學思維導圖一定要學手繪,軟件繪製是不正宗的。
  • 思維導圖很簡單,就是將以往羅列的1、2、3、4……換一種方式表達出來。
  • ……

誠然,漂亮的手繪思維導圖確實會讓我們眼前一亮,抓住我們的視覺。比如,我們在讀一些關於思維導圖的書籍時,看到裡面的圖例全都是手繪的、令人驚豔。但是,這些導圖漂亮是漂亮,卻在一定程度上讓普通讀者產生了畏懼感,與作者,與思維導圖都產生了距離感。王玉印老師認為思維導圖卻並不一定非要漂亮,甚至並不一定要手繪才行。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在《思維導圖工作法》中,大量的圖例都是軟件繪製的,比如下面這幅: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即使是手繪導圖,也很少有讓人感覺到驚豔的。大部分手繪導圖都會讓人產生“這樣的圖我也能畫出來”的感覺,比如下面這幅: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王玉印老師認為思維導圖的本質是一種思考工具,片面的追求手繪、圖象漂亮,那是本末倒置。王玉印老師在回答“我不會畫畫,可以學思維導圖嗎”這個問題時,表示:我都畫成這樣了(見上圖),還在教大家思維導圖法。我們對於思維導圖法,要學的,要追求的是“法”,而不是“圖”。

“法”就是我們快速抓取關鍵詞、構建結構、發散思維的能力。因此,思維導圖也絕不像有些人認為地那麼簡單,只是將以往羅列式的1、2、3、4……換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它具有自身的一套邏輯和方法。只有我們掌握了這套邏輯與方法,思維導圖才能真正地幫助我們提高思維效率。

02 思維導圖的術

和世上萬事萬物一樣,思維導圖也有其術與道的區別。思維導圖的道,則是關於思維內在的規律與邏輯,而術則是道的具體表現形式與運用方法,王玉印老師將前者稱之為思維導圖的心法,後者為思維導圖的技法。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思維導圖的技法包含顏色、圖像、線條、文字四個元素。

顏色,指思維導圖文字、線條、圖像使用的色彩。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的情緒。比如說,藍色容易讓人心緒安寧,紅色則容易讓人感覺興奮。選擇合適的色彩,能夠加深我們的感官印象,輕鬆記憶。

此外,色彩,還有一個作用是能夠幫我們快速區分信息,有助於我們更高效地工作和學習。比如說,在我國關於《安全色》的國家標準(GB2893-2008)中,紅色表示傳遞禁止、停止、危險或提示消防防備、設施的信息;藍色表示傳遞必須遵守規定的指令性信息;黃色表示傳遞注意、警告的信息;綠色表示傳遞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圖像,有中心圖和插圖之分。圖像相對於文字,更為形象、具體,它不僅能加深我們的記憶,還能加深我們的理解。同時,圖像也可以更好地調動我們的情感、記憶等內在的反應。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對於中心圖,有統一的幾條規則需要遵守。

  • 中心圖位於畫紙的中間,約佔整張畫紙的九分之一大小。
  • 中心圖的結構宜採用穩定構圖,忌頭重腳輕的,倒三角形的構圖。
  • 中心圖的構思要緊貼主題,顏色要大於等於三種。

對於插圖,我們要牢記,我們不需要為了畫畫而畫,也不需要為了美觀而畫。因此,插圖的數量,沒有規定。只有我們認為某個地方是重點,或者難點,或者需要強調,我們才在那個地方畫上一幅插圖,以提醒我們,進而加深理解與記憶。

線條,我們的思維結構,在思維導圖中呈現的方式就是靠主幹和支幹組成的線條網絡,它能夠使我們的思維與知識結構化。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同樣,對於線條,無論是主幹 ,還是支幹,也有一些統一的規則要遵守。

  • 線條的長度與文字等長,太短文字過於擁擠,太長則浪費空間。
  • 線條使用自然的波浪狀,保持一定的柔和度。主幹從中心圖向外,由粗逐漸變細,這樣有利於引導我們的視線向外閱讀。支幹則可以直接畫成自然的波浪狀細線條。
  • 每一個主幹及下面的分支採用同一種顏色,相鄰的兩個分支的顏色最好不要相同甚至相近。
  • 一幅思維導圖,要先畫主幹,後畫支幹。因為真正的結構化思考,都是抓中心、抓主幹、再抓細節。
  • 思維導圖的第一條主幹,一般位於中心圖的一點鐘方向,然後圍繞中心圖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到左上角。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文字,是我們思維的最終結果。因此,它的要點更多是屬於心法,只有文字的位置、方向和顏色屬於技法。

  • 在思維導圖中,只有關鍵詞或短語,沒有完整的句子。
  • 除了中心圖文字以外,主幹和支幹的文字都要求寫在線條上,並且要求一線一詞。
  • 無論線條在哪個位置,往哪個方向發散,文字的書寫一律都是從左往右。
  • 文字的顏色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黑色,另一種是同線條色。

03 思維導圖的道

思維導圖的道,也即心法,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思考方向、分類、關鍵詞和BOIs。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思考方向,分為兩種,一是水平方向,一是垂直方向。但無論哪個方向的思考,都有自由聯想和邏輯聯想兩種方式。自由聯想,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更有創意,而邏輯聯想,一般是帶有一定目的性則讓我們的思考更縝密。

當我們在確定了中心主題後,由主題詞進行發散思維,列出各個主幹。這樣的一個思維過程就叫做水平思考。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考的廣度,它是基於我們大腦的發散思維,是從多角度去觀察和思考一件事情,擺脫既有知識和經驗的束縛,打破常規,提出不同方向的見解、觀點和方案,可幫助我們產生意想不到的點子,同時提升創意思考的能力。

比如,我們以“課堂”為中心主題,進行水平方向的自由聯想,可以想到老師、網課、學校、教材、作業、教學、紀律……如果我們以如何上好一節課為目的,對“課堂”進行水平方向的思考,就是邏輯聯想,我們可以會想到教案、預習、課程設計、複習、老師、教具、學生……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當我們的主幹確定後,再次進行思維發散,產生二級支幹,再由二級支幹產生三級支幹,以此類推。這樣的思維過程就是垂直思考。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思考的深度,它是基於我們大腦的收斂思維,按照一定的思維路線或邏輯,往下以垂直式路徑進行思考,它的思維過程是連續的,層層分級推進的。因此垂直思考具有邏輯性、推演性與嚴密性。

比如,我們對上面思維導圖中的一級分支“教材”進行垂直思考,可以想到數學、代數、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如下圖: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王玉印老師強調,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獨的運用水平思考或垂直思考,最終的效果可能會令人失望。我們要學會綜合運用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使之形成立體思考模式,才能在廣撒網同時,擇取最為貼近實際情況的點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將問題考慮得更全面,才能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進而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思維導圖的思考路徑,就是圍繞中心圖,首先做水平的發散思考,展開主幹,再結合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從每一個主幹延伸到支幹,進行層層剖析。這個路徑,和我們進行立體思考的路徑不謀而合。

分類,幾乎是我們每天都會進行一個行為,比如對於文件的存放。很多人發現,自己剛剛對文件進行了歸類整理存放,但是幾天之後要找某個文件,還是要把所有文件翻一遍才能找到。這是因為我們對於分類的原則沒有掌握。

分類的原則很簡單,就是在一種分類標準之下,需要歸類的事物要做到“有且僅有一個家”。按照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則稱之為“MECE分類原則”:

  • ME: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即僅有一個家;
  • 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都完全窮盡,即都有家。

分類的標準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對於手機,可以按照品牌分類,也可以按照操作系統分類,還可以按照屏幕大小分類。不管我們使用哪種分類標準,都要使所有的物品都“有且僅有一個家”。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選擇分類的標準。因為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下,一定會有一種分類標準是最適合當前環境的,我們要找出這個標準,使用它。

比如,王玉印老師在《思維導圖工作法》中舉的例子,一家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如果去浴室,按男人、女人分類是合適的;如果是要選擇休閒娛樂方式,按老年人、中年人、小朋友分類是合適的。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關鍵詞,即為思維導圖技法中的文字,它一般是名字或動詞。確定關鍵詞的基本原則是“一線一詞”,也就是主幹或支幹的每一根線條上只能有一個關鍵詞,而且這個詞要求是一個最小的概念。比如說,“西瓜”這是一個最小的概念,因為如果再拆成“西”和“瓜”兩個字,儘管也都有意義,但是它們卻不能讓我們想到“西瓜”這種水果。但是,像“大西瓜”這樣的詞,即使去掉“大”,也不妨礙我們理解“西瓜”的形象,因此,這樣的詞不符合“一線一詞”的要求,它不是一個最小的概念,而是由“大”與“西瓜”這兩個詞組成的。

關鍵詞的確定,與前面技法中的插圖一樣,是一個非常私人性質的行為。面對同一件事物,由於我們的個人經歷、眼光、思維、知識結構、目的都不一樣,因此各自的觀注點也就不盡相同,每個人確定的關鍵詞也就不一樣。因此,關鍵詞的選擇也就不會有絕對的標準,只需要適合自己,適合當前的需求即可。

BOIs是思維導圖創始人東尼·博贊提出來的一個概念,由Base、Ordering、Ideas三個單詞首字母組成,

意思是建立想法的基本結構。它分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兩種模型。

信息的輸出,分為五個步驟:捕捉零散的想法,上歸大類,中找同類,不同類項再歸大類,下分小類。簡單的說,就把先把腦中所有想到的點羅列出來,然後進行歸類,上找大類,中找同類,下分小類,經過這樣的整理,我們思考的結果就會條理化、邏輯化。而且,在這個歸類的的過程中,我們上可以通過一個點,想到一個面;下可以通過一個面,刺激我們想到更多的點。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信息的輸入,分為四個步驟:輸入信息,分類整理,歸納小類別,歸納大類別。簡單的說,就是先把所有信息羅列出來,然後按照分類的原則,將其拆解成最小的概念,再將相同的概念集合,最後將集合的概念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大類。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將信息拆解成最小的概念,然後歸納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打開思路,拓展思維,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

04 思維導圖的運用

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教主陽頂天修煉乾坤大挪移神功一輩子,也只到第四層,而張無忌短短几個時辰就能練到第七層,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張無忌在此之前修煉了九陽神功,打下了深厚無比的內力。但在光明頂大戰初期,為救明教教眾,化名曾阿牛的張無忌,卻只能選擇硬抗滅絕師太三掌,原因是他的武功招式比不過滅絕師太。而後,當張無忌先後練成乾坤大挪移、聖火令武功、太極拳劍等招式,儼然已是武林第一人了。

學習跟不上,工作效率低,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錯了

由此可見,招式與心法相輔相承,缺一不可。思維導圖的道,就是內功心法;而思維導圖的術,則是招式技法。我們學習與運用思維導圖,要以道為基礎,掌握思維導圖法的“法”,然後才可以隨心所意的發展變化其表現形式,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各行各業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