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科技的發展,讓互聯網逐漸的被人所周知,互聯網讓人們瞭解了眾多的訊息,“人在家中坐,信息遍天下”,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讓人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中購物。

同樣的,網絡的發展在帶給人們便利,卻也讓沒有自律能力的人,沉迷其中。

例如遊戲,沒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會沉迷遊戲,徹夜通宵,不務正業的學習,這讓家長很頭疼。就算家長不斷勸說,孩子依然會躲著家長偷偷的玩。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讀初中的孩子沉迷遊戲不願學習,父親的做法讓他徹底離開遊戲。


遊戲是消遣,如果分不清消遣和現實,將會被遊戲帶入。電腦逐漸的普及進入了各家各戶,上初中之後的阿勇,開始變得不愛學習,整天沉迷於網絡遊戲,在和同學相約共同玩耍,相約升級打怪之後,不可自拔。每天放學回家作業不寫就開始開電腦玩,每天玩到凌晨,才會入睡。對此現象,阿勇的家長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但是阿勇就是不聽,無可奈何之下,家長將家中的網絡斷掉了,但是孩子卻跑到了網吧,進行上網。

這天,家長打開了阿勇的電腦,找到了該遊戲,在登陸界面上看到了阿勇的賬號,經過搜索找到了阿勇的遊戲ID。為了讓孩子徹底的戒掉網絡遊戲,其父親在網絡上買了一個極品賬號,追殺孩子在遊戲中角色,角色去到哪殺到哪,並且放話:“絕不姑息孩子的行為。”孩子在父親的多次追殺之下,挫敗感極強,士氣大大下降,越來越覺得這遊戲玩得沒勁,好不容易玩卻總是失敗收場,最終卸載了遊戲,不再玩耍。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自控力的表現

家長的做法不得不說“絕”,但是很多孩子在面對事情時候,沒有自控能力,那麼首先來了解一下,自控力具體的表現是什麼:

第一、遵照要求行事

第二、根據情境的要求終止行為

第三、在社會和教育環境中調整言語,動作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根據期望的目標,延緩行動

第四、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采取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方式


自控能力,就是人能自覺控制自己的力量,是一種心裡的能力。要知道,自控能力被看作是健康心理品質的重要組成之一。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沒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將會有什麼影響呢?

其一,家長會對孩子發生的事情,而感到疲憊,孩子因為缺乏自控能力,將會不斷的惹出是非,家長在教育上會變得被動。


其二,孩子缺乏了自控能力,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競爭力將會不如其他人,

在長大之後,社交能力和教育能力將會較低。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培養孩子自控能力可以這麼做:

第一點:積極的鼓勵孩子說其他語言

例如可以鼓勵孩子多多的講外語,孩子一旦講外語就需要抑制母語的干擾,從而提高抗干擾能力,抗干擾能力也是自控力的關鍵點。

孩子講述外語,將會運用到腦部中和自控能力相關的區域,從而有效的訓練自控力。

第二點:可以和孩子玩跟直覺相反的遊戲

這樣和直覺相反的遊戲有很多,比如,說左邊,孩子就要往右邊,說上面,孩子就要蹲下等等,此類遊戲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抑制衝動。

第三點:讓孩子依據計劃行事

讓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制定好相應的計劃,比如帶著孩子前往商場購物,可以跟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好購物的計劃,並且依照著計劃嚴格的執行,在商場中看到計劃外的事情,不能購買。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同時自控能力,還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第一,教育培養的影響

這方面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學校和家庭,這兩個場所是孩子自控力培養的關鍵。

第二,受到家長控制的影響

科學研究發現,母親越強勢孩子就越難等待。這也表明瞭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控制越強,將會影響孩子的自控能力。

過度控制的父母,會不利於孩子的自控力發育,導致著孩子為了獲得自我掌控的能力,而背離家長,從而做出相反的事情來。

第四,受到了信任感的影響

如果孩子是處於一個不信任的環境下成長,比如家長答應的獎勵卻沒有兌現,事後沒有對孩子做出補償等,孩子在多次的受到承若沒有兌現,內心會覺得被欺騙之後,那麼孩子的自控能力將會變差。

為了讓兒子不再沉迷遊戲,父親買號將他逼到退遊,放話:絕不姑息

所以,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自控能力,家長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信任的環境,多多鼓勵孩子,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